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论神会在禅宗史上的历史功过

论神会在禅宗史上的历史功过  近年,有些学者认为禅宗史上出现南北之争是神会“有意制造”、“故意兴起”的。言下之意,是神会挑拨离间,制造南北两宗的分裂,进而打倒北宗,兴起南宗,制造了禅宗史上一大公案。对于这种意见,笔者不敢苟同,认为是言之偏颇、有失公允,现以此文作粗浅的分析,望方家指正。  一、神会担当了恢复法嗣的历史重任  笔者认为,南北之争,是禅宗内部矛盾....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关于地域宗教史研究的若干思考--兼评王荣国著《福建佛教史》

关于地域宗教史研究的若干思考--兼评王荣国著《福建佛教史》  林拓  提要:  本文对地域宗教史的研究基本方向及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地域宗教与全国性宗教通史不同,它拥有不替代的地位和功能。地域宗教史的学术主题是宗教发展地域特殊性的探索,即地域宗教历史性发展中所特有的规律性。文章提出了独到见解。  林拓,复旦大学历史地理所博士生。  主题词:地域宗教....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洪江佛教历史略说〈五〉

洪江佛教历史略说〈五〉   嵩云山大兴禅寺祖师肉身殿,原有殿宇,以久年倾颓。   民国十三年,得黔阳商顾君汉民倡资修葺,改良建筑,焕然一新。民国十九年(1930)庚午,嵩云山大兴禅寺祖师肉身殿被回禄所毁。民国二十一年(1932),僧谛闻募集钜资,鸠工重建。僧谛闻撰有《嵩云山后殿奉祀》碑记。  嵩云山后殿奉祀  (民)僧谛闻撰  郝祖师肉身活佛,灵应无比。原有....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刘立千著:印藏佛教史(3)

第十章 显密教法之宏布   第一节 律学   我佛一代教法,统称有八万四千法门,概为三藏十二部。广大无方,非数可量。然而重要修学,亦可约而类之。故藏土学者,将其应学教理,概汇为科系,以资专门研学,此统分为显密二类,显者有:《律学》、《对法》、《波若》、《中观》、《因明》、《弥勒学》等。密者有四部:一、事部。二、行部。三、瑜伽部。四、无上瑜伽部。兹将其流通情形....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中国文化的瓶颈与出路——以佛教文化破解历史怪圈

  中国文化的瓶颈与出路——以佛教文化破解历史怪圈   2005年12月26日   杨 笑 天  内容提要:近代,当中国打开国门学习西方时,所遇到的最大困惑就是文化的差异,而历史上制约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因素主要也是来自于文化。那么,中国文化的瓶颈究竟在哪里?笔者以为,在于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对人性的无知和误解,以及基于此无知和误解而建立的郡县皇权专制制度。正是这....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迦叶尊者的高尚品格与历史影响

迦叶尊者的高尚品格与历史影响  智渊  一  凡是曾到寺院大雄宝殿礼过佛的人,一般都见过迦叶尊者,或听说过他的尊名。因为几乎所有供奉在大雄宝殿中的释迦牟尼佛像两旁,都侍立着他的两大弟子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的塑像。其中迦叶尊者苦行第一,是佛陀的衣钵传人,他对佛陀逝世后佛教教团的稳定、三藏经典的结集、佛教发展的走向,都发挥了决定性的巨大作用。  佛经中记载释迦牟尼....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中国佛教直觉思维的历史演变

中国佛教直觉思维的历史演变   方立天   [北京]哲学研究,2002年第1期   【作者简介】方立天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参考文献】   1 《大般涅盘经集解》:第1卷;第51卷,分别载《大正藏》第37卷:第377页中;第531页下。   2 《大智度论》第2卷,载《大正藏》第25卷第71页下。   3 道安,1995年:《道行经序》,载《出三藏记集....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将终极托付交给历史——兼评蓝吉富《二十世纪的中日佛教》与《中国佛教泛论》

将终极托付交给历史——兼评蓝吉富《二十世纪的中日佛教》与《中国佛教泛论》   王雷泉   ‘人王’.‘素王’.‘法王’  十年前,先师王蘧常教授主编《中国历代思想家传记汇诠》[1],佛教人物的选注工作,由学长陈士强与我二人担纲。原规定基本取材于正史,但正史中的僧人传记实在少得可怜,纵被收录,亦远不能反映传主的生平和思想。经王先生同意,遂决定佛教人物一律从《高....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刘立千著:印藏佛教史(1)

序   经过多年的筹划和编辑,《刘立千藏学著译文集》终于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套文集不仅仅是刘立千先生个人藏学研究成果的结晶,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国老一辈藏学家对藏学事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反映了我国藏学事业从举步维艰发展到今天的“显学”这样一段历程。时下,藏学研究一片生机勃勃,已是今非昔比,回首往事,不胜感慨……  刘立千先生1910年生于四川省德阳县。1932....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刘立千著:印藏佛教史(2)

中观之学理,在显明法无自性,缘起性空之义。因善建缘起之理,森罗万相,不舍一法,能成俗谛(1),不堕断见(2),善明性空之理,无法自性,当体即空,不立一法,能成真谛(3),不堕常见(4),远离断常二边,双融二谛,故名中道。其明缘起性空之理,有八不四无生之说。八不是抉择性空,四无生是抉择缘起。如《中论》云:“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