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孝爱主页
在线充值
不忘初心,追根溯源,祭拜先祖,家道斐然!
登录
注册
帮助
转为繁体
网站导航
纪念馆首页
纪念馆
生日/忌日
在线讣告
深情感文
时空信箱
时光留影
服务专区
进入个人中心
帮助
转为繁体
0
我的消息
退出
主站
[
切换城市
]
搜索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Toggle navigation
孝爱首页
纪念馆
私人馆
名人馆
恩师馆
恩师馆
家谱
许愿祈福
VIP特权
资讯
新闻资讯
热点聚焦
周公解梦
人物篇
情爱篇
生活篇
物品篇
身体篇
动植物
鬼神篇
建筑篇
自然篇
杂谈篇
殡葬文化
铭文典籍
丧葬祭祀
宗教信仰
风水文化
心灵辅导
政策法规
现代殡葬
易经命理
黄道吉日
服务专区
免费创建纪念馆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刘宋时代的佛教——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八
刘宋时代的佛教——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八 方 之 南北朝时代的刘宋,自宋武帝永初元年(420)至顺帝升明三年(479),凡经八帝,先后六十年。在这六十年中,佛教的情况良好。梁《高僧传》记载宋代有中外译师二十二人。义解三十二人,明律八人,习禅十人。此外,还有神异、亡身、诵经、兴福、经师、唱导等三十四人。在短短的六十年中,有这许多高僧,这充分说明刘宋时代佛教的兴旺景象。 宋代诸帝都信奉佛....
发布时间:
2023年01月04号
偏重弘律的求那跋摩——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九
偏重弘律的求那跋摩——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九 方 之 求那跋摩(366—431),华言功德铠,印度来华弘律的著名高僧。他出身刹帝利种姓,家族累世为王。年十四,即与常人不同。梁《高僧传》卷三说他:“机见俊达,深有远度,仁爱泛博,崇德务善”。年十八,有相师说他三十岁可以当国王;若不乐世荣,出家之后,可获圣果。他二十岁出家受戒,只用了数年的时间,就“洞明九部①,博晓四含②”,并对律品、禅要,都有....
发布时间:
2023年01月04号
清高淡雅的释慧持——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
清高淡雅的释慧持——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 方 之 释慧持(336—412),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人,是东晋高僧释慧远的亲兄弟。他们二人同时出家成为释道安的弟子。由于慧远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突出,因此研究中国佛教史的人大都只说慧远而忽略慧持。其实慧持也是当时一位学识渊博、道德高尚的高僧。梁慧皎《高僧传》卷六对他的一生说得很详细。 慧持年十四开始读书,记忆超群,他一日所得,等于别人十天之....
发布时间:
2023年01月04号
顽石真会点头吗——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一
顽石真会点头吗——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一 方 之 中国佛教界有两句含意很深、耐人寻味的成语,叫做“生公说法,顽石点头”。这两句话的形成,是有其来历的。这里先从生公其人说起。 生公,即东晋高僧竺法汰的大弟子竺道生。他是一位大思想家。梁《高僧传》卷七说他“既践法门,俊思奇拔,研味句义,即自开解”。他的高超智慧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但实际上他对佛法的悟解曾下过一番苦功。例如他在庐山,一住就是七年,....
发布时间:
2023年01月04号
东晋时代的北方佛教——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二
东晋时代的北方佛教——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二 方 之 东晋时代的北方,是五个少数部落民族(匈奴、羯、鲜卑、氐、羌)混战的局面。他们开始是反对西晋王朝,后来就互相攻伐。这种混战的局面,延续了一百多年,俗称“五胡闹中华”。他们在混战过程中,先后建立起十六个国家,这就是:成汉、二赵(前赵、后赵)、三秦(前秦、后秦、西秦)、四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五凉(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和夏。....
发布时间:
2023年01月04号
后秦大译师鸠摩罗什——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三
后秦大译师鸠摩罗什——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三 方 之 鸠摩罗什(344—413),华言童寿,东晋时代北方后秦的大译师。祖籍印度,家世相国。他的父亲名鸠摩炎,本应继承相位,但他有懿节,舍俗出家,东度葱岭,前往龟兹。龟兹王闻其贤,不恋世荣,心生敬慕,听说他来了,亲自出城迎接,并聘他为国师。王有妹,年近二十,聪明美貌,过目成诵,多国聘之,皆不愿嫁。但她见到鸠摩炎后,却有意许身。龟兹王得知此事,即....
发布时间:
2023年01月04号
玄学化的僧人支道林——中国佛教史话之十七
玄学化的僧人支道林——中国佛教史话之十七 方 之 在中国的魏晋时期,老庄玄学盛极一时,许多社会名流,皆崇尚清淡。当时的佛教,特别是般若思想传来还不久,因与老庄思想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所以有些佛教徒就借用老庄思想来解释或阐明般若学的义理。如竺法雅、支道林、于法开、于法兰、于道邃等都是当时玄学化的名僧,有名的清淡家。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是支道林。 支道林(314—365),又名支遁,著名....
发布时间:
2023年01月04号
法显西行求法的成就——中国佛教史话之十八
法显西行求法的成就——中国佛教史话之十八 方 之 西行求法,始于曹魏甘露五年(260)的朱士行。到了东晋,形成了一个运动,许多人如法显、宝云、智严、智猛等人,都参加到这个西行求法的行列中来了。西行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求取更多的经典,二是朝礼佛教圣地。法显的西行,二者兼而有之。 法显,四至五世纪之间的人,原籍平阳郡(今山西襄曲),俗家姓龚。他有兄长三人先后死亡。他的父亲怕他也难免于难....
发布时间:
2023年01月04号
丹阳佛教的历史概述
丹阳佛教的历史概述(1) 晋代,县内规模较大的寺庙有昌国寺、大同寺;东晋时所建的寺庙有普宁寺、广福寺、崇教寺、妙觉寺等。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民间皈依佛教者和寺庙僧尼日益增多,时丹阳境内所建的寺庙有梁宝寺、皇业寺和山墩寺等。其中梁大同年间所建的梁宝寺规模最大,被列为南朝名寺之一。唐代佛教在丹阳已广为流传,境内新建的寺庙有香岩寺、存心寺、法云寺、惠安寺、广教寺、嘉山寺、祗园寺、菩萨寺....
发布时间:
2023年01月04号
首创西行求法的朱士行——中国佛教史话之十一
首创西行求法的朱士行——中国佛教史话之十一 方 之 中国佛教徒西行求法的壮举,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歌颂和赞扬。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求法,在古代交通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不惜去冒生命的危险。在中国佛教史上,首次冒这种生命危险的是朱士行。 朱士行,公元三世纪人,生卒年月均不详。据梁《高僧传》卷四说他是“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志业方直,劝阻不能移其操。少怀远悟,脱落尘俗,出家以后,专务....
发布时间:
2023年01月04号
首页
«上一页
7892
7893
7894
7895
7896
7897
7898
下一页»
尾页
共7981页,到第
页
确定
在线咨询
CONSULT
QQ客服
CONSULT
微 信
扫一扫
推广合作
EXTEND
分 享
SHARE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