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追忆我们的父亲林辉山

林辉山病重期间在上海赶写回忆录   □林唯舟 林永生 林进   1980年11月13日18点59分,在杭州浙江医院二楼的病床上,我党优秀的儿子、我县杰出的老红军战士、原中共浙江省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辉山同志在宁静的氛围中与世长辞。   林辉山,家谱上的名字叫林上厅、又名苏岳、飞山,1906年1月23日生于赤溪镇圆潭村的一个挑夫家里。   从1930年他开始找红军,到去世的那一天...

纪念中国现代著名佛学家法尊法师

 今年是中国现代著名高僧、佛学家、翻译家法尊法师(19021980)圆寂20周年。我怀着对法尊法师无限敬仰之情,来此五台胜境出席由山西省佛教协会主办、五台山佛教协会和广宗寺承办的纪念盛会。   20年前,在法尊法师圆寂之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曾在法尊法师遗容前发表了饱含深情厚谊的悼词,缅怀法师学习佛法、入藏求法、翻译藏传佛教要典、弘法利生的艰苦卓绝的一生。   其中说:   ...

顾均正成就

顾均正(1902.11.26-1980.12.16)现代科普作家、出版家、文学翻译家。出生于浙江嘉兴,逝世于北京。   1919年7月初中毕业。在农村小学教学4年,并自学英文。1923年考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当编辑,先在理化部编撰理化读物,后调《少年杂志》、《学生杂志》任编辑,1926年,应上海大学文学系主任陈望道之邀,在该校讲授世界童话。1928年,到开明书店工作,历任编校部主任、编辑部主任。...

顾颉刚在学术方面成就

顾颉刚作为一个史学家,享誉中外学术界,影响深远。他将史学上的创见运用到民间文学、民俗学领域来,为之贯注新血液,探讨新方法,同样取得了极大成就。他在孟姜女故事和歌谣学、民俗学诸方面的研究,赢得了很高的荣誉。   1924年,顾颉刚在《歌谣》周刊上连载《吴歌甲集》,历时三月,获得学术界好评。《吴歌甲集》于1926年由北大歌谣研究会出版单行本,这是一部科研价值很高的歌谣集子,不但出版的时间较早,而...

康健民少将

(19161977)甘肃省定西县人。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六军骑兵团连政治指导员、代团长、团长,红一军团骑兵团副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大队三队副队长、队长,八路军留守兵团骑兵团团长,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骑兵团团长兼政治委员,骑兵旅旅长,绥远绥中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骑兵旅旅长,第一野战军骑兵师师长。中华人...

文震孟上疏弹劾魏忠贤

文震孟中状元后按惯例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 当朝天子熹宗朱由校即位已三年了,这是一个昏君,他把精力都花费在玩上,骑马射猎,掏鸟捉鱼,尤喜木工活,手操斧锯,精心制作梳匣、屏风、亭阁,把军国大事交给魏忠贤去处理。 魏忠贤是个来自直隶河间府肃宁县(分属河北)的无赖,因赌博输了钱,被债主逼得走投无路,遂自阉入宫,当了太监。他竭力讨好、巴结熹宗的乳母客氏,使客氏成为他的对食,即假夫妻。客氏的帮...

开国少将梁辑卿

梁辑卿是山东莱西人,1912年出生于破落的封建家庭,原名梁世端。在本村读书 8年,后入县立高小读书,1931年入省立掖县第9中学读书,参加本校学生运动。 1932年参加反帝大同盟。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掖县第9中学党支部书记。 1935年梁辑卿中学毕业,任莱阳东南乡区委书记。1936年莱阳党组织遭到严重破 坏,他到济南找到党组织,被派到德州、博平做地下工作。1937年任莱阳县大队 副大队...

张溥之死

张溥之死,结束了晚明众多文人救国的白日梦,也是一场时代的悲喜剧。读罢惊魂似梦里,千行清泪不成悲八月胥江浊浪奔,千人缟素为招魂多少人为之失声痛哭,多少人因此惊惶无主。张溥是为了社稷死的:南冠君子朔风前,慷慨西行倍可怜,多少人含悲流泪悼念着西行的张溥。 一介书生张溥,成长于晚明风雨飘摇的时代。他满怀一腔热血,继东林而起,联合正义之士,组织和主持文人团体复社,欲只手撑起明朝摇摇欲坠的天下。二十三岁...

开国少将贺大增

贺大增是陕西佳县人,1906年出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 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葭县游击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7军84师1团连指 导员、红15军团81师3团营教导员、234团政委。参加了陕甘苏区反围剿和东 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9团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冀鲁豫 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新四军3师8旅22团政委。参加了平型关战斗。解放战...

开国少将郭炳坤

郭炳坤(1914~1977),陕西蒲城人。   郭炳坤193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春,任陕西关中游击队政治指导员。1935年秋,任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一团政委。1936年9月,任关中军分区司令员,率部参加了直罗镇、东征等战役。1937年7月,任中共关中地委宣传部部长。1940年2月,入延安马列主义学院学习。1941年...

陈子龙词作节选

1)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 2)念奴娇春雪咏兰 问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龙山飞雪?解佩凌波人不见,漫说芷珠宫阙。 楚殿烟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鴃。 当日九畹光风,数茎清露,纤手分花叶。曾在多情怀袖里,一缕同心千结。 玉腕香销,云鬟雾掩,空赠金跳脱。洛滨江上,寻芳再...

方以智的学问与学说

方以智酷爱自然科学知识,自幼塾中诵读之余,即好穷物理,曾谓不肖以智,有穷理极物之僻。(《物理小识》卷五)明清之季,西学东渐,方以智一面秉承家教,以《易》学传世,一面又广泛接触传教士,学习西学。经过孜孜不倦的努力,他终于在哲学和科学两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方以智学识渊博,《清史稿》本传说:以智生有异秉,年十五群经子史略能背诵。博涉多通,自天文、舆地、礼乐、律数、声音、文字、...

明黄淳耀事略

碑高72厘米、宽105厘米。1990年12月立于重建黄淳耀墓前。碑文:黄淳耀(一六〇五年一六四五年),明南直隶苏州府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县)人,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崖,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家世清贫,自幼好学,诗文卓然成家,交往多东南名士,与侯峒曾(雍瞻)尤为莫逆,同纳名复社,各以气节相砥砺。崇祯十六年(一六四三年)成进士。次年,清兵入关,破南都弘光朝,嘉定亦陷,下剃发之令,群情激愤,义兵起...

夏完淳的作品一览

别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即事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绝句(四首选一) 扁舟明月两峰间,千顷芦花人未还; 缥缈苍茫不可接,白云空翠洞庭山。 精卫 北风荡天地,有鸟鸣空林。 志长羽翼短,衔石随浮沈。 崇...

重返家园,抱琴殉国

崇祯十二年,南海县令黄熙受贿获罪,逃亡了5年之久的邝露方得以重返家园。返粤后,他仍过着闲散生活,靠典当古文物为生。 崇祯十五年(1642年),供职于史馆。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陷京师,明王朝覆亡。接着,清兵入主中原,南明政权相继更迭。邝露怀抱复国大计,只身远赴南京上书献策。谁知抵达九江时,闻南京失守,悲愤南归。 清顺治三年(1646年),广州首次沦于清兵铁骑之下。邝露长子邝鸿(字钊孟,工...

顾梦游的诗作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清.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访邹满字溪上 年代:【清】 作者:【顾梦游】 体裁:【五律】 言寻居士家,薄暮清溪道。 荒原鸟独飞,寒木云相抱。 入室闻疏钟,开门见秋潦。 落叶坐来多,清风时一扫。 乙酉除夕 年代:【清】 作者:【顾梦游】 ...

高僧梵琦与天宁寺

海盐是个古县,武原是个古镇,现存巍巍的天宁寺千佛阁和斑剥的镇海塔基就是见证。说来也巧,这两处海盐人引以自傲的古建筑,都同高僧梵琦有关。 海盐天宁寺原名禅悦院,宋崇宁四年(1105)敕赐天宁永祚禅寺,简称天宁寺,至宁末初具规模。元末明初,出了一位名闻全国的高僧梵琦。 梵琦(12961370)字楚石,俗姓朱,浙江象山人。9岁在海盐天宁寺出家,16岁受戒,34岁起主持天宁寺,直至75岁圆寂。 ...

一代帝师道衍和尚

洪武十五年(1382),马皇后逝世,明太祖朱元璋命选有道高僧供奉诸王,为诸王诵经荐福。当时任僧录司左善世的宗泐对老朋友道衍的才学极为钦佩,于是,推荐衍侍奉燕王,明太祖第四子朱棣,他于洪武三年(1370)被封为燕王,居燕京(今北京)。道衍至北京,住庆寿寺,燕王朱棣召见道衍,与之交谈,极为相契,相见恨晚。道衍出入于燕王府中,甚为秘密,为燕王心腹谋士,及太祖崩,惠帝立,以次削夺诸王。道衍遂密劝燕王起兵...

方维仪的诗作

伯姊之粤有赠 昨岁长溪来,今岁粤中去。此别又数年,离情复何语。 明发皖江城,山川隔烟雾。皓月临苍波,春风满江树。 秋雨吟 高楼秋雨时,事事异往昔。骨肉东南居,田畴稻不获。 树叶色将变,寒虫语幽石。孤愁多苦心,四顾成萧索。 云暗远山峰,独坐苔阶夕。 死别离 昔闻生别离,不言死别离。无论生与死,我独身当之。 北风吹枯桑,日夜为我悲。上视沧浪天,下无黄口儿。 人生不如死,父母泣相持。...

商景兰 《锦囊诗余》

如梦令 寓园有感 此地春光如绣。画槛名花依旧。独立悄无言,梅比腰支还瘦。僝僽僝僽。林外鸟声迤逗。 醉太平 水绿山青。花飞柳轻。卷帘无事调筝。写愁肠意萦。梦杳难成。香飘一片魂惊。见窗前月明。 生查子 春日晚妆 无意整云钿,镜里双鸾去。百舌最无知,惯作深闺语。 梁燕恰双飞,春色归何处。妆罢拂罗裳,一阵梨花雨。 点绛唇 春日游写图 春色溶溶,两堤杨柳舒金线。韶光如电。顷刻飞花片。 金谷依然...
  共13447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