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进入中阴期的前后

一、临终概要 人因未曾修学佛法,以致受四大分解之痛苦。四大分解之后,灵识(第八识)离体,进入中阴期,其体即是中阴身。这是另一期痛苦彷徨之期。所以趁有生之日,先熟习此法,以便到时能够自救于极端危殆的情境。人将命终时,最后一次吸气之后而不再吐气者,尚未真正死亡。所以亲人等万勿啼哭触碰之,以免令生嗔恚之心而下恶道。这种似死非死之久暂,与平日身体强弱,意念定或乱等有关。身体强壮,定力大者出息的时间....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7号

为何堕轮回

  一、为何堕轮回   轮回是依十二因缘和合的关系,故说十二因缘是轮回的基础。以现在、过去、未来三世,看待十二因缘就是,无明、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受孕成形未具六根)、六入(六根成熟)、触(出胎)、受(与外境产生苦乐觉受)、爱(习染产生爱欲)、取(取舍分别造作)、有(执著产生未来业果)、生(来世受生)、老死。无明可以说就是贪、嗔、疑三毒,也就是愚疑。凡对二谛实相不了解者皆称无....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7号

超度法会,生亡两利

  农历七月,参加超度法会,   除了透过自己至诚的心与往生者相应,   希望将功德回向他们,   让他们听闻佛法往生净土,   同时,透过法会的共修,   也让自己保持恭敬庄严的心念,   感应有缘眷属一起来共修。   每到农历七月,在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举办各种超度亡灵的法会,不管是民间的中元普度,或是佛教寺院的超度法会,「超度」的观念和行为,已成为中....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7号

生自何来 死往何去

  生与死,是人生最重要的大事。所以人生世间,生时要庆祝,死时要哀悼,年年要过生日,对死人也要纪念其冥诞与忌辰。但是很少有人去探究,人、生自何来,死往何去呢?人生的目的何在,价值又何在?难道说竟是无缘无故的生到世间,昏昏昧昧的度过一生,然后三寸气断,与草木同朽吗?这些问题,只有智慧高的人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才去探究,我们平凡愚昧的人,在世间随波逐流,蒙蒙懂懂过日子,从来不去思索这些事。  ....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7号

众生因何有死?

  说明了人的生命来源实乃一念无明之冲动力之后,便要解说人为何有老和死了。人因业力而受生,但也须要很多条件的辅助才能成事。因此人之出生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而得到了人身的众生应该是十分珍惜此机会的。经云:一失人身千万劫。便说明了人身的宝贵,如不慎失去了,即是堕三恶道成为畜生、饿鬼、或地狱的受苦者便很难才能够恢复人身的。因为这全是自己的个性使然,如果人不检点,胡作乱为,杀生邪淫,酗酒偷盗,使自己的....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7号

通俗谈“轮回”

  佛教的因果报应及业力轮回原理,十分复杂深奥。业力果报并非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样简单,应总依佛教缘起论,并结合唯识和中观理念来阐释,方能契入正义。因此,从第一理谛上来谈轮回,怕没几个能透解。我这里试着通俗来谈一谈,以奉佛理尚浅的初学参考。   世间人大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沉溺于绝望、恐惧心理中,原因是他们大都不懂得生命的真相,不相信或不了解生死轮回原理。而诸多绝症病人及艾滋病人,认为人死....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7号

佛教的临终关怀与追福超度

人临终之际,身心蒙受剧苦,最需要关怀照顾。经中说临终最后一念决定死后的去向,故在斯际照顾亡者,帮助其保持正念、往生善处,至极重要。   现代医学发现,病危时没有精神支持网络的人,尤其是男性,死亡率比具有精神支持网络者高3倍。西方天主教于1967年创办善终院,提倡对重病垂危濒死者给以善终照顾或临终关怀(Hospice),对其作为全人的身体、心理、社会、心灵各个层面的需要给予关怀照顾,给以心理辅....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7号

超度的理论与事实

利益存亡品第七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   此品是本经的重要部分。   民间习俗在农历七月都做超度法事,而超度法事的起源、理论依据在本品经文中说得很清楚。阎浮众生,指我们地球的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我们冷静思惟,确实起心动念无非是罪。为什么?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不会起心动念,只要起心....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7号

世界佛教联合会所作的佛教常识问答

1、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一种全世界约有3亿人信仰的宗教。佛这个词源于budhi,意思是觉悟。佛教起源于大约2500年前,当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佛35岁觉悟得道时,佛教诞生了。 2、佛教是一种宗教吗? 对许多人而言,佛教与其说是一种宗教,倒不如说是一种哲学,或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佛教是一种哲学,这是因为哲学的意思是爱智慧,而佛教的修行可以作如下的概括: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心灵处于觉知状....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7号

佛教相信超度亡灵的功用吗?

摘录于《正信的佛教》 圣严法师著   不用说,佛教是相信超度作用的。   不过,超度的功用,也有一定的限度,超度只是一种次要的力量,而不是主要的力量。所以修善的主要时间是在各人的生前,若在死后,由活人超度死人,虽以修善的功德回向给死人,地藏经中说,死人也仅得到七分之一的利益,其余的六分,乃属活人所得。   同时,正信的佛教,对于超度的方式,跟民间习俗的信仰,也颇有出入。所谓超度,....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7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