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少年苟嘉诚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642341932
本馆由[ 苟建华 ]创建于2024年02月01日

  共71页,到第 页 
  • 重阳节里的情思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思念。   在诗人王维的笔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场景,已定格成对亲人无尽思念的浓浓愁绪。即使真的分离,那份殷殷的牵挂和深深的思念还是可以隔着遥远的.距离传到亲人的身边。   重阳节,这份思念,如花般绽放,美艳动人。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景致。   农历九月还有着一个美好的名字,叫“菊月”。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金灿灿的菊花绽芬吐翠,傲霜怒放,彰显出生命的
    发布人: 苟建华 阅读(20) 评论(0次) 点赞(1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25-10-29 15:29:01
  • 最美重阳

    最美的重阳节,美在一份思念。   诗人王维遥想中家乡的重阳节“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经典场景,已定格成思念和乡愁的象征。即使真的分离,那份浓浓的牵挂和深深的思念还是可以隔着遥远的距离传到亲人的身边。   重阳节,这份思念,如花般绽放,美艳动人。   最美的重阳节,美在一份景致。   九月还有个美好的名字,叫做“菊月”。美好的场景在于菊花绽芬吐翠,傲霜怒放,宣布着高洁。她那昂首的姿态,让我们相信
    发布人: 苟建华 阅读(18) 评论(0次) 点赞(1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25-10-29 15:27:59
  • 重阳登高

    金风送爽,秋阳宜人。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它为何叫重阳节呢?因为我国古代对数字的称谓颇有讲究:一、三、五、七、九等奇数称阳数;二、四、六、八、十等偶数叫阴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   重阳节人们要登高望远,所以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究竟因何而起?对此,人们历来说法不一。不过“桓景避难”之说比较普遍:东汉时,汝南人桓景拜仙人费长房为师。费长房对桓景
    发布人: 苟建华 阅读(18) 评论(0次) 点赞(1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25-10-29 15:27:13
  • 异乡重阳

    又是他乡逢此日,九月九。午后携酒登山,上行,蔚蓝天,烟云过眼;草儿半青,地斑黄,山似墨玉树洒金,黄叶不舍离枝别,漫,恋空,如蝶翩跹。西风渐劲,扫落一地声沙沙;风过,一阵凉,凉万里,望乡台惹起无限愁肠,孤寂。   身在万里默然望远方,念乡,可如往常,还是梦   里不变那时光?念友,可变了模样?是否和我一样,发染霜华,额上沧桑?心飘渺,无尽荒凉;独斟悲,举觞邀风共,天涯   孤远,不知远方姐妹可
    发布人: 苟建华 阅读(17) 评论(0次) 点赞(1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25-10-29 15:26:10
  • 今又重阳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街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凳临处。   茱萸香堕,紫菊气。   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是这样一个日子才想起后主李煜这阙词来。流年中总是有许多让人不甚伤怀的季节在岁月里无法躲过。重阳节给予我的是对故土更多的眷恋,是对亲人更为深远的想念。这份情感是如此无助如此让我倍感凄楚。   我所在的这个城市里的人们
    发布人: 苟建华 阅读(17) 评论(0次) 点赞(1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25-10-29 15:24:57
  • 重阳节

    登一座高山心底宽,采一束菊花望远方;洒一瓶玉液寄相思,插一枝茱萸祈平安。如今在这金色的佳节,我愿为远方的你送去一份关怀,希望你一切安好,心如晴天。思念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总让我在这金秋的时节想起你,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一种思念代表一种眷恋,一种眷恋代表一份关爱,一份关爱代表一份真情,一份真情化作对你的祝愿。   当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我思念你;当朦胧的月光照在泉水上,我思念你。当主人公斜倚窗前,
    发布人: 苟建华 阅读(13) 评论(0次) 点赞(1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25-10-29 15:24:11
  • 宁县臊子面

    晨光刚漫过子午岭的山脊,宁县早胜镇的街道巷子里或者乡间胡洞里就飘起了臊子面的香气。那香气裹着陇东的麦香、庆阳的椒香,还有土灶柴火特有的暖意,从青砖灰瓦的院墙上漫出来,勾着早起赶集市的人加快脚步——在宁县人的日子里,没有什么比一碗热乎的臊子面更能开启新的一天。 宁县人做臊子面,讲究“一汤二面三臊子”,每一步都藏着老辈传下的规矩,也藏着黄土高原人对生活的较真。先说这面,必须用当地产的冬小麦磨的新面,和
    发布人: 苟建华 阅读(114)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25-10-21 15:47:16
  • 碧血洒宝岛 丹心向北明——革命烈士吴石

    他是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却从国民党“心脏”送出大量重要军事情报;他是我党在敌人内部的高级情报官,被称为“密使一号”。他就是革命烈士吴石。 吴石祖籍福建闽侯,毕业于保定军校,后来在日本陆军大学深造。从日本回国后,吴石进入国民政府的陆军大学任教。1936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抗战末期,吴石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部长办公室主任,深受蒋介石的重视和信任。然而,抗战胜利后,吴石亲眼目睹国民党部队变“接
    发布人: 苟建华 阅读(94)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25-10-20 15:25:53
  • 甘肃省宁县名人王秉祥

    王秉祥 (1916年-1993年) ,甘肃省宁县 九蚬乡肖家台人 1933年,在刘志丹、谢子长等人影响下,王秉祥积极投身革命,组建地方武装。193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新宁县一区四乡党支部书记兼赤卫军大队长。9月任关中苏区中共新宁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当时国民党军加紧围剿关中苏区,在宁县活动的陕甘边红军四个游击支队都被敌军打垮,其中一支队自1934年成立后,在短短的两年内就连续牺牲了四任
    发布人: 苟建华 阅读(103)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25-10-17 14:58:18
  • 甘肃民国十八年饥荒(年馑)

    甘肃民国十八年年馑 陈敏华 民国十八年(1929年)的冬天,甘肃大地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掐住了喉咙。曾经奔腾的黄河在寒风中结冰,黄土高原的沟壑间,看不到一丝绿意。这一年,后来被史书称为"民国十八年年馑",成为甘肃近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这场饥荒并非一朝一夕形成。从民国十六年(1927年)开始,甘肃就遭遇了持续的干旱。农民们眼看着庄稼在地里枯黄,牲畜因缺水而倒下。到了民国十八年,
    发布人: 苟建华 阅读(157)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25-10-16 15:02:41
  • 延边朝鲜族人在韩国

    一个延边的朋友跟我说过一句实在话: “我们这儿,每年都有亲戚去韩国。走了,往往就不太回来。” 这不是孤例。 2010年,朝鲜族人口大概183万;现在,约170万。 差不多每年会少一万。 为什么? 答案其实不复杂。 人往高处走。 语言能当船票。 边境民族,跨出去比别人更容易。 先把人和地方说清楚。 朝鲜族,多在东北,顺着鸭绿江、图们江住下。 两个大本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约4.27万平方公里,
    发布人: 苟建华 阅读(139)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25-09-30 14:58:38
  • 香蕉梨熟了

    路过水果摊,看到香蕉梨熟了,想起 一段我和母亲独有的回忆: 那年我刚好五年级毕业,放假比较早,母亲在西峰摆摊卖袜子,我央求她带上我,母亲看着12岁的我,说:“可以,你也长大了,能给我帮忙了,这样我上厕所时还能有个人给我看摊子。”就这样我随母亲第一次来到了西峰市。(1994年那时候庆阳市叫西峰市) 母亲租了一间房子在距离商业街不远的地方,这是一家农家小院,我们的房子就在小院的角落,房子旁有棵香蕉梨树
    发布人: 苟建华 阅读(132)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25-09-30 14:52:57
  • 离婚后的最大感受:没有比前夫更好的教科书了

    一 2022 年 3 月 17 日下午,南昌的天气微微凉,我选了 一身好看的旗袍,他穿好西装拿着送我的鲜花,我们匆忙的拍了结婚证上的照片赶着去民政局领证! 我还记得宣誓环节我哭的泪眼婆娑,这眼泪我都分不清是幸福还是害怕,或许是都有。觉得自己终于有了依靠终身的伴侣,也害怕会遇人不淑,这么漫长的一生,婚姻这场考试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及格! 从民政局出来的时候我说: “我去你爸妈家给他们做一顿饭吧”。我爸妈
    发布人: 苟建华 阅读(125)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25-09-30 14:46:43
  • 祖国万岁

    从莽莽雪原,到东海之滨;从黑水河畔,到南沙礁岛。一个奔放的声音汹涌而出:祖国万岁! 这声音携着真情,带着挚爱,穿山越岭,播撒八荒。它激越而宏阔,昂奋而绵长。苍宇浩淼,碧野叠翠,长河漫舞,大漠喧腾。 哦,祖国,在你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繁华锦绣,五彩霞帔; 哦,祖国,在你五十六个民族的胸襟里,欢歌长驻,气撼云天。 你迎着东方的第一缕晨光,把瑰丽的神话投向天际; 你伴着黄色的无休止韵律,把飞翔的
    发布人: 苟建华 阅读(180) 评论(0次) 点赞(1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25-09-30 08:30:20
  • 盛一壶秋色,饮半盏香茗

    透过岁月的缝隙,仿佛看到秋天已缓缓的到来,炽热的阳光也不再炙烤着大地,眺望远方看秋天披着渐渐浓郁的景色,携带着一抹草木一秋的气息,看时光漫过岁月一帘幽静的轩窗,轻落在一帘轻柔的幔纱上。一抹湛蓝的天空竟是蓝的出奇,像一眼望不到边的碧海,明媚的阳光也不再刺眼,这让秋天添了几许纤尘不染的温柔。 岁月的长河总是千回百转,有时春暖花开,有时姹紫嫣红,而此时此刻正己悄悄的走进那层林尽染的色彩。倚着静谧而温馨的
    发布人: 苟建华 阅读(146) 评论(0次) 点赞(1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25-09-24 13:49:32
  共7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