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江教授网上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03966756
本馆由[ 石心桥 ]创建于2024年02月16日

忆晓江君与宜黄全国欧阳竟无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3-10-21 22:06:20      发布人: 石心桥

忆晓君与宜黄全国欧阳竟无学术研讨会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郑志发

 

君作为学界名人,早已闻名遐迩。虽然我于1997年才进入南昌大学工作,但对其大名仰慕已久。因为当时学校住房比较紧张,在时任校领导的关怀下,我来学校工作的第二年就从单间搬进了北区2栋的火车头。虽然面积才三十几平方米,且位于顶楼,但也已感到很欣慰了。正是在那个火车头里,认识了已经在那个单元三楼居住了多年的晓教授。

之所以他也住在哪里,是因为他爱人单位有住房,因为面积差距,他才分得那个房子,平时只做工作室用。因为同在一个单元,相遇的机会自然就多了。也许是我仰慕他已久的缘故,抑或是出于探讨问题的兴趣,后来交往渐渐多了,我便偶尔去上门请教。进到他书房,只见小小房间到处都是书和他正在写作的文稿。他曾自豪地告诉我,自大学毕业后十年内,他一口气拿下了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让我佩服不已。他还告诉我,我要效仿古人,做到著作等身,并送了我一些他的著作。他还指着墙壁上挂的“神游斋”墨宝自喻自己苦中作乐的闲情逸致。现在想来,他那笔耕不止的严谨治学精神是多么的让人感动和敬佩!

大概是在2003年前后,他跟我说我老家宜黄县有一位文化名人,叫欧阳竟无,是民国时期的我国著名佛学大师,享誉海内外。他希望江右哲学研究中心与宜黄县政府联合举办一次全国性的欧阳竟无学术研讨会,且希望我作为当地人做些联络工作。我自然欣然答应。首先我找到学校派到宜黄县政府挂职副县长的罗广盛教授,把来意作了说明,他自然非常支持。后来我们一行几人还与教授一同前往宜黄具体落实举办会议事宜。当时宜黄县政府财政比较紧张,我在当地的好友王仲才先生闻讯自告奋勇私人出资赞助此次会议在宜黄的全部费用,解决了会议中关键的经费问题。后来,晓君又修书邀请中山大学的龚隽教授作会议主席,因为当时我正在中山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便让我携带书信面呈龚隽教授,并代为邀请。终于,全国性的欧阳竟无学术研讨会于200312月在宜黄县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40多个社科研究单位和名牌大学、佛学院著名专家、学者、教授、法师及地方党政领导共近70余人参加了会议,期间还参观了欧阳竟无先生生活及修为的场所。虽然我当时由于特殊情况未能与会,但作为会议筹备组人员,我对会议的进程始终非常关注。因为对于我来说,这既是我们南昌大学一件很有意义的学术活动,也是我家乡的一件文化盛事。会后我了解了整个会议的过程及情况,大家充分肯定了这次会议的价值,并一致认为会议举办得很成功。这是晓君对我省文化事业所作出的又一份贡献,也因此与宜黄结下了不解之缘。

今年二月份,噩耗突袭,令人难以置信。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对晓君的思念。宜黄县文化名人、省作协成员吴鑫如先生是《欧阳竟无》一书的作者。通过上述会议和在写作该书中的交流,他与晓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闻讯几次与我通电话,要我向其家人表达其深切的缅怀之意,因此我特意在清明节期间在晓君墓前凭吊时将此意转达到了其家人。而且吴鑫如先生特别作诗一首以表其深切悼念之情,现特转呈于此:

“讲堂激昂谈生死,海内海外称名师;舍身求义意超然,高楼一坠去不还。”(水牛为悼念郑晓江先生作于宜黄。注:水牛为吴鑫如笔名)

愿晓君在天之灵安息。

 

                                               郑志发 敬献

                                             2013年4月5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