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闺章-作品风格
“南施北宋”指施闺章与宋琬,他们比较关心现实生活和民间苦难。施闺章的诗风冲淡闲远,较多文人高雅格调;宋琬的诗风雄深磊落,怨而不怒。施闺章的诗远承其乡人宋梅尧臣的传统而又有变化,风格高雅淡素。论诗主张言之有物,反对虚华空泛,作诗须有学力,注重修养。他的不少作品,对清初社会的黑暗,人民的苦难,有真实的反映。宋琬的《安雅堂诗文集》及《拾遗集》,和施闰章的《学馀堂集》,亦作《愚山先生全集》并称。乾隆十一年尹继善《读安雅堂拾遗集有作》诗云:“安雅堂中句,由来北宋传。杜、韩堪并驾,庾、鲍可齐肩。祖德真良冶,孙谋有象贤,遗诗同韦、孟,奕世又重编。”施愚山的诗学理论很丰富,他提出诗品与人品统一,主张诗当有从平地筑起的平实风格,显示出与王士祯“神韵说”的相异的趣向;又倡导清明广大,一唱三叹,温柔敦厚的诗风,表现出与王士祯的“神韵说”某些相通之处。
施闺章的诗风格多样。他的七言歌行,明显受到李白豪放飘逸诗风的影响。他取字“尚白”,正是崇尚李白之意。顺治十一年,施润章特意携友人游泾县水西寺,追踪李白遗迹。施闺章尤工五言诗,其诗集中有五古、五律各900余首,颇有影响。与他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神韵说创始者王士祯在《摘句图》序中说:“予读施愚山侍续五言诗,受其温柔敦厚,一唱三叹,有风人之旨,其章法之妙,如天衣无缝……至于清词丽句,迭见层出。”由于王士祯尤爱其五律佳句,特意将名句摘录汇编成《摘句图》,以“资艺苑谈助”,竟辑录82联之多。施润章喜爱故乡风物,在诗中吟咏不已。他的诗展现出一幅幅江南水村山郭的秀丽图景,具有清新自然之美。除了赞美黄山的奇松怪石、双溪的板桥红树外,还描述了敬亭山的珍贵特产—绿茶、丹橘。诗人乡居时,就曾多次登敬亭山采茶。此茶颇享盛誉,号称“绿雪”。他特作《绿雪》诗,并于题下自注:“自制敬亭茶名。”又注:“过谷雨香气乃全。”他在诗中赞道:“敬亭雀舌枉争传,手制从过谷雨天。酌向素瓷浑不辨,乍疑花气扑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