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二十世纪宋代佛教史籍研究之回顾

二十世纪宋代佛教史籍研究之回顾   作者:曹刚华   摘要:宋代佛教史籍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既记载了宋代佛教发展的概况,又与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密切相关,因而是研究宋代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经济史的重要资源。这一课题也引起了二十世纪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概述二十世纪宋代佛教史籍研究成果,试图为进一步研究宋代佛教史籍提供参考。  关键词:二十世纪 宋代 佛教史籍   中国佛教史籍是指由佛....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试论宋代佛教史籍在唐史研究上的重要价值

试论宋代佛教史籍在唐史研究上的重要价值   作者:曹刚华   摘要:两宋时期佛教史学人才辈出,著述颇丰。本文主要从两方面探讨宋代佛教史籍对唐史研究中的重要史料价值,以阐明宋代佛教史学在中国佛教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宋代是中国佛教史学发展的黄金时代。此期间佛教史学人才辈出,著述颇丰,出现了《宋高僧传》、《佛组统纪》、《大宋僧史略》、《广清凉传》等一批佛教史学著作,这些著作不仅记载了两宋史事,....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将终极托付给历史——兼评蓝吉富《二十世纪的中日佛教》与《中国佛教泛论》

将终极托付给历史——兼评蓝吉富《二十世纪的中日佛教》  与《中国佛教泛论》  王雷泉  “人王”.“素王”.  “法王”  十年前,先师王蘧常教授主编《中国历代思想家传记汇诠》[1],佛教人物的选注工作,由学长陈士强与我二人担任。原规定基本取材于正史,但正史中的僧人传记实在少得可怜,纵被收录,亦远不能反映传主的生平和思想。经王先生同意,遂决定佛教人物一律从《高僧传》中取材。此书出版几年以后,读到蓝....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试论南宋志磐的佛教史观——以《佛祖统纪》为中心

试论南宋志磐的佛教史观——以《佛祖统纪》为中心作者:   宋道发(杭州商学院宗教研究所讲师)            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通常认为隋炀帝是弑父弑君、荒淫暴虐之主,与桀、纣、幽、厉同科,甚或不如。依照正统史观,隋炀帝为国史上少见之恶王,其大逆不道,人所共知。然而,在中国佛教史上,炀帝崇奉佛教,与天台宗的创立者智者大师关系甚密,则是众所周知的事。“智者”的称号,就是在开皇十一年(五九....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慧远的佛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慧远的佛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业露华  一  慧远,东晋时著名僧人。生于公元334年(东晋成帝咸和九年),卒于416年(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大致与东晋王朝相始终。  慧远原籍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据张野《远法师铭》说,他:“本姓贾氏,世为冠族。”但僧颧《出三藏记集》及《高僧传》均未言及其父和祖父经历,故具体情况不详。346年,即他十三岁那年,随舅舅令狐氏从北方来到洛阳和许昌一带。当时北方正....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南山寺佛教史略

南山寺佛教史略  肖 雨  南山寺,在元代时谓大圣佑国寺;到明代时,谓大圣佑国禅寺;清时,则谓南山极乐寺。为什么呢?光绪三年(1877)李自蹊的《南山寺碑文》说:  抑知佛生西方净土,其国日极乐世界。兹则释迦牟尼佛原迹古刹,琳宫梵宇,十方衲子登临皆清凉极乐。诸佛云集,众祖来临,罗汉湛寂,圣僧圆常。南山有台,北台有莱,乐只君子,施舍资财,故日万圣佑国南山极乐寺也。  李自蹊居士和其师父普济和尚认为,....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重要的历史经验:强化寺院和僧团教育

重要的历史经验:强化寺院和僧团教育  作者:孙昌武  来源:2007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主题论坛论文集   一  佛教对于中国本是外来宗教,当初输入中国,主持传播的是少数外来僧人和居士,而后来竟发展为中华民族的规模最为宏伟的主要宗教,佛教文化则成为中国文化中儒、释、道三大支柱之一。佛教不仅对于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不可替代的贡献,更成为中华民族多民族大家庭交流的渠道,团结的纽带,对于维护....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五台山佛教与《五台山佛教史》

五台山佛教与《五台山佛教史》  麻天祥(武汉大学哲学宗教学系教授)   本人于佛教实在是一位初入门的学者,一个事事需要学习的人。原本著眼于中国思想史的我,由于前辈、同仁的引导、帮助,接触到佛学研究。这些年来,无论天南地北、海内域外,无论听年高德劭长者的教诲,风华正茂同仁的高论,还是见后起之秀的勇猛精进,他们纵横佛说,难免有醍醐灌顶之感,越来越觉得知识匮乏、学习的必要,故有书必索之阅。至读崔正森先....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罗睺寺佛教史略

罗睺寺佛教史略肖 雨  罗睺寺坐落于五台山台怀镇中心区的大白塔东北,寺字坐北面南.东西临街,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地势前低音高.四周红墙碧瓦。寺内绿树掩映,环境清净幽雅.给人一种栖真习禅之感。寺前有青松2株、牌楼1座,点缀得相当得体。牌楼一门二柱,上嵌书着“罗喉寺”3个金字的木匾一块。它与塔院寺、显通寺二牌楼隔路鼎峙.相互辉映。三偻之间自。一广阔平台,以青色卵石铺就。古朴典雅,给人一种自然美的享受。这....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大藏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简述

大藏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简述   作者:竹君   一、引言  佛教大藏经是佛教[1]典籍丛书,是佛教经典的汇总。大藏经最初产生在古印度,其后在佛教文化圈各国传播、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文字传本,也出现了种种不同的称谓。  在印度,随着时代的不同,它有“九分教”、“十二品经”、“三藏”、“藏经”等名称;在南传佛教诸国,一般称之为“三藏”;在藏传佛教区域,它分为“甘珠儿”、“丹珠儿”两大部分,并以这两....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