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20世纪西域佛教史若干问题研究述评

  [乌鲁木齐]西域研究,2005年第1期  99-108页  --------------------------------------------------------------------------------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内容提要】本文是对20世纪中国大陆学者在西域佛教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业绩的回顾。....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被历史忘却的佛国

一切历史的衰落与不幸,都因为交流而终止。一切历史的繁荣与机遇,都随同交流而到来。  武威佛教就包容了这样一种历史,这里是一片被遗忘的佛国净土。一千多年以前,中国的皇帝们把国都安顿到东南沿海一边,国家的重心偏向大海的时候,那个曾经威风八面,做为政治中心的长安就开始失落了,而做为西北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古凉州,也从此沦落成为边远的大西北的一个军事关隘。  丝路....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试还原法显大师在中国历史上之地位

李志夫  中华佛学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   p. 69  提要  2003年9月在青岛所举办“为纪念法显西行回国1590年两岸佛学学术研讨会”上,本人以开幕词及专题发表的两篇小文结集而成,从中印交通、佛教传播之角度,比较他与玄奘大师在中国佛教史上所作之贡献。本文指为:玄奘大师之“善巧”掩盖了法显大师之“朴拙”。从而加以廓清法显大师在中国乃至在佛教史上应有之地位....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13)

五、老挝佛教的发展  老挝于749年建国,一直处于周围大国的争夺中。1353年,由流亡在吴哥的芒斯瓦王子法昂创建了独立的南掌国。法昂自幼生长在柬埔寨,娶当时吴哥王的女儿为妻,在吴哥王的扶植下取得王位,于琅勃拉邦建都。之后,将南传上座部引入老挝,逐步发展成为国教。琅勃拉邦最初就是吴哥王赠给法昂的一尊佛像的名称。为供养从吴哥前来弘法的高僧,南掌王还建造了著名的波....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9)

第一节 佛教在卫藏地区的复兴  一、佛教由多康传回卫藏  据藏文史料记载,当达磨灭佛时,有三名在曲卧日(今曲水县境)的僧人,经阿里、回鹘(当时国都在新疆东部),逃到多康地区的玛垅(青海西宁一带),居住下来,传教授徒,其中最著名的门徒是穆苏赛拔。  穆苏赛拔系青海宗喀德康(青海循化县境)人,原是苯教徒,后改信佛教。受沙弥戒后,先后学密法和发菩提心法,又习《中观....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10)

三、黄教寺庙集团的形成及政教合一体制的确立  永乐十七年(1419),宗喀巴去世。他的几个重要门徒以拉萨为中心,分赴各地传教,西至阿里,东至康区,北及安多,使黄教迅速传播开来。绛钦却杰(大慈法王)曾到内地和蒙古地方传法,在五台山修建了五座黄教寺庙。根敦主于1447年在帕竹政权桑主孜(日喀则)宗本的支持下,修建了扎什伦布寺。堆·喜饶桑布到后藏和阿里传教,在芒域....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11)

二、辽金佛教  1.辽代佛教  兴起于辽河流域的契丹人,在耶津阿保机率领下,于916年建起了统一的大契丹国,947年,改国为大辽,建都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称作“皇都”(后改名“上京”)。  983年,恢复旧国号,1066年再称大辽国。其领域曾东起黑龙江口和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自克鲁伦河,南抵雁门关和河北霸县一带。1125年被金所灭,前后9帝210年。契....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12)

3.一遍和时宗  一遍(1239—1289),伊予(今爱媛县)人,名智真,13岁出家,从圣达学净土宗西山派教义,致力于称名念佛的修行。他曾到信浓(今长野县)的善光寺静修数日,在此依据唐代善导所著《观无量寿经疏》中的一段话绘制出“二河白道”  图,回到伊予后把它当作本尊图挂起来供奉,十余年间闭门潜心修持称名念佛。他把自己的心得用颂文写在图边,曰:“十劫正觉众生....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6)

在印度,密教走进经院学派的殿堂,成了中观和唯识两大学派最重要的实践内容。据义净记,他在那烂陀寺期间(675—685),那里的密教已经有经常活动,他曾“屡入坛场,希此心要”。传说有《持明咒藏》10万颂,合汉译300卷,龙树特精斯要。龙树有弟子难陀,持咒有感,撮集明咒万2千颂,深为陈那所赏识。从由唐来印专求密法的道琳之足迹看,除那烂陀外,东起耽摩立底国,南向南天....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7)

法藏前后讲新、旧译《华严》30余遍,并参与《华严》、《楞伽》、《宝积》等重要经典的译场证义,著述很多,除《金师子章》外,还有《华严探玄记》、《华严经旨归》、《华严策林》、《华严五教章》、《华严问答》、《华严义海百门》、《妄尽还源观》、《游心法界记》、《文义纲目》等。  与法藏同时研究新译《华严经》的学者有李通玄(635—730)。他用《易经》会通《华严经》,....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