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清末民国国家体制的转型与北京寺庙历史变迁

清末民国国家体制的转型与北京寺庙历史变迁   作者:何岩巍   清代,儒释道作为传统社会中的三种主要信仰,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十分紧密。清王朝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之基础,儒教成为清政权的国教,尊天成为帝国礼仪的重要部分。《清朝续文献通考》中规定了国家的祭祀等级,清初时圜丘、方泽社稷为大祀,最为皇帝重视。从皇太极以至光绪,各帝共亲诣祭天304次。当时的天坛地位十分重....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中国历史中的佛教

中国历史中的佛教  (美国)Arthur F.Wdght 吴 琦 幸 译  前 言  此书是在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和联合神学院的共同主持下,我所作的六次演讲。我的主持人希望这些演讲有利于广大受教育人们对于一个伟大文明的历史和当代文化交流诸问题作整体的了解,由此而这些演讲便呈献于此。注疏和专科细节已经保持在最低限度,书后附增了一个比较详尽的参考书目表,以供想要深....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美丽的传说 悠久的历史——记佛教圣地五台山

美丽的传说 悠久的历史——记佛教圣地五台山  韩磊  一直以为,拜访佛教圣地一定要在树木森森,鸟语花吞时节,那肃穆静谧的氛围一定要在苍天古木的映衬下才能很纯粹。而我却在数九寒冬时节赶到了五台山。  一路上虽然不是晴空万里,却也不寒彻肌骨。上山一看,却见整座山都笼罩在皑皑白雪中,原来山中已落了雪。朋友说五台山原来叫五峰山,后来又改叫清凉山。为什么要改名叫清凉山....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肇论》在佛教史上的意义(三)

《肇论》在佛教史上的意义(三)  台南师院助理教授 邱敏捷译注  (四)僧肇的出家与师事鸠摩罗什  以老庄为心要的年轻僧肇,不以为足,后因读《维摩诘经》而欢喜出家,钻研佛教,善方等(大乘),兼通三藏(小乘)是在冠年,也就是二十岁以前。假如生于三七四年,十八岁出家,那就是后秦姚苌建初六年、东晋太元十六年。亲近老庄的长安青年玄学者,透过《维摩诘经》而出家,通达与....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肇论》在佛教史上的意义(五)

《肇论》在佛教史上的意义(五)  冢本善隆著 台南师范学院助理教授 邱敏捷译注  三、龙树撰《中论》四卷、《十二门论》一卷,提婆撰《百论》二卷,以及〈龙树菩萨传〉,〈提婆菩萨传〉各一卷。  上述一般所熟悉的旧译之诸大乘经,其新译,是因设置译场的王室与中国佛教徒的恳请而译出。鸠摩罗什所宗的是,龙树、提婆的中观大乘佛教。以上诸经,是龙树佛教依据的重要圣典,因此,....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肇论》在佛教史上的意义(一)

《肇论》在佛教史上的意义(一)  一、六朝佛教史上的鸠摩罗什、僧肇   《肇论》一卷,是在后秦王姚兴治下的长安、龟兹国的僧人鸠摩罗什(推定350~409)的弟子僧肇(推定374~414)1,于其最后十年之间相继著作的四篇论文,加上要约其所论,也就是其所信奉的佛教根本教义的序章──〈宗本义〉,大概是陈(557~589)时由某人编辑成如下:   〈宗本义〉   ....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肇论》在佛教史上的意义(二)

《肇论》在佛教史上的意义(二)  冢本善隆著 台南师范学院助理教授 邱敏捷译注  (二)青少年时代的长安  僧肇的出生地长安,成为第四世纪后半氐族苻氏前秦的首都。前秦是在三五七年,苻坚废苻生成为大秦天王,善用汉人王猛为丞相,收内治外征之功,几乎统一全北方中国,成为压迫江南晋朝的大势力。东边是灭前燕,势力伸入山西、河北、河南、山东;西边是灭张氏的前凉,收复甘肃....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何建明教授:《圣严法师遗言》具有历史意义

何建明教授:《圣严法师遗言》具有历史意义  圣严是我们这个末法时代的一座灯塔,照耀着许多黑暗中孤寂和迷茫的心灵,使他们有了生存的希望、心灵的智慧和前行的力量。如今,这座灯塔倒下了,人们期待着法鼓声中薪尽火传,期待着中国佛教、特别是禅宗文化的光辉能够如日闪耀,不舍众生。  圣严法师在当代中国佛教史上的历史性贡献,至少有五点是值得注意的:  一是他作为近代以来第....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康居佛教史

康居佛教史  在安息西北方、大月氏北方的国家是康居。康居与大月氏同是土耳其系的游牧民族。自锡尔河下游,至吉尔吉斯平原,是康居疆域的中心地带。  康居人擅长经商,常常到各地去进行贸易,往返于中亚全境,因此康居也成为中亚各国交换国情及传播文化的媒介站。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大夏时,康居还是一个弱小之国,经常派遣质子来华,并且经常贡献礼品。  佛教是在何时传入康居的,目....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中国近代佛教史上最早出现的僧教育会

中国近代佛教史上最早出现的僧教育会  黄夏年  近代中国佛教史,展现了一幅斑斓多采的图卷。已经几千年的中国社会的转型,逼迫着有着近二千年历史的中国佛教界自身要做努力的转换。回顾近现代中国佛教史的历程,中国佛教界在近现代的转型中,用与时俱进的思想做出了建立佛教组织,进一步加强团结;兴办现代僧教育,努力培养人才等续佛慧命的大事,于是才将中国佛教延续到了现在。如今....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