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侠义之士、《读写月报新教育》主编李玉龙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73632161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23年03月19日

李玉龙
  • 李玉龙

  • 日期不详 — 2015年10月18日
  • 别名:暂无
    性别:
  • 生肖:暂无
    信仰:暂无
  • 籍贯: 暂无
  • 生活地址:
  • 墓地地址:
  • 天堂编号:TT473632161
  • 网址:http://www.waheaven.com/TT473632161
您是20807位前来悼念的人,今天是公历: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今天是农历: 乙巳[蛇]年四月廿六 ,李玉龙已经离开我们: 3505天,距离李玉龙 10周年忌日还剩 148
18日 晚上10点半接到消息:《读写月报新教育》主编李玉龙正在抢救之中。马上托人了解详细情况,希望他能够再次化险为夷。一小时后,卢志文来电:回天无力。悲痛欲绝。尽管已经有思想准备,但还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一位充满激情与智慧、壮志未酬的新教育人就这样匆匆走了。玉龙兄一路走好。
这个馆主很忙,还没有撰写逝者一生大事 。
这个馆主很忙,还没有撰写逝者档案。
  • 台上的李主编,开始了自己的论述,话语一点也不多,最精明的一点便是把问题抛给所有的听者,挑选一件印象十分深刻的孩子的教育故事! 十分钟的思考 !可以想象,大家的脑子在如何的快速、全速的飞转着、更多的是筛选着、比对着、排除着、搜寻着   就像在考场上的看到 命题作文 的那一刻一样,我第一时间里就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串学生的名字,大约有六位的样子,依次把他们、她们的事例,列举在其后,考虑着、对比着
  • 李玉龙自己说,我们总在说一些出格的话,作一些出格的事情。比如转载和编译类文章(《38使你的课堂富于魅力的基本技巧》《课堂交流:问题背后的信息》《今天的帕夫雷什学校》三篇)稍多,杂志中的 看板 栏目与教育关系不大,但这恰恰是编辑匠心独运之处,没有放眼世界的眼光,没有对国计民生、普通事件的关注,仅仅局限于教育一隅,可谓陋矣。 看板 栏目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为一线教师打开一扇窗口,使我们的视野得以开阔,高度
  • 教师应对所谓名师或风行一时的教学流派保持戒备心理。没有批判的吸收最后可能是学步邯鄣,匍匐而归。   《教师之友》(《读写月报》前身)04年第一期专题对 那一代 名师的批判,至今让很多人耿耿于怀。究其根本,就在于我们和我们的教育依然未能走出 那一代 名师的阴影,依然在魏书生的 技术主义和权威人格 的圈子里打转。   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需要的不是阅读,不是思想,也不是教师和学生的人文
  •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苏格拉底如是说。   未经省察的文本没有价值。不知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   选入教材的文本,首先要经过教师的 审查 ,那些假大空,高大全,远离学生生活、情感实际的文章可以不讲或少讲。如若非讲不可,起码应在讲解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另外一个视角,另外一种可能,以便学生自己省察、取舍。   比如《读写月报》第一期提到的《 我要成名 的玄奘》一文,对于被方丈所否定的
  • 全力打造一个:沟通教育界和知识界的学术走廊。这是曾经的《教师之友》的办刊方针。《教师之友》的停刊并没有让他的教育理想沉沦,而是更加激起他创办全国最具影响教师的刊物的决心。与大多数教育媒体、学科教学杂志不同,《读写月报》并不局限于教育之一隅,李玉龙和他的编辑们有着更为广阔的视野。仅以08年第一期为例,刘铁芳、李政涛、肖雪慧都不属于纯粹的教育界人士。可能会有读者抱怨他们的文章缺少技术性和可操作性,但他
  • 匿名

    我的排长,一位好大哥,一路走好。


    写信时间:2017/02/15 07:43:56
  • 匿名

    玉龙兄一路走好!


    写信时间:2015/10/19 20:25:20
  • 愿你在天堂幸福快乐,无忧无虑。


    写信时间:2015/10/19 16:55:45
微信扫一扫“码”上纪念 李玉龙

温馨提示:请为您已经逝去的亲朋好友点一柱香 献一束花,让他们在天堂永不孤单。

免费创建纪念馆
周公解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