郑晓江教授网上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03966756
本馆由[ 石心桥 ]创建于2024年02月16日

  共10页,到第 页 
  • 忆晓江君与宜黄全国欧阳竟无学术研讨会

    忆晓 江 君与宜黄全国欧阳竟无学术研讨会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郑志发 晓 江 君作为学界名人,早已闻名遐迩。虽然我于 1997 年才进入南昌大学工作,但对其大名仰慕已久。因为当时学校住房比较紧张,在时任校领导的关怀下,我来学校工作的第二年就从单间搬进了北区 2 栋的火车头。虽然面积才三十几平方米,且位于顶楼,但也已感到很欣慰了。正是在那个火车头里,认识了已经在那个单元三楼居住了
    发布人: 石心桥 阅读(1133)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3-10-21 22:06:20
  • 郑小江先生与江西旅游业

    郑小江先生与江西旅游业 ——县域旅游规划研究项目的开创者、实践者 文化旅游产品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策划大师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曾群洲 1 、 2000 年 7 ~ 12 月,引进并主持完成江西省第一个县域旅游业发展规划研究项目——《铅山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2001 — 2020 年)》,到账经费 6
    发布人: 石心桥 阅读(1226)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3-10-21 22:05:12
  • 昔人已乘黄鹤去

    昔人已乘黄鹤去 ——追忆郑晓江教授的一些往事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李丕洋 郑晓江 教授离世了,由于走得很突然,我和其他人一样,刚听到这个消息后的感觉只能用 震惊 二字来形容。现在心情相对平静了一些,很多往事都浮上了心头。虽然我 和郑 老师的交往不及他的学生、助手密切,近八年来也有颇多的过从,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回忆?在此,我不想从俗地用 大师 、 名师
    发布人: 石心桥 阅读(1230)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3-10-21 22:04:01
  • “儒学者”郑晓江先生

    儒学者 郑晓江先生 王秉豪 香港教育学院 宗教教育与心灵教育中心总监、教授、博导 一 捧在手中的这本《 生命教育 》(郑晓江, 2012a ),是 郑晓江 教授的赠书,扉页有 郑 教授的圆珠笔题签,字体刚劲,力透纸背。翻过几页,指头仍感受到印在题签位置背后的凸纹,非常实在。不禁忆起每次 和郑 教授见面,他热情有力的握手,这感觉永远鲜明,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透过著述、更透过
    发布人: 石心桥 阅读(1144)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3-10-21 22:02:39
  • 念郑晓江教授

    念郑晓江教授 胡丽莹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育博士生 何民杰 香港教育学院心灵教育与宗教教育中心兼任讲师 / 博士生 我们在 2007 年起参与生命教育的研究 , 郑晓江教授的名字便经常听得到 , 他的著作 , 他的论文 , 更是文献回顾时必会触及的。 在宋庆玲基金会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 , 我们有幸听郑教授的演讲 , 幽默的谈吐 , 生动的讲话 , 深情的内容 , 展示出生
    发布人: 石心桥 阅读(981)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3-10-21 22:01:46
  • 郑晓江教授毕生成就的生命教育大业,我们自当谨遵教益,努力传承

    郑晓江 教授毕生成就的生命教育大业,我们自当谨遵教益,努力传承 香港全人生命教育学会   惊 闻郑 教授遽逝,内心悲切哀恸,久未平息;唯哲人已逝,教授成就之生命教育大业必须承传,不论年纪长幼,身份尊卑,成就巨渺,每个风闻或亲炙教授教益的人,都会有接教授之棒,继续推动生命教育的承担。在此大义当前,仝人自当化哀伤为力量,同心协力发扬教授穷其一生、夙夜忧勤的大业。    郑 教授推动生
    发布人: 石心桥 阅读(1303)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3-10-21 22:01:03
  • 从青原讲会追思郑晓江教授

    国学传统与生命教育的守护者―― 从青原讲会追思郑晓江教授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 林月惠 随着春雨的飘落,渐渐地清明时节也悄悄地临近了。今年的清明节,思念的名单中,多了一位令我感佩的师友郑晓江教授,不禁怃然 . 从 2 月 18 日 得知噩耗以来,晓江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一个多月了,但他豪迈热情的身影,常常浮现在我心里。晓江老师辞世后,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为纪念他
    发布人: 石心桥 阅读(1224)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3-10-21 21:59:34
  • 悼念郑小江先生

    悼念 郑小江 先生 阜阳师范学院评建办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政法学院副教授 王 健 江西师范大学: 我怀着沉痛的心情哀悼 郑晓江 先生,并对先生的家人及亲属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深深的敬意,请保重身体,节哀顺变。 惊悉先生意外辞世,我深感惋惜、悲痛不已。我与先生神交数载, 2011 年方有幸结识于北京,并追随先生在焦作高校讲学的足迹,感受 和领略 先生及其团队的学术风采,先生渊博
    发布人: 石心桥 阅读(802)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3-10-21 21:58:35
  • 晓江郑先生学行述略

    晓江郑先生学行述略 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 徐春林 先生父母命名小江,自己取名晓江,盖因小江太小,无以畅述其志也。晓江,通晓江河之意也。江河者,水流也,智者所乐也。先生两名并用,大小之小江,用于其通俗作品;通晓之晓江,用于其学术著作。名字之改与用,可见先生之志。 先生祖籍万载, 1957 年生于南昌。应时代之令,曾上山下乡。种过田,插过秧,开过拖拉机。还曾进婺源茶校学习,做
    发布人: 石心桥 阅读(881)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3-10-12 12:06:32
  • 会呼吸的痛

    会呼吸的痛 ——纪念恩师郑晓江 史克卓 放眼望去,窗外已然一片绿色,处处都是一片生机。在这个本是该放飞希望的季节里,却有一笔无法抹去的苍凉的淡墨,遗憾永远的定格在了天空中,恩师走了!悄然间,恩师竟然已离开我们半年有余了,半年来,我总是想写下些只言片语,然而,每每提笔,脑海中总是会浮现出与恩师的最后一次相见的场景,恩师的安详、淡然的躺在鲜花丛中,大厅中却已人
    发布人: 石心桥 阅读(902)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3-10-02 09:06:27
  • 祭郑晓江老师之文

    祭郑晓江老师之文 刘瑞 五蕴离,阴阳两隔。看待生死,人本应无惑,性命轮转,本应在轮转的交叉点上,拥有 超越性 的视野。这种 超越性 辗破 死 之阻力,还生死问题之平衡。生,不应该以死之将至而局促不安,面对死,生也不应痛苦沉沦。在生死态度这一问题上,郑老师总是期待各个个体生命,好好生活享受世间的真情,既不盲目挥霍度日,亦不躲避世间各种绝望,希冀人人豁达徜徉。 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与实体
    发布人: 石心桥 阅读(878)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3-10-02 09:05:06
  • 回忆恩师郑晓江

    回忆恩师郑晓江 孙天培 老师辞世已半年有余了,前段时间一直想为老师写点什么,每每提笔,心里悲痛万分,却又不知道从何写起。老师辞世时正值春节假期,突然听到这个消息,震惊不已,难以信以为真,究其死因,更让人无法接受。而后看到各大媒体新闻报道,才真的觉得这不是开玩笑,是真的,真的发生的事情。而当到达老师追悼会的现场时,观其遗像,音容笑容悉如旧日,未尝有变,只是老师已登极乐,放手人寰,悲伤的情
    发布人: 石心桥 阅读(869)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3-10-02 09:03:50
  • 追忆和郑师的那段师生情

    追忆和郑师的那段师生情 不知不觉中,郑师离开我们已经半年有余。在这段日子里,只要谈及生命教育和生死哲学的相关话题,总绕不开郑师,而郑师的音容相貌时不时也会在看书学习期间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每当和他人谈话中有意无意提到郑师,我的心里总有些许愧疚。这份愧疚成为我人生未尽的一份遗憾。今天借 郑晓江教授逝世一周年纪念文集 出版的机会,一吐我心底的愧疚,缅怀和郑师的那段师生情分。 我知晓郑师是一个
    发布人: 石心桥 阅读(943)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3-10-02 09:02:44
  • 一江晓月寄哀思

    一江晓月寄哀思 ·吴定安· 又值一年中秋——这个富于中国文化意味的节日,我不由自主地缅怀曾经的良师益友、我省知名的文化学者郑晓江教授。 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晓江老师会以 坠楼身亡 这样一种惨烈的方式谢幕世界。这个千古之谜至今仍然困挠着我,以至写这篇文章提起笔来又放下,心乱如麻 晓江老师可谓是我第一个知音和指导者。记得我退休后
    发布人: 石心桥 阅读(1413)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3-09-25 16:26:05
  • 生命事业的开创人

    生命事业的开创人 ——为纪念晓江而作 江西省社科院哲学所所长 研究员 赖功欧 哲人已逝。 晓江突然离我们而去。 始而不信,继而大惑,终而仍未信。但,哲人确已逝。 于是,我更多地问自己:这世界怎么了? 同过学,但未同系;共过事,但非同事。是中国哲学这棵大树,让我们共同在它下面乘凉,有雪骋、柱才、承贵、九愚 等等。 依稀记得,毕业
    发布人: 石心桥 阅读(1113)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3-09-19 10:27:25
  共10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