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源远流长的成都大慈寺历史文化

成都佛协副会长冯修齐考证源远流长的成都大慈寺历史文化  源远流长的成都大慈寺历史文化   大慈寺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文化积淀丰厚的中华名刹,世传为“震旦第一丛林”。大慈寺的始建年代,据宋代普济《五灯会元》所载印度僧人宝掌“魏、晋间东游此土,入蜀礼普贤,留大慈”推算,当为公元3世纪至4世纪之间,据今已有1600多年。  唐武德元年(618年),三藏法师玄奘从长安到成都,武德五年(622年)春....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敦煌历史

敦煌历史  汉朝敦煌  西汉初年,匈奴人入侵河西,两次挫败月氏,迫使月氏人西迁徙于两河流域(锡尔河、阿姆河)。整个河西走廊为匈奴领地。强盛的匈奴以“控弦之士三十余万”的威势,对西汉王朝构成了严重威协,并且经常骚扰掠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继位后,采取武力防御和主动进攻两者兼用的战略,于建元二年(前138年),首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络月氏、乌孙夹击匈奴。元狩二年(前121年),汉王朝决定断敌右臂,张我....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中国佛教教育的历史发展轨迹

中国佛教教育的历史发展轨迹 资料来源: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作者: 张捷  陈旭远 佛教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思想发展历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着自身的规律与特点。为适应传播佛教知识、传授佛徒生活经验,吸引人们信奉佛教,扩大影响的需要,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佛教教育。佛教教育具有两种涵义,一是广义而言,凡是能增进人们佛教知识、技能,引导人们信奉佛教思想的一切佛教活动;二是从狭义上说,主要....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木与纸构筑的不朽传奇——德格印经院历史与雕印技艺

木与纸构筑的不朽传奇——德格印经院历史与雕印技艺   一、德格印经院的历史   (一)印经院的历史沿革   德格印经院全名为: “西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藏语简称“德格巴宫”,“德格印经院”为汉语简称。德格印经院的创建起因有三种传说:一说当地土司曲嘉·登巴泽仁每天日暮时分出来散步,梦幻般耳闻离官寨30米的西南小山包后隐约传出一群小孩朗朗诵经的声音;二是西藏江达通普叶绒村的差民....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颜尚文:汤用彤的汉唐佛教史研究(1)

汤用彤的汉唐佛教史研究  颜尚文  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  第十一期  1983年  页209-243  --------------------------------------------------------------------------------  页209  一、 前言  汤用彤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于民国二七年出版后  ,与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同获得抗战时期教育....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佛顶舍利的历史渊源

佛顶舍利的历史渊源   李利安   11月22日下午,经过100多天的反复研讨和科技攻关之后,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的七宝阿育王塔终于被"请出"那个高1.1米、重409公斤的巨大铁函。这个神奇的铁函已经被认定为北宋长干寺所有,而非此前所认定的大报恩寺地宫铁函。在铁函出土之时,一块刻有"感应舍利十颗"、"佛顶真骨"、"诸圣舍利"、"金棺银椁"和"七宝阿育王塔"等字样的石碑引起了广泛关注。考古专家认....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佛教文化在西安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佛教文化在西安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王亚荣   西安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从有形的文化遗产来说,包含有两个含义,一是古代辉煌的历史文化,二是当代珍贵的文化遗存。在西安古代的历史文化和当代的文化遗存中,佛教文化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对西安地区的佛教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西安地区大量的佛教遗迹进行科学的保护,在名城西安的保护与发展上有非常现实的积极意义。同时,作为文化大省,旅....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大雁塔的历史

大雁塔的历史   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故又名慈恩寺塔。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傣族宗教与历史

傣族宗教与历史   傣族历史   傣族的社会发展,和祖国的历史分不开的。在公元前二世纪以前,傣族地区就是祖国西南和中印半岛的缅甸、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道。西汉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开发西南地区,建置益州郡时,傣族地区即是益州郡的西南边疆;东汉永乐十二年(69)在哀牢地区增设了永昌郡,傣族地区属永昌郡管辖。当时永昌徼外的傣族先民——掸族部落,曾3次遣使携土产珍宝....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藏文《大藏经》的历史及其现状

藏文《大藏经》的历史及其现状   一、《大藏经》的基本构成   《大藏经》被称为佛教典籍丛书,又称“一切经”、“契经”、“藏经”或“三藏”。内容包括经、律、论三大部分。佛教的创立和最初的传播有其特殊的环境与方式。释迦牟尼的弟子们通过“结集”[1]的方式,形成后世公认的经、律、论内容,这是佛教“三藏”的最初来源,也是《大藏经》的基本内容。后来又发展为卷帙浩繁的四大部类。原始佛教分裂以后,各大派别....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