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梵澄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608039614
本馆由[ 爱无止境 ]创建于2012年05月06日

  共2页,到第 页 
  • 徐梵澄:圣人的虚静01

    徐梵澄学术成就多端,大要有四:翻译西方现代大哲尼采(完整的译作有四部)、翻译印度古今哲学要藉(部头都颇大)、用英文述(或译)介中国古代学术(译《肇论》、撰《小学蒨华》、《孔学古微》、《周子通书》、《唯识蒨华》等),再就是诠释古学经典的撰述(《安慧三十唯识疏释》、《老子臆解》、《周天书》、《陆王学述》)。兼及中西印三大文明学术的中国学人屈指可数,有的不过浮泛涉猎、蜻蜓点水。梵澄在每一领域都涉猎颇深,
    发布人: 爱无止境 阅读(823)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2-05-06 16:04:43
  • 徐梵澄:圣人的虚静02

    梵澄在世最后十年,社科院宗教所学术秘书孙波先生经常照料他,平淡时光把两人消磨成了挚友。前不久,孙波兄对笔者说,《老子臆解》出版后,学界一直没有书评,梵澄生前曾经对此表示过遗憾。梵澄的撰述有好几种,偏偏在意学界对《老子臆解》没有反应,可见他自己很看重这本小书。如果要探究梵澄学述的高明何在,或者说要搞清楚梵澄对 精神哲学 的理解,是不是得认真读读《老子臆解》? 果然,在 德经 开篇处,梵澄便说到
    发布人: 爱无止境 阅读(779)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2-05-06 16:04:21
  • 徐梵澄:圣人的虚静03

    如果要接上《老子》的义理解释史,看来主要还得依据出于汉唐的今本。由此可以理解,《老子臆解》为何乃采用属于今本之一的唐傅奕《老子古本》为底本,同时参校帛书本和今通俗本(杨树达《增补老子古义》)。尽管如此,梵澄并没有将自己的这部书命名为《老子校诂》一类,说明他自己真正用心用力的,不在文本校诂,而在义理阐释──所谓 臆解 《老子》思想。 即便根据帛书本整理出一个 真正顺序 的《老子》文本,《德道经
    发布人: 爱无止境 阅读(811)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2-05-06 16:03:59
  • 徐梵澄:圣人的虚静04

    称老子为 哲人 是什么意思?未必救济天下的政教之术就是今天所谓中国的哲学? 哲学 的称法中国古代书中没有,这个词据说是近代日人为翻译西洋的Philosophia挖空心思想出来的(参见陈启伟,〈 哲学 译名考〉,载《哲学译丛》,3【2001】,页66-67)。如果把老子称为 哲人 ,是否意味着他就是柏拉图、亚理士多德一类形而上学家? 在 臆解 不可言说的 道 时,梵澄觉得,老子与柏拉图在
    发布人: 爱无止境 阅读(807)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2-05-06 16:03:34
  • 徐梵澄:圣人的虚静05

    梵澄拒绝按 宇宙论 式的形而上学诠解《老子》,并非比照犹太经学,而是依据某种中国 哲学 : 就哲学言,绝对之无盖不可有 (页15)。将老子玄学化的王弼被当今的哲学史(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人民版1998,页650)定性为形而上学大家,梵澄则以为,王弼虽然大谈 有本于无 ,实际上要说的恰是 绝对之无盖不可有 。似乎基于这样的中国哲学,梵澄才进一步以西洋哲学参证所谓 就哲学言,
    发布人: 爱无止境 阅读(710)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2-05-06 16:03:07
  • 徐梵澄:圣人的虚静06

    梵澄多次提到,《老子》一书为 侯王 而作, 侯王 就是 圣人 (页23、24、50、59、101)。 道经 章首句中的 道 ,在梵澄看来,就是现世王者 化天下 之 道 (页3)。按梵澄的诠解也许可以断言,《老子》五千言的基本题旨或者说写作意图当是救济天下的政教之术。可是,这样一来又如何与梵澄所谓的老子 哲人 身份相一致?在梵澄眼里,究竟何谓 哲人 ?要搞清《老子》五千言的写作(编辑)意图,不仅得弄
    发布人: 爱无止境 阅读(721)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2-05-06 16:02:43
  • 徐梵澄:圣人的虚静07

    德经 上有关键性一句: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毂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最末一句清楚表明, 侯王 先需要 得一 ,然后才能治天下。圣王的统治要借助礼法,那么,礼法是否就是圣王之 道 ? 儒家的圣王之 道 可以说是礼法,因此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但梵澄说,这未必是老子的意思,因为这无异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页20)。这样看来,河上注 常道 为 经术政
    发布人: 爱无止境 阅读(724)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2-05-06 16:02:19
  • 徐梵澄:圣人的虚静08

    老子不是主张让百姓自治吗? 一心系于 精神哲学 的梵澄晓得, 化天下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 平民,上品君子少。其下品极恶者,亦少。为不善,为不信矣 ──好象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之口说过大致差不多的话(参见《高尔吉亚》篇)。梵澄接下来说, 将与之争变诈之智,凶暴之为,以惩其不善不信,如今日之欧、美乎? 看来,梵澄不那么欣赏如今欧美的自由民主制,那不是 化天下 的政体。现代的自由民主政体让
    发布人: 爱无止境 阅读(741)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2-05-06 16:01:54
  • 徐梵澄:圣人的虚静09

    《庄子·天道》篇起首讲到虚静为 帝王之德 ,与《老子》书中的说法完全一致,而且明确说到,这就是先哲王的 德 ( 明此以南乡,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 )。可是,《天道》篇接下来说,虚静这一原本仅仅是处于在上之位的 帝王之德 ,现在也可以是处于下位的人 之德 ,甚至可以是 退居而闲游 者或 进为而抚世 者 之德 。差别在于,圣人处于上位时,虚静便是 帝王之德 ;如今,圣人处于
    发布人: 爱无止境 阅读(866)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2-05-06 16:01:29
  • 徐梵澄:只留下背影的一代大师

    2002年3月,徐梵澄逝世两周年的时候,学者刘小枫写了一篇纪念文章《圣人的虚静》,感叹徐梵澄不为世人所知,虽然学术成果累累,却似乎并没有什么 大师 的名分。 刘小枫究其缘由,认为这是因为徐梵澄没有弟子门生的缘故。如此分析当然自有道理,也确实符合学术界的实际情况,不过不可忽视的另外一点是,梵澄不但为人低调,思想更是不易把握。所谓曲高和寡,以梵澄对中、印、西三大思想的造诣,能与他对话的学人实在没
    发布人: 爱无止境 阅读(814)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2-05-06 16:00:30
  • 关于徐梵澄的对话

    一宗 当代精神文物   杨:自徐梵澄先生2000年春谢世以来,经过整整五年的辛劳,《徐梵澄文集》终于出版了。   孙:是的,这也是徐先生在世时候的一个心愿。我所做的工作,是为那些想了解他的读者,乃至今后想研究他这一系学问的学者,提供一个相对完整和系统的文本。   杨:可惜时至今日,对广大的读者群来说,徐梵澄恐怕还依然是一个颇为陌生的名字。徐先生一生驰骋出入于中、印、西三大文化体系
    发布人: 爱无止境 阅读(1192) 评论(1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2-05-06 15:59:51
  • 圣哲徐梵澄

    1982年初,我们一家三口从友谊宾馆搬到团结湖社科院宿舍楼。对门住着长期侨居印度刚回国不久的徐梵澄先生,他是世界宗教研究所的研究员。徐先生那时已年过七旬,但是身体非常硬朗,一副金丝眼镜架在高高的鼻子上。他身材瘦高,外出时手里定持一根stick,不是因为步履艰难,而纯粹是一种派头。他在家里每天抽四次pipe,从未见他抽过纸烟。没有烟丝时,他就把纸烟的纸剥掉,将烟丝放入烟斗。徐先生每天准时起居做事,下
    发布人: 爱无止境 阅读(882)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2-05-06 15:57:48
  • 《徐梵澄传》

    《徐梵澄传》 孙波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11月第一版   虽然只在1991、1993年去北京时谈过两个半天,说起来,我也算是当年亲炙徐梵澄先生(1909-2000)并有所受益的人之一吧。近年来,陆续读到了《徐梵澄文集》、《徐梵澄传》,真是感慨系之。应友人之约,略谈一下我对梵澄先生学术的认识。   梵澄先生自述简历云: 自少至今,未尝离学术界一步,经营任何事业,长期之求学时代
    发布人: 爱无止境 阅读(914)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2-05-06 15:56:09
  • 徐梵澄个人履历

    徐梵澄(1909-2000),湖南长沙人。著名的精神哲学家、翻译家和印度学专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书画家、艺术鉴赏家和评论家,被誉为 中国新兴版画第一人 。毛泽东也称当过他的地理老师。1926年考入武汉中山大学历史系,1928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西洋文学系。由于追求进步,不满学校当局的腐败,写出《谈谈复旦大学》,并投稿于鲁迅主编的《语丝》,由此结识鲁迅先生,也因之得罪当局,进而出国留洋,从1929年
    发布人: 爱无止境 阅读(721)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2-05-06 15:54:54
  • 徐梵澄人物生平

    湖南省长沙人1909年10月生于长沙东乡。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也接触到许多西学知识,上小学时毛泽东教过他几年地理。后入雅礼中学。   1926年考入武汉中山大学历史社会学系。   次年又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西洋文学系。    1928年5月15日听鲁迅演讲受到教益,开始同鲁迅建立联系。    1929年8月赴德国留学。在海德堡大学哲学系攻读艺术史专业,研究美术史,练习木刻艺术。代鲁迅购
    发布人: 爱无止境 阅读(718)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2-05-06 15:54:16
  共2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