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孝爱主页
在线充值
不忘初心,追根溯源,祭拜先祖,家道斐然!
登录
注册
帮助
转为繁体
网站导航
纪念馆首页
纪念馆
生日/忌日
在线讣告
深情感文
时空信箱
时光留影
服务专区
进入个人中心
帮助
转为繁体
0
我的消息
退出
主站
[
切换城市
]
搜索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Toggle navigation
孝爱首页
纪念馆
私人馆
名人馆
恩师馆
恩师馆
家谱
许愿祈福
VIP特权
资讯
新闻资讯
热点聚焦
周公解梦
人物篇
情爱篇
生活篇
物品篇
身体篇
动植物
鬼神篇
建筑篇
自然篇
杂谈篇
殡葬文化
铭文典籍
丧葬祭祀
宗教信仰
风水文化
心灵辅导
政策法规
现代殡葬
易经命理
黄道吉日
服务专区
免费创建纪念馆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进入中阴期的前后
一、临终概要 人因未曾修学佛法,以致受四大分解之痛苦。四大分解之后,灵识(第八识)离体,进入中阴期,其体即是中阴身。这是另一期痛苦彷徨之期。所以趁有生之日,先熟习此法,以便到时能够自救于极端危殆的情境。人将命终时,最后一次吸气之后而不再吐气者,尚未真正死亡。所以亲人等万勿啼哭触碰之,以免令生嗔恚之心而下恶道。这种似死非死之久暂,与平日身体强弱,意念定或乱等有关。身体强壮,定力大者出息的时间....
发布时间:
2023年06月17号
为何堕轮回
一、为何堕轮回 轮回是依十二因缘和合的关系,故说十二因缘是轮回的基础。以现在、过去、未来三世,看待十二因缘就是,无明、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受孕成形未具六根)、六入(六根成熟)、触(出胎)、受(与外境产生苦乐觉受)、爱(习染产生爱欲)、取(取舍分别造作)、有(执著产生未来业果)、生(来世受生)、老死。无明可以说就是贪、嗔、疑三毒,也就是愚疑。凡对二谛实相不了解者皆称无....
发布时间:
2023年06月17号
超度法会,生亡两利
农历七月,参加超度法会, 除了透过自己至诚的心与往生者相应, 希望将功德回向他们, 让他们听闻佛法往生净土, 同时,透过法会的共修, 也让自己保持恭敬庄严的心念, 感应有缘眷属一起来共修。 每到农历七月,在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举办各种超度亡灵的法会,不管是民间的中元普度,或是佛教寺院的超度法会,「超度」的观念和行为,已成为中....
发布时间:
2023年06月17号
生自何来 死往何去
生与死,是人生最重要的大事。所以人生世间,生时要庆祝,死时要哀悼,年年要过生日,对死人也要纪念其冥诞与忌辰。但是很少有人去探究,人、生自何来,死往何去呢?人生的目的何在,价值又何在?难道说竟是无缘无故的生到世间,昏昏昧昧的度过一生,然后三寸气断,与草木同朽吗?这些问题,只有智慧高的人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才去探究,我们平凡愚昧的人,在世间随波逐流,蒙蒙懂懂过日子,从来不去思索这些事。 ....
发布时间:
2023年06月17号
众生因何有死?
说明了人的生命来源实乃一念无明之冲动力之后,便要解说人为何有老和死了。人因业力而受生,但也须要很多条件的辅助才能成事。因此人之出生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而得到了人身的众生应该是十分珍惜此机会的。经云:一失人身千万劫。便说明了人身的宝贵,如不慎失去了,即是堕三恶道成为畜生、饿鬼、或地狱的受苦者便很难才能够恢复人身的。因为这全是自己的个性使然,如果人不检点,胡作乱为,杀生邪淫,酗酒偷盗,使自己的....
发布时间:
2023年06月17号
通俗谈“轮回”
佛教的因果报应及业力轮回原理,十分复杂深奥。业力果报并非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样简单,应总依佛教缘起论,并结合唯识和中观理念来阐释,方能契入正义。因此,从第一理谛上来谈轮回,怕没几个能透解。我这里试着通俗来谈一谈,以奉佛理尚浅的初学参考。 世间人大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沉溺于绝望、恐惧心理中,原因是他们大都不懂得生命的真相,不相信或不了解生死轮回原理。而诸多绝症病人及艾滋病人,认为人死....
发布时间:
2023年06月17号
佛教的临终关怀与追福超度
人临终之际,身心蒙受剧苦,最需要关怀照顾。经中说临终最后一念决定死后的去向,故在斯际照顾亡者,帮助其保持正念、往生善处,至极重要。 现代医学发现,病危时没有精神支持网络的人,尤其是男性,死亡率比具有精神支持网络者高3倍。西方天主教于1967年创办善终院,提倡对重病垂危濒死者给以善终照顾或临终关怀(Hospice),对其作为全人的身体、心理、社会、心灵各个层面的需要给予关怀照顾,给以心理辅....
发布时间:
2023年06月17号
超度的理论与事实
利益存亡品第七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 此品是本经的重要部分。 民间习俗在农历七月都做超度法事,而超度法事的起源、理论依据在本品经文中说得很清楚。阎浮众生,指我们地球的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我们冷静思惟,确实起心动念无非是罪。为什么?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不会起心动念,只要起心....
发布时间:
2023年06月17号
世界佛教联合会所作的佛教常识问答
1、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一种全世界约有3亿人信仰的宗教。佛这个词源于budhi,意思是觉悟。佛教起源于大约2500年前,当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佛35岁觉悟得道时,佛教诞生了。 2、佛教是一种宗教吗? 对许多人而言,佛教与其说是一种宗教,倒不如说是一种哲学,或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佛教是一种哲学,这是因为哲学的意思是爱智慧,而佛教的修行可以作如下的概括: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心灵处于觉知状....
发布时间:
2023年06月17号
佛教相信超度亡灵的功用吗?
摘录于《正信的佛教》 圣严法师著 不用说,佛教是相信超度作用的。 不过,超度的功用,也有一定的限度,超度只是一种次要的力量,而不是主要的力量。所以修善的主要时间是在各人的生前,若在死后,由活人超度死人,虽以修善的功德回向给死人,地藏经中说,死人也仅得到七分之一的利益,其余的六分,乃属活人所得。 同时,正信的佛教,对于超度的方式,跟民间习俗的信仰,也颇有出入。所谓超度,....
发布时间:
2023年06月17号
首页
«上一页
3729
3730
3731
3732
3733
3734
3735
下一页»
尾页
共7981页,到第
页
确定
在线咨询
CONSULT
QQ客服
CONSULT
微 信
扫一扫
推广合作
EXTEND
分 享
SHARE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