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蓝眼睛与菩提树:佛陀(四)

按照佛祖的原则建立的团体被称为僧伽,它没有种姓的区别,来自任何阶层的人都可以成为佛教徒。他建立的团体中包括女性,她们被称为比丘尼,他的继母和妻子也加入了他的团体,做了比丘尼。他的父亲去世后,她们请求加入佛祖的团体,但是佛祖拒绝了。于是,她们带着五百名宫女,自己剃掉头发,穿上黄色的长袍,始终跟随着他,请求他接受她们。最后,他答应了她们的请求。今天,我们只能以我们现在的思维推测,对女性加入他的团体,他....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号

蓝眼睛与菩提树:佛陀(二)

安逸的生活似乎并没有给悉达多带来幸福。他年轻时的一些迹象决定了他今后的生活道路。有一天,他坐在海棠树下自然地进入了深深的冥想,他认识到虽然有表面欢娱,但生命难免衰竭、最终死去。据传说,他的父亲严禁他与外界接触,以免他受到刺激,但是在神的安排下,他目睹了四种情景:一个佝偻的老人;一个生着重病的人;一个死人;一个追寻终极幸福的僧侣。看到前三个人后,他深受震惊,从中看到了人生受苦、年老、死亡的本质,认识....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号

蓝眼睛与菩提树:佛陀(三)

悉达多继续他的探索之路。在森林里,他遇到了第二个导师的五个学生。他们努力修炼以战胜自我意识,他们的方法吸引了他,他决定和他们一同修炼。随后的六年里,使用他们极端的自我否定的修炼方法,他比他们过着更加严格的苦行生活:无论酷暑还是寒冬,他终日裸露着身体,练习屏气,在床上铺上荆棘,严格节食。最终,他认识到,极端的苦行生活并不能使人觉悟。经过长期严格的节食之后,他这样描述自己: 因为吃得太少,我的四肢变....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号

蓝眼睛与菩提树:佛陀(一)

玛丽帕特费舍尔,世界著名宗教专家,社会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为新德里哥宾德萨顿比较宗教学高级研究所国际联络部负责人,代表作《亲历宗教》成为有关宗教的经典著作和畅销书。 有关佛祖的生平,现在我们只能略知一二。他去世之后四百多年,他丰富的教义才有了文字记载,在此之前,僧侣们以说唱的形式口传他的教义。有关他生平的记载流传下来的很少。虽然权威的佛教经文中有许多关于他的故事,但没有一本书是他专门的自传。这些....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号

智慧者的思路第二则:拈花微笑

世尊在灵山会上②,拈花示众③,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④。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⑤,涅槃妙心⑥,实相无相⑦,微妙法门⑧,不立文字,教外别传⑨,付嘱摩诃迦叶。 [公案出处]《天圣广灯录》卷一;《建中靖国续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联灯会要》卷一;《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全书》卷一。 [注释]①又作世尊拈花、世尊付法,是佛祖释迦牟尼传法给大弟子迦叶尊者的因缘故事。②灵山会:释祖如来说法地....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号

智者的思路第一则:世尊初生

世尊初生,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②,目顾四方,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公案出处]《修行本起经》卷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十;《大唐西域记》卷六;《禅林类聚》卷二及宋以后多种灯录。 [注释]①这是关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一则著名公案。世尊,即释迦牟尼佛,它有多种名号:如来、应供、世解、天人师、佛等,世尊具有为世所尊仰的意思。他本是北印度迦毗罗卫城净饭王太子,生活于约公元前....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号

解读和参究公案有哪些基本的条件、原则和方法

通过讨论、分析,我们对禅门公案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这是我们准确解读、参究公案的前提。事实上,要比较清楚地解读公案玄旨,在参究中得到真正的智慧和精神解脱,还必须了解一些佛教的基本知识,诸如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认识论、佛教在中国的弘传、禅宗简史以及三宝、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法印、缘起、圣谛、因缘等基本名相都要有所把握。此外,在具体的解读、参究过程中,尚需注意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是大语言原则,即不....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号

什么叫机锋?什么叫转语?(3)

②由大到小的语境转换 这类机锋转语的数量不很多。如本书第五十八则是一比较典型的例子: 洞山问:万里无寸草处,作么生去?石霜对之曰:出门便是草。 所谓万里无寸草处,显然非现实世间所有,这是从佛性根本义上所作的一种比况,故语境已超越人类知见情识,是大语言的形象说法,示现佛家事事无碍的终极境界。但石霜的转语却是从现实世间法,即有情众生情识分辨之法来说的,其语言背景为事法界即现实生活中的日常语言境界....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号

什么叫机锋?什么叫转语?(2)

天地自然、万事万物共存于这个环宇之中,是有着必然的法则的,在这个总的法则之下,人类与自然界(包括有生物界、无生物界)是可以相互沟通、交流的。从语言学的角度讲,天地自然是存在一种大语言的,公案中的转语便主要是从人类语言和大自然语言之间,随机转换语境的一种特殊现象。其目的在切断人们的逻辑思维,杜绝分辨计议心,超脱是非生死之根,进入大自然语境之下,与天地宇宙,一切众生圆融共处。这即是禅家通常所说的见性明....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号

什么叫机锋?什么叫转语?(1)

禅门公案中有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参禅学者提出一些涉及宗教根本大义(佛性,宗风等)的问题,如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如何是佛法大意?如何是古佛心?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如何是和尚家风?如何是云门境?如何是无缝塔?无情说法也无? 还有一种情况,禅门师家为探讨佛法教义方便,或测试、探究学者(或同参)对佛法体悟的深浅,特意设置一些涉及佛法根本义谛的问题。如本书第十二则慧能追问怀让甚么处那么来?第十七则马祖问百丈野....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