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華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41328749
本馆由[ jackson ]创建于2011年02月24日

  共2页,到第 页 
  • 頌辭

    (李百強撰 2011年1月26日) 一九三一, 司徒衛華。 年幼返鄉, 遭逢國難。 廾齡父歿, 艱苦持家。 葛師受訓, 勇往直前。 悉心教學, 誨人得樂。 言傳身教, 戰勝會考。 有教無類, 桃李芳香。 純情美麗, 唯白玫瑰; 終身獨守, 愛在心間。 組成聯秘, 力爭薪酬;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922)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1-02-25 00:19:37
  • 成功不必我在 功成其中有我

    司徒華自印聖誕卡 1986年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 1987年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 1988年 寒凝大地發春華(魯迅) 1989年 城春草木深(杜甫) 1990年 孩子回答說:「我是即將來到的日子。」(羅曼羅蘭) 1991年 「他便退出院外,失聲痛哭。」(《路加福音》22章) 1992年 為甚麼我的眼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1490) 评论(1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1-02-25 00:18:02
  • 葛量洪‧司徒華先生‧我

    (阮淑冰(葛量洪校友會黃埔學校校長)) 我在葛量洪校友會屬下機構服務了二十多年,曾在觀塘、將軍澳及黃埔學校工作。與司徒先生認識於1986年,他當時任觀塘校長,是一位大忙人。觀塘學校在遷往順安前位處雞寮徙置區的樓下,環境雖不理想,但師生關係良好,教師之間,相處融洽。據說遷校當年,為節省開支,司徒先生動員全校師生將學校的桌椅傢具,一一搬到新校舍去,上下一心。觀塘學校的老師每天圍著一起吃午飯,司徒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1229)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1-02-25 00:15:57
  • 好學生的大成就

    (郭鄭蘊檀(葛量洪教育學院前副院長)) 我年輕時被派往師範學校教書,雖然教授音樂專科,但也涉及藝術 欣賞一門,每兩週一次向全班同學介紹西洋音樂。司徒華入讀葛師第一屆,那年班中約60人,廿歲左右的居多。堂上的發問,增加我對學生的了解。司徒華是個專心而勤奮的好學生。聽同學的描述,才知道他懂得歌唱,曾任指揮,更使我深信好教師宜有多方面的才能。 葛師的畢業同學,多在本港學校任教。他們組織校友會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816)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1-02-25 00:15:26
  • 永遠銘記司徒華先生的教誨

    (潘天賜(香港教育團體聯合秘書處主席)) 我很幸運,甫出道便遇上司徒華先生這樣一位亦師亦友的長輩。 七十年代初,我認識司徒先生時,他已是葛師校友會觀塘學校的校長,人多尊稱他「司徒校長」;九十年代起,在社運群中,人多暱稱他「華叔」,但我仍喜歡稱呼他「司徒先生」,因為「先生」是學生對老師的尊稱,也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配稱為「先生」。 先生的教誨,主要不是說教式的言教,而是身體力行的身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762)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1-02-25 00:14:55
  • 錚錚硬骨頭時窮節乃見

    (張文光(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副會長)) 司徒華先生離去了,他是我的戰友和良師,我會永遠懷念他對教協會、支聯會和民主黨的貢獻。 但最使我懷念的,是他的氣節和風骨:殖民地時期,支持香港回歸中國;當選立法局,拒絕向英女皇效忠;「六四」鎮壓後,毅然辭去草委職 務;臨時立法會,寧願落車不做議員;領導教協會,全心奉獻兩袖清風;組織支聯會,堅持平反六四;創立民主黨,爭取普選至死不渝;晚年患癌症,為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1275)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1-02-25 00:14:22
  • 華叔的堅持信念

    華叔走了。對於我來說,他留下了四個字,是我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的,這四個字,就是「堅持信念」。 首先說堅持。熟悉華叔的人都知道,他每天游泳,是個人雷打不動的生活習慣,幾乎幾十年來從來沒有中斷過。即使是出訪別的國家,他也會努力找到附近的游泳池,完成鍛煉的計劃。一個人,一生能夠如此堅持這樣表面上的生活小事,也可以看到他的人格的力量所在。因為這樣的堅持的人格,華叔在1989年之後連續二十年主持支聯會的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1227)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1-02-25 00:13:03
  • 他把愛留給了人間

    司徒華先生身患絕症突然離世,令人惋惜不已,痛徹心扉。從此,香港失去了一位值得敬重的民主派元老,大陸的天安門母親失去了一位真誠的朋友。 我與司徒先生從未謀面。大陸與香港雖然唇齒相依,但是先生不能來大陸,而我又不能去香港,這是大陸、香港兩地普通民眾難以想像的。我們只能與司徒先生在通信、電話中,在「港支聯」、「天安門母親運動」等民間組織寄來的人道捐款、慰問年卡,乃至那條條凝聚著香港同胞愛心的暖巾中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1000)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1-02-25 00:12:22
  • 大風起兮雲飛揚

    大風起兮雲飛揚  (林燕妮) 「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那是漢高祖的〈大風歌〉,這令我想起司徒華先生,把「猛士」改為「智士」更加適合他。他放下軀殼走了,留下了他守衛民主人權和平反六四的精神,讓我們繼續下去。 讓港人暱稱為「華叔」的司徒華,本來是一個老師,亦當校長。試想一下,香港有那麼多的老師,為甚麼只有華叔一個得到那麼多市民的認同和支持?那是因為他一直無私地付出,堅持他的理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862)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1-02-25 00:11:46
  • 孤城樓高處欄干已無人

    孤城樓高處欄干已無人 (陶傑) 司徒華先生即使在生,也是一位古人,他的擇善固執、千金一諾、對誠信和善良的信仰,令他不太像現世的中國人。 他相信道德、勇氣、謀略,認為在一個荒謬的亂世,缺一不可。他的道德來自他的職業操守,勇氣來自抗戰和貧窮過來的憂患,而謀略─一些人叫做政治智慧,來自他早年和共產黨有往來。他把共產黨的一套和組織力,最終用於與之對抗,這套絕門秘技,在香港沒有幾人懂得,司徒華是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768)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1-02-25 00:11:17
  • 您的教誨改變了我們的命運

    您的教誨改變了我們的命運  (葛師校友會觀塘學校1966年畢業生) 我們是六十年代在觀塘「寮」(早期的七層高公屋,現址為翠屏)長大的孩子中幸運的一群。當年司徒華校長親自執教鞭,讓我們能於競爭非常激烈的小學升中試中全數脫穎而出,考獲官立/津貼/補助學位,得到難能可貴的機會,繼續接受中學教育。校長在2004年的詩作《讓我們風雨同路》是這樣描寫他當年的抱負: 在這,興建了最簡陋的徙置大廈,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787)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1-02-25 00:10:41
  • 華叔以輕鬆態度面對病魔

    為甚麼他的眼常含淚水?  (梁國華/馮愛玲) 華叔是一名硬漢,去年初確診患上第四期肺癌,仍能沉著面對,冷靜地與醫生商量治療方案,如何帶病延年等。即使因癌細胞擴散導致骨裂和劇痛,仍盡量不吃止痛藥,不打止痛針,盡量忍受痛楚,從沒有掉下一滴淚,堅忍不屈,遇強愈強。 但在過去一個月,是我們看到華叔和最多朋友哭的日子,每次想起都感到心痛。華叔每次見到老朋友,談起當年情,都會激動流淚;想到與家人相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1339)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1-02-25 00:10:04
  • 華叔,你的淚為誰而流?

    「火紅年代二三事」的司徒華  (馮以浤(摯友)) 華哥和我相識於1952-53年的冬天。 1969年的年宵,晚飯後,我們到維園逛了一會兒花市,買了幾株銀杏,便回到港大明原堂我那尚待佈置的新居秉燭夜談,縱論上下古今、國家社會。言談間,他流露著對祖國和香港強烈的熱忱和期望。 1971年11月,他和多位政論家應邀出席明原堂的「宿舍晚餐」和飯後的座談會,議題是:《中國將會成為一個超級大國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966)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1-02-25 00:09:15
  • 在他走了,我失去了一份最珍貴的友誼

    一個真正的愛國者,愛的不是黨、領袖、政權,而是人民、傳統文化、土地山河。   一個認真的人,即使深藏不露,感情大多是濃烈的。濃烈的感情,決不能沒有「悲欣」。   「交友須帶三分俠氣,讀書貴持一點閒心」,這是我曾書贈一位小朋友的一聯。   人生的真諦是,活着就要做於人有益的事;   堅持的信念是,要對中國和人類的不斷進步,   有點滴的貢獻。貫徹了這真諦和實踐了這信念,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853)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1-02-25 00:07:54
  • 做人最重要是「適意」,

    悲欣交集  ( 姪兒司徒勁姪媳陳巧來) 去年六月,和家人回香港,探望三伯,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 由狹小的鐵閘門進去,第一個印象是滿眼望去盡是書,連飯桌也擺滿了書,飯廳冷氣機下也是書架子。三伯已經起床,氣色看上去不錯,看不出正在進行化療。和前年我們見面相比,好像臉頰還飽滿了許多。趁三伯和父親細談,二姑姐把我們帶到三伯的房間看—那兒也都是書。愛書的三伯把臥室和書房合二為一,與一
    发布人: jackson 阅读(720)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1-02-25 00:05:55
  共2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