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翻开世界佛教史的新篇章

香港佛教联合会秘书长区洁名  人类走进了21世纪,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个世界,怎么样了?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看看健康:沙士、禽流感、疯牛症、艾滋病、癌……看看自然环境:海啸、地震、雪崩、洪水、沙尘暴……看看社会:战争、绑架、爆炸、袭击、杀害无辜……再看看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石油短缺、燃气不足、水荒、水污染、煤矿坍塌、乱采乱伐……今天,人类的物质文明,确实有了....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法 音 论 坛《法 音》 1996 年 第 2 期 ( 总 第 138 期 ) 第 11 页   吴 立 民 先 生 1994 年 年 初 在 法 国 答 记 者 问 时 指 出 : 佛 教 在 过 去 是 中 国 文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在 现 在 是 精 神 文 明 建 设 的 一 个 重 要 方 面 , 在 未 来 是 解 决 人 类 ....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佛教的历史与中国佛教的主要派别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   佛陀去世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发生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主要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南传佛教主要是上座部诸派,盛行于斯里兰卡,并传遍东南亚地区,后传入中国云南。  ....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佛教史地考论(一)

一、中国佛教史略   本编为妙钦法师初稿,由印顺整理删补而成,时为民国三十二年。三十六年七月,初版于上海。七、「新佛教之成长」,有关牛头禅部分,间与史实不合。今不加改编,其详可读印顺近着『中国禅宗史』。印顺附记。   一 绪言   中国佛教,源于印度之佛教,流行于中国民间。源本于印度,故印度佛教思潮之演化,与中国佛教有密切之影响。流行于中国,故中国民族之动态....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佛教史地考论(二)

南方佛教则反是,禅者不随中国政治之兴衰而兴衰,不以印度佛教之没落而没落;本其自得于佛法者,开辟新园地,深耕厚植,收获丰盈,为中国佛教放一异彩,与台、贤并称。初以北方士族南下而创开之南朝文物,贵族之臭味重,于传统文化有素养,而失之不务实际,玄虚骄侈。相应于此之南朝佛教,类玄思深远而笃行精神不足。隋一天下,南方之士族尽,有文化素养者流落民间,后进民族乃受文化之陶....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抓住历史机遇 构建和谐世界 促进世界和平——关于举行第七次结集的可行性讨论

结集本是佛教界举行的会诵经典和堪验佛理,并且带有一定的学术性质的活动,其最重要形式,是大家聚集在一起,对一些涉及到佛教的戒律与理论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或取得共识,或提出见解。结集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针对佛教的大事做一些讨论,作出决议。结集的成果最后形成了文字,留给后人。 从佛教史上的几次结集活动来看,它对推动佛教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表....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董群:中国佛教对“文明对话”的历史经验

摘 要:在不同文明之间在对话方面,中国汉语系佛教有着成熟的历史经验。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本土性的儒道文明相遇时,形成了长期的三教对话历程,中国佛教在对话中与与儒道共同成长,和谐共存,并形成自身的对话经验,这种经验至少可以概括为尊异求同、温和宽容、解释辩驳、入他自省、比类会通,这对当代世界的宗教文明间的对话与和谐应该会有所启发。 关键词: 中国佛教 文明对....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研究居士佛教的新创之作——评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

潘桂明先生着《中国居士佛教史》的出版,可谓近年来中国佛教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就以‘居士佛教’作为系统研究的契入点来说,潘着不失为开创性著作,令人耳目一新,亦为佛史研究拓展了充分的想像空间。最近几年,僧俗两界围绕居士在佛教未来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这一问题,进行了积极思考。潘先生立足社会文化史和佛教史这一大背景,对中国居士佛教的结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一般规律,进....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抓住历史机遇构建和谐世界促进世界和平——关于举行第七次结集的可行性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杂志社社长黄夏年  结集本是佛教界举行的会诵经典和勘验佛理,并且带有一定的学术性质的活动,其最重要的形式,是大家聚集在一起,对一些涉及到佛教的戒律与理论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或取得共识,或提出见解。结集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针对佛教的大事做一些讨论,作出决议。结集的成果最后形成文字,留给后人。  从佛教史上的几次结集活动来看,它对推....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吐蕃佛教史论

吐蕃佛教,西藏佛教史家又称为前弘期佛教。它不同于10世纪以后形成的中国藏语系佛教,但它把佛教引进到了藏区社会,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因此,笔者拟对吐蕃佛教作一粗浅的论述,请学界方家及同仁指正。  一、佛教在吐蕃传播的历史根源  考古学资料告诉我们,迄今在西藏“共发现旧石器地点5处,细石器地点28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地点20余处,吐蕃时期墓葬20余....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