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陈星桥:居士信仰缺乏约束难以代表佛教(3)

三、如何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居士的作用? 居士能否住持佛教?这是近代以来争议较多,必须首先予以澄清的关键问题。所谓住持,为护持佛法令久住世的意思。《圆觉经》卷上:一切如来,光严住持。《高僧传》卷十一:《八十诵律》,是后迦叶、阿难、末田地、舍那波斯、优波掘多,此五罗汉次第住持。随着禅宗的兴起,住持一词又引伸为一寺之主的意思。如《敕修清规住持章》说:佛教入中国四百余年而达磨至,又八传而至百丈,唯以道相....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8号

陈星桥:居士信仰缺乏约束难以代表佛教(2)

二、我国居士佛教的一般特点 在佛典中,一般将闻法向善的僧俗弟子统称为善男子、善女人,其中归依佛法僧三宝的在家信徒称为优婆塞或优婆夷。这是梵语的译音,翻译过来就是近事男或近事女,意思是亲近事奉三宝的人。在我国,这种称呼一是比较抽象,二是给人感觉地位低下,因此多用于书面文字中。而在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称谓是居士,意思是居家修道之士。这同和尚一词一样,是一个令人起敬的称谓,然而用得滥了便失去了其应有的....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8号

陈星桥:居士信仰缺乏约束难以代表佛教(1)

居士信仰缺乏约束(图片来源:资料图) 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何劲松副研究员宣读了一篇论文,提出中国佛教应走居士化道路,引起与会者的关注。当时笔者对其居士佛教的提法颇觉可疑,对其佛教居士化是佛教立足现代社会的唯一途径,也是宗教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的结论尤不敢苟同,认为他的许多观点并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涉及佛教传统与现实的方方面面,似....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8号

消除基于宗教或信仰原因的一切形式的不容忍和歧视宣言

第一条 1、人人皆应享有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的权利。这项权利应包括信奉自己所选择的宗教或信仰的自由,以及个别或集体地、公开或私下地以礼拜、遵守教规、举行仪式和传播教义等表示他的宗教或信仰的自由。 2、任何人不得受到压制,而有损其选择宗教或信仰之自由。 第二条 1、任何国家、机关、团体或个人都不得以宗教或其他信仰为理由对任何人加以歧视。 2、本宣言中基于宗教或信仰原因的不容忍和歧视一语系指....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8号

信仰被消费才是信仰健康最大的敌人(4)

信仰被消费,这是我们信仰健康最大的敌人! 我们现在似乎进入了一个信仰被挟持的时代。除了为生命意义而求索时,佛教常被遗忘以外,似乎将生命进行消费、将信仰进行利用,也都是有理由的。人们慢慢习惯于将一堵围墙围绕在信仰的周围,稍不留神,自己的信仰就会一下子套进去或者自己贴上去,变得一味迎合、甘心媚俗。 信仰者被人从狗洞子里拖出围墙、跨在头上。在世俗需求下被拖出围墙的下场十分可悲,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个现实....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8号

信仰被消费才是信仰健康最大的敌人(3)

为什么信仰的健康才是首要的任务呢? 因为没有牺牲的信仰是要命的;没有对于信仰的投入是要命的;没有对于信仰的皈命态度是要命的。一旦信仰变得不健康,我们皈依三宝时皈命、皈投的意图就改变了,甚至由皈命三宝变成防范三宝了。这样的话,你还是什么佛弟子? 所以印度智者甘地曾经这么说:有七样东西可以毁灭我们:没有道德观念的政治;没有责任感的享乐;不劳而获的财富;没有是非观念的知识;不道德的生意;还有没有人性....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8号

信仰被消费才是信仰健康最大的敌人(2)

就事论事地说,佛教信仰当前存在两种巨大的生存困境:第一种是,道义怎么能够在这个不重道的社会上生存?第二个,生存真的成为佛教的根本问题。因为,假设佛教的价值正被一一瓦解、分拆和否定,那么谁还会尊重这个教团?此一教团该如何存在? 虽然佛教在历史上一直甘处边缘化地位,只是在山林地带生存。可是后来,即使处在山林里,别人也会说你的所为是没有意义的,人们甚至有可能进剿到山林去。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最严肃的任....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8号

信仰被消费才是信仰健康最大的敌人(1)

警惕信仰被消费(图片来源:资料图) 一些生活在类似状态中,但对宗教信仰又心存好感的人士,过分简单地看待佛教的生存状态。有时在没能了解和学习佛教教义的情况下,因为一种较为盲目的善良意愿,随着一己私下理解,盲目推动不能适应大众需求的宗教事务。 参合着个人的信仰热忱,降低了教义标准,狂热地追求大众化或群众效应,盲目失当地拥随、比附自己感到新鲜的社会知识,从而使佛法逐渐被生硬地贱卖。 以道为核心教义....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8号

信仰并不缺缺乏的是真实健康的信仰

缺乏的是真实健康的信仰(图片来源:资料图) 信仰,是指对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  信仰并不神秘,它是我们心灵最安全最踏实的地方,是我们的人生最值得交付的对象,是漂泊不定的人生安寄的栖所。没有信仰的生命是空洞苍白的,是浪迹和散乱的。 其实,人人在生活中都不断地寻找自己的信仰。有人信仰金钱,认为金钱才能让人生安全;有人信仰权势,认为有权势就有....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8号

农历十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印度摩诃菩提佛寺内供有释迦牟尼金身佛像(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2014年1月8日,农历十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又称成道会、成道节,民间又叫作腊八节。经论记载,佛陀成道之前,苦行经年,骨瘦如柴,后受牧羊女供养之乳糜,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悟道成佛。 关于释迦牟尼之成道日,各部经论说法不同。《长阿含经》《因果经》作二月八日,《佛说灌佛经》《方等般泥洹经》作四月八日,《大唐....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8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