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龙作点灯的人,亲自主持教育写作与课堂教学研究项目
就像在考场上的看到“命题作文”的那一刻一样,我第一时间里就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串学生的名字,大约有六位的样子,依次把他们、她们的事例,列举在其后,考虑着、对比着……
我不知道最好的案例在哪里?我也不渴望拥有一个什么的结果?我只是一幕幕回忆着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同事讲述着自己的那份精彩故事,台上的李主编,全身心的倾听,目不转睛的注视着主讲的老师,通过问答的形式,点播着他作为旁观者的观点,尝试着发现那人眼里的“亮点”与“误区”!三位同事的讲述之后,我感到我似乎明白了李主编的思路脉络与倡导精髓!
以上是李玉龙到学校指导教师教育写作时一位教师的如实记录。没有以往的专家报告或培训,李老师就是这样点亮每一个人心灵深处的教育之光,让你觉得,教育写作就是这样一件自然而然而又专业的事情。
教育写作与教师专业发展是李玉龙长期关注并坚持行动的研究领域,而李老师也在实践中深深感受到,要想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课堂是不可回避的阵地,于是,就在今年,他又亲自主持,纠集一批人马开始扎进课堂,于是,我们会在网络或交流中看到李老师亲自执教《小马过河》,于是,我们也有幸了解到以成都泡桐小学为实验点的课堂研究项目。记得李老师那天半开玩笑又异常诡秘的对我说:明年吧,在课堂上,我们准备弄出点动静!因为他对教育的热情与执着,所以,我相信并期待。
如今的李玉龙老师正带领着他的“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向专业更深处漫溯。虽然他们越来越多的受到教育同行的关注和更多教师的热烈反响和回馈,但此时的他们似乎又更加平时,正如李玉龙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记者采访时所说:我们更期待批评,来自更方面的。这不是姿态,而是我们自身视角、知识和能力的有限性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