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黄节:终生以诗为志业

黄节是近代岭南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诗名世,与梁鼎芬、罗瘿公、曾习经合称岭南近代四家,著有《蒹葭楼集》。其诗作兼见唐诗的文采风华与宋诗的峭健骨格,人称唐面宋骨。对先秦、汉魏六朝诗文颇多精当见解,著有《诗旨纂辞》、《变雅》、《汉魏乐府风笺》、《魏文帝魏武帝诗注》、《曹子建诗注》、《阮步兵诗注》、《鲍参军诗注集说》、《谢康乐诗注》、《谢宣城诗注》、《顾亭林诗说》等。黄节1873年出生于顺德,193...

陈去病故居

故居原占地二亩二分半,共有房屋42间,大门面西,房屋临河而立,故居内原有楣额孝友旧业四字,进门原有半亭,现已不存。宅内主要建筑有浩歌堂、百尺楼、绿玉青瑶馆、书记及家庙等。 故居浩歌堂面阔三间,1920年此屋落成时,陈去病适阅香山的浩歌行,欣然神会,将新屋取名为浩歌堂。浩歌堂是陈去病会客之所,堂中原悬有女宗共仰及浩歌堂横匾。女宗共仰匾系孙中山先生褒扬陈去病之母倪老夫人鞠育教诲,以致于成而亲笔所...

秋瑾生年新考

关于辛亥革命先驱秋瑾烈士的生年,长期一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981年,烈士的甥女、73岁的王慰慈向记者谈了秋瑾 诞生的确切年代:光绪元年,即1875年。王慰慈说,关于秋瑾的生年,不久前她同在浙江绍兴树人中学当教师的秋瑾孙秋经武交换了意见。他们认为秋氏乃越中望族,素重谱牒。凡秋姓中人,其年庚、生辰八字都记入家谱,这一传统习俗一直延续到本世纪五十年代。在浙江绍兴偏门外峡山村歪台门秋宅的客堂内,...

陈天华之死

1905年12月8日,陈天华在日本东京大森海湾投海自杀,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取缔清国留日 学生规则》。陈天华决心以一死抗议日本,唤醒同胞。他挥笔写下《绝命书》。12月8日晨,陈天华蹈海,年仅30岁。 陈天华是湖南省新化县人。1903年赴日本留学,同年4月, 写血书抗议俄国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并参加留日中国学生组织的拒俄义勇队,作《猛回头》、《警世钟》等书。1904年回国,同黄兴、宋教仁在长沙...

为高旭补遗

中国同盟会与南社一直被称为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双犄角。当年同盟会的会址设在日本东京,它要引导中国内地汇聚革命力量,并不断在清政府统治力量薄弱的地方发动武装起义,就得在大陆各省市秘密设立同盟会的分会(当时又称支部),担负起革命的组织工作、宣传工作,乃至军火的资金筹募与制造以及运输工作。而当时绝大多数分会的会长(见右表),后来都成为南社社员,由此可见,同盟会与南社关系之密切。 从表格中,可以看清同...

王国维的成就及荣誉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这位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收入其《遗书》的有42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 被誉为中国近三百...

苏曼殊的文学成就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他的诗作现存约百首,多数为七绝,内容多是感怀之作,这种倾向在辛亥革命后诗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艺术上他受李商隐的影响,诗风幽怨...

钱谦益个人成就

作为诗人,他开创了有清一代诗风。当时人称前后七子而后,诗派即衰微矣,牧斋宗伯起而振之,而诗家翕然宗之,天下靡然从风,一归于正。其学之淹博、气之雄厚,诚足以囊括诸家,包罗万有,其诗清而绮,和而壮,感叹而不促狭,论事广肆而不诽排,洵大雅元音,诗人之冠冕也!(凌凤翔《初学集序》) 作为史学家,钱谦益早年撰《太祖实录辨证》五卷,立志私人完成国史,他于弘光元年、顺治三年两次欲修明史,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未...

丁耀亢自述年谱以待挽歌

自余有生,明季己亥, 婴而及童,岁月斯迈, 十一而孤,杜史见背, 弱冠游黉,始亲文墨 稽占好游,裘马自快, 已未十月,负笈游吴, 授经问礼,至於姑苏, 结纳高士,游览名区 有陈古白,有赵凡夫, 玄宰董公,江左顾厨 ,名誉日起,藻丽以敷, 庚申岁暮,始返亲庐 发硎脱颖,良骥思骋, 厌薄时艺,皎皎独逞, 大战则困,小战则勇, 辛酉甲子,及於庚午 弟侄奋飞,蹇余独苦, 严严正性,不合於...

抗清义士阎尔梅

今徐州市沛县大沙河西岸有一墓群,其坟墓大多为方形,颇为奇特。原来这里埋葬着死将为厉鬼,生且做顽民的明末着名抗清义士阎尔梅,他临终前曾嘱家人:要按明俗筑方形坟埋葬自己,以示死不降清。他的后人也秉承其遗愿,至今仍采用方形墓葬。 (沛县境内按明代葬制下葬的阎尔梅墓)据《清史稿》等典籍载,阎尔梅,字用卿,号古古,沛县人,诗人,明崇祯年间举人。清军入关后,投奔扬州史可法做其幕僚,参谋军事,先后劝谏史可...

金圣叹的主要成就

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他的评点 很注重思想内容的阐发,往往借题发挥,议论政 事,其社会观和人生观灼然可见。他斥责犯上 作乱,释水浒之名为恶之至,迸之至,不 与同中国,反对以忠义予之;然而他又同 情民生疾苦,痛恨鱼肉良民的官吏和行同盗贼的 官军,并意识到一高俅之下还有百高廉, 千殷直阁及其狐群狗党,结成祸国殃民的社 会势力,108人不得已而尽入于水泊是乱自 上作,因而肯定了梁山英雄的反抗。...

杜浚诗选

古  树 闻道三株树,峥嵘古至今。松知秦历短,柏感汉恩深。 用尽风霜力,难移草木心。孤撑休抱恨,苦楝亦成阴。 楼  雨 晓雨天沾草,萧萧牧马群。鼓鼙喧绝檄,部落拥将军。 仆病炊无木,悭僧屐不分。儿童生故晚,正诵美新文。 晴 海角收残雨,楼前散夕阳。行吟原草泽,醉卧即沙场。 骑马人如戏,呼鹰俗故狂。白头苏属国,只合看牛羊! 示 故 人 在家同...

冒襄和董小宛的故事

冒襄与董小宛的故事冒襄,字辟疆,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三月十五日。明清时期,如皋城里的冒氏家族人才辈出,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也是一个文化世家。 当时的明王朝已成溃乱之势,东北在清兵的铁蹄之下,川陕湖广是流寇驰骋的战场,而江浙一带的士大夫依然过着宴安鸩毒、骄奢淫逸的生活。秦淮河畔,妓家所居的河房开宴沿宾,樽酒不空,歌姬的翡翠鸳鸯与书生的乌巾紫裘相交错,文采风流...

闲话周亮工

陈华春 想起周亮工,是因为其写了一本《印人传》,是印章史上第一个提出流派印的人。再后来是读了其一写小品文,如《鱼鲩娇》、《相思鸟》之类的文章,虽所记为平凡琐事,但涉笔成趣。前不久,读了其美学方面的著作《尺牍新钞》,便觉得有必要说一说周亮工这个人了。 周亮工(16121672),字符亮,栎园,河南开封人。明崇祯进士,授监察御史。仕清后,任福建左布政使、户部右侍郎等职。其与明末清初的许多篆刻...

归庄草书轴

归庄,(1613-1673),一名祚明,字玄恭,号桓轩,江苏昆山人,移居常熟。文辞、诗、书、画,奄有众长,墨竹入神品,善行草书。晚年寄食僧舍, 卒年六十一。此草书轴为纸本,纵117厘米,横55厘米,书七言句: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所书笔墨酣畅流丽,虚和园熟,轻重、徐疾、虚实之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末署归庄,钤白文归庄之印一枚,另有藏章二枚均为朱文:国钧秘玩、曾在朱屺瞻家。

“一代诗宗”清官宋琬

宋琬清初著名诗人,与安徽宣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称。 宋琬出身世代书香名宦之家。高祖宋黻,明中叶进士、官至浙江副使。其父宋应亨,明末进士,累官至吏部郎中。宋琬自幼聪敏好学,才华出众,应试县、府、道皆名列榜首。清顺治三年(1646)乡试亚魁,翌年中进士,授户部河南司主事。后升调吏部稽勋司主事。其廉洁奉公,办事精明,1654年出任陇西右道佥事。到任不久,秦州发生地震,数万百姓无家可归。宋琬一...

文学评价—侯方域

其散文往往能将班、马传记,韩、欧古文和传奇小说手法熔为一炉,形成一种清新奇峭的风格,而尤以传记散文见长。《李姬传》歌颂了明末秦淮名妓李香君明大义、辨是非,不阿附权贵的高尚品德。写品行高洁、侠义美慧的李香君,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同时也写反面人物阮大铖及其他人,均有声有色,形象生动。文字简练,叙事分明,情节曲折,具有短篇小说的特点。

名歌妓才女柳如是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声名不亚于李香君、卞玉京和顾眉生。柳如是本名爱柳,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 柳如是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

施闺章-作品风格

南施北宋指施闺章与宋琬,他们比较关心现实生活和民间苦难。施闺章的诗风冲淡闲远,较多文人高雅格调;宋琬的诗风雄深磊落,怨而不怒。施闺章的诗远承其乡人宋梅尧臣的传统而又有变化,风格高雅淡素。论诗主张言之有物,反对虚华空泛,作诗须有学力,注重修养。他的不少作品,对清初社会的黑暗,人民的苦难,有真实的反映。宋琬的《安雅堂诗文集》及《拾遗集》,和施闰章的《学馀堂集》,亦作《愚山先生全集》并称。乾隆十一年尹...

清初学者毛奇龄:一样金鹅两样排

毛奇龄:一样金鹅两样排 他看到别人两口子情好,往往欣羡,轮到自己时,又不知如何是好,或许和他跳脱无定的性格有关 曾读到清初学者毛奇龄的夫人陈何给他的妾倩鬘写的信,忍不住要笑。 陈何是个念过书的女子,也会作诗填词,非只粗知文墨而已,这封信写得很得体,文字也清通。然而这位夫人,又是出名的悍妻。毛奇龄在京时,客人很多,那时他居处狭小,所谓的堂屋,只是用屏风隔出,毛奇龄在外面会客,毛夫人在里...
  共13447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