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南传佛教史(七)

阇耶跋摩七世在登位时已五十多岁,约1219年顷死,死后谥号“伟大最高的佛教徒”。  阇耶跋摩七世去世后的二百多年,安哥王朝中渐渐式微。先是占城叛离,接着是单马令(Tanbralinga,后来的六坤)。泰国的日渐强大,对衰落中的安哥王朝尤具威胁。公元1225年,宋赵汝适所撰《诸番志》卷上真腊国条说:“真腊接占城之南,东至海,西至蒲甘,南至加罗希(Grahi)今猜耶)……其地约方七千余里,国都号禄兀(....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南传佛教史(五)

缅甸上座部佛教,早在公元七世纪中就由缅甸传入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由当时缅甸统治的清迈传人。傣族人十三世纪创立了傣文,才有刻写贝叶佛经。到1569年,西双版纳宣慰使刀应娶了缅甸洞吾王朝的金莲公主为妻,带来巴利三藏及佛像,又在景洪地区建筑多所佛寺,使傣族上座部佛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傣族僧人诵经用巴利语,很多佛经已译成傣文。现在傣族人口约有七十万,佛教徒生活习俗很多瑟缅族人相近。(1.《东佛教方文....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佛教史的研究编写

在居士界,曾任武昌佛学院教授的史一如(1876~1925),曾编过《中华佛教史》、《印度佛教史》、《各国佛教史》作为该院教材,大多据日人著述编译而成。黄忏华的《中国佛教史》(1940)为现代中国人撰写的第一部系统的中国(汉传)佛教通史,该书虽仅10余万字,而内容相当丰富,史料颇为翔实,按中国佛教传布的四大阶段,分为肇始(汉~西晋)、进展(东晋南北朝)、光大(隋唐)、保守(五代至清末)四章,依次记述....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张商英〈护法论〉中的历史思维

张商英〈护法论〉中的历史思维 蒋义斌(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三期(1998年)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印行页129-150 -------------------------------------------------------------------------------- 页129 提要 张商英〈护法论〉主要的论敌是欧阳修,而他的主要论 证立场....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佛灭后至阿育王时的若干历史问题

内容提要:自佛灭度至阿育王即位,这一段历史年限,由于南北两传文献记述,相差百有余年,以致关系到佛灭(或佛诞)年代的考证等一系列问题,不易明确。本文仅就个人研学所及,整理出来,抛砖引玉,就教方家,以利深入探讨。关于佛历问题,另写专文,故此不及。作者传印法师,中国佛学院副院长。 一、关于年代问题 1南传文献记载:十一代王,共经218年 据锡兰(斯里兰卡)《大史》第四、五章所载佛陀灭后摩揭陀国诸王....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张商英护法的历史意义(1)

黄启江哈伯和威廉史密斯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中华佛学学报 第九期(1996.07.出版)页次:123~166 -------------------------------------------------------------------------------- 123页 张商英护法的历史意义 黄启江 哈伯和威廉史密斯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提要 “护法”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佛教僧侣倡导或参....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从净宗历史谈净宗义理

一提到净土法门,学佛者会想起有人间净土、东方药师如来净土、弥勒净土、西方阿弥陀净土及诸佛净土等等,这是其一。也有认为净土者,即"愚夫愚妇"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愚者可行,智者不足取,还是学禅、学教、学密、学法相唯识来得高雅和受用。对于这二种人的理解,前者以为净土包含广泛,把握不住重心。后者则只认识到称名念佛太简单、不足学。其实这是不理解真实义理所至。也有认为净土法门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厌离娑婆....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佛陀圣诞与供奉佛指舍利的历史意义

佛陀圣诞与供奉佛指舍利的历史意义  觉真  佛陀的生日  今天(农历四月初八日一,是佛祖世尊释迦牟尼诞生日。佛陀族姓乔达摩(Cautama中国古译氛瞿昙),名悉达多(Siddhartha),是古印度迦昆罗街国(Kapilavastu),净饭王的太子。释迦牟尼佛,是后来人们对他的尊称,意为能仁寂默,俱足内外诸圣德行,也可简译为释迦族的圣人。他约生于公元前五六五年(他与我国的孔子大约同时代,只比孔子略....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佛教与商业关系的历史源流与现代启示

佛教与商业关系的历史源流与现代启示[文] 于卫青   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成熟完善,新的经营理念和价值判断应运而生。于是,有“儒商”、“佛商”等概念的出现。虽然佛教与儒教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儒教是本土的伦理教化的入世之教,学界与社会对儒商的认识和研究似乎更深刻一些。尽管佛教产生于异域,在中国的传播中经历了不同的时代,作为圆满揭示宇宙、人生实相的理论体系,佛教圆融涵....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迦叶尊者的高尚品格与历史地位

迦叶尊者的高尚品格与历史地位  陈星桥  一、迦叶尊者与鸡足山  佛经中记载释迦牟尼的弟子中有五位称做迦叶的人,他们是:摩诃迦叶、优楼频罗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十力迦叶。本文所说的是摩诃迦叶,意译大迦叶。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以修头陀苦行著称。佛陀逝世后,由于其人品、梵行为同辈所推崇,他被推举为教团领袖,并主持了佛教经典的首次结集审定工作。此后过了大约二十几年,他将主持教团之责托付阿难....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