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的事情说来头绪繁多而复杂,但基本事实很简单,我们先来理一理—— 起初,是新加坡侨商领袖陈六使牵头,联合各界人士一起捐款凑钱,要为本地华人办一所大学,并决定聘请身在美国的林语堂来做校长。 之后,陈六使委派专人赴美商谈,并与林语堂多次通信。通信过程中,二人商讨的主要问题是钱的问题:林语堂立志要办“第一流大学”,并提出,办大学处处需要钱,否则捉襟见肘,就很难办好,据他看来,必须要有两千万元基金(
校训
"自强不息,力求上进"
"南洋大学的校徽是一座星和黄、蓝、红三道光圈所组成的图案"。校徽原创者潘受曾经记述:"黄星象征南大,黄蓝红三光环依次象征华巫印三大民族。图案之形态,则兼寓多元民族和谐相处,及多元文化融洽交流之意"。虽然《校徽释义》没有说明清楚,三道光圈在图案上都有固定的位置:黄圈在上,蓝圈在右,红圈在左。
南洋大学的捐资者不仅有陈六使、李光前这样的富商,更有无数的工人、市民、三轮车夫、**等各行业的草根阶层,可谓是上至富商巨贾,下至贩夫走卒。当时1770名三轮车夫为南洋大学"义踏",百乐门舞厅舞女为南洋大学"义舞",一时传为佳话。
新加坡南洋大学是历史上第一所海外华人大学。陈嘉庚先生回到中国大陆后,他在南洋华侨组织如福建会馆中的一些职位由陈六使继任。继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后,陈六使在新加坡倡议办南洋大学。在英国殖民者的打压下,南洋大学甚至不能以学校的名义注册,最后注册了"南洋大学有限公司"。
由无数南洋华人的血汗钱,车夫义拉、舞女义舞、**义卖凝注而成的南洋大学,最终抵不过命运之多舛,轰然泯灭于历史舞台。不得不说新加坡作为一个国家是成功伟大的,可历史上那些陈六史,那些小人物的委屈和伤悲,该向谁讨回和诉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