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龚如心-个性

龚如心称自己最开心的事就是投资。她说,我觉得现在还有许多事情可做,需要做。但在很多事情上没时间,用不上力。用不上力的地方就该出钱,这样赚钱就很有用。要赚钱才能帮助更多的人。还有,我是做生意的,生意也就是我的事业,事业能成功,才能很开心,才有成就感。所以要奋斗!要成功! 龚如心不是一般60多岁的老人,她天性开朗,喜欢青春的装束,她觉得自己很年轻。在公司里,她也不摆上级长者的架势,很喜欢也很...

王永庆-经营之神

在世界化工行业,台塑董事长王永庆在台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他把台湾塑胶集团推进到世界化工工业的前50名。台塑集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与王永庆善于用人分不开。多年的经营管理实践令王永庆创造出一套科学用人之道,其中最为精辟的是压力管理和奖励管理两套方法。 压力管理 王永庆在总结台塑企业的发展过程时说:如果台湾不是幅员如此狭窄,发展经济深为缺乏资源所苦,台塑企业可以不必这样辛苦地致力...

王永庆-发迹地

台湾TVBS报道说,白手起家的王永庆,就是从新店直潭发迹,祖厝感恩堂还保留着当年三合院的格局,尽管不是出身大户人家,不过外头有一道龙形围墙,王永庆日后确实也像这龙一样事业飞黄腾达。 蜿蜒围墙、龙头昂首,隐含着不同一般人家的气势,沿着台阶往上,是一座三合院,大厅横匾写着感恩堂。王永庆的祖厝就隐身山中,天井不大,环境雅致,尽管已经改建换上瓷砖,看得出王家严谨的家风。 不过,感恩堂还保留着...

王永庆-成功秘诀

王永庆经营成功的八个秘诀: 追根究底:对问题不追究到水落石出,绝不罢休 务本精神:凡事只求根本,只求合理,不问结果 瘦鹅理论:忍饥耐饿,坚韧不屈,等待机会的到来 基层做起:脚踏实地,按部就班,从基层做起,成功的机会就愈大 实力主义:学历不等于实力,实务经验愈丰富,成功的机会就愈大 切身感;制定让员工有切身感的管理制度,发挥员工最大潜能 价廉物美:坚持供应价廉物美的...

王永庆-兄弟情

一个内敛一个直爽 王永庆王永在演绎台塑兄弟情 王永在、王永庆两兄弟为了掌管台塑这么大的企业,两人相互分工,大决策王永庆主导,对外发言则交给王永在。看得出来,台塑长幼有序的传统。 一张张黑白照片,纪录了台塑在台湾创造奇迹的历程,也见证了王家两兄弟拼事业的感情。虽然一路上难免有口角,但从来不会因此翻脸。 台塑集团副董王永在就曾说,哪有怎样,没问题,都老了耶,老头子了,哪有问题?!(记...

王永庆-感情

王永庆生命中占有一席地位的女人 在台湾有经营之神的王永庆先生,惊传病逝美国,享寿92岁。外表严肃的台塑创办人王永庆,其实感情世界很丰富,在其生命中占有一席地位的总共有三个女人。 晚年出现在公开场合,最常陪在王永庆身边的就是三房,人称三娘的李宝珠,从年轻开始她就是王永庆身边的得力助手,台塑有名的招待所就是她一手打造,二房杨娇则长期住在美国,现在得靠轮椅代步,但是遇到家族大事,她还是会现...

王永庆-神秘墓园

长永纪念福园位于台北县林口山上,王永庆墓地(黄框处)居高临下。 王永庆2008年10月16日逝世8个月后,7月2日下午3时15分入土,正式安葬在台北县林口长永纪念福园家族墓园,墓园与墓穴合计耗资8千万元。 王永庆逝世8个月后,7月2日下午3时15分入土,正式安葬在台北县林口长永纪念福园家族墓园,墓园与墓穴合计耗资8千万元。王家人说,所有仪式分秒不差,圆满、顺利,冥冥中有保佑。风水师说...

王均瑶创业经历

一个企业家 王均瑶创业史 1967年 出生于温州市。 1983年 辍学经商。 1991年7月 开辟温州长沙首条私人包机航线。 1992年8月 成立国内首家民营包机公司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 1994年6月 创办温州均瑶乳品公司,均瑶乳业开始起步。 1995年5月 创建温州均瑶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化经营格局形成。 1998年2月 温州均瑶宾馆建成运行,集团开始向产业多...

王均瑶:敢为天下先

胆大包天,挖到第一桶金 像其他温州人一样,16岁那年,王均瑶就早早离开家乡温州龙岗,开始在长沙一带跑五金和印刷业务,赚点小钱。1989年春节前夕,由于忙于跑业务,王均瑶忽视了提早买好回家的火车票。到了小年夜,王均瑶和其他几个困在长沙的老乡聚在一起,商量着无论如何都要赶回家去过年。大家一合计,最后以两倍的价格包了一辆大巴回家。 去往温州的山路不好伙人累得够呛,王均瑶也直喊真慢。一位老乡开玩...

董竹君一生的三个时期

她一生三个时期,三个重要抉择,成就三个不同生活场面,正是它们,使她逐渐成长和成熟起来。 童年生活:穷困窘迫,沦落为卖唱女,依然不放弃追求新生活 董竹君诞生在上海洋泾滨的一个贫民窟里,她的父亲是黄包车夫,母亲是个洗衣妇,家里一贫如洗。在她的印象里,每天能吃饱便已是幸事,很多时候,食不裹腹,经常还要靠典当维持一天的伙食。尽管这样艰苦,母亲依然借了钱送她去学堂念书,而她的聪颖好学,调皮可爱,深...

董竹君-出版自传

董竹君的自传《我的一个世纪》是本旧书,1997年出版的,厚重达45万字。前段生病休息,正好一页一页读完。她的文字不算优美,比不上杨绛,也比不上章诒和。然而这本书很值得花时间。董竹君与二十世纪同龄,13岁就卖身到青楼做小歌女,15岁就嫁作都督夫人,政权更迭、战争饥荒、牢狱之苦她都经历过了,她的心中有很多做人的道理,她处事用的都是智慧。《我的一个世纪》有些章节是董竹君早年写下的,那些章节显得很有生气...

董竹君-育儿经

她曾出版了一本40多万字的自传《我的一个世纪》,里面零星地谈到了一些教育儿女的经验。这位世纪老人原来是上海贫民区里一个黄包车夫的女儿,被迫沦为青楼卖唱,后来结识了革命党人,自己设法逃出火坑成为督军夫人,随丈夫去了日本又回到四川。可她不堪忍受封建家庭和夫权统治,带着四个女儿再次冲出樊笼开创新的人生(留在四川的儿子后来也回到她身边)。历经艰难险阻,成为上海锦江饭店的女老板,为地下党组织做了许多工...

蔡万霖-取道经商路

蔡万霖,1924年出生在台湾苗栗一个自耕农之家,经历长期艰苦生活的磨炼后,白手起家。8岁时起就跟兄长蔡万春到台北从贩卖蔬菜、大米、酱油,开杂货店逐步发展起来,后来靠经营一元钱就可以开户的十信存款公司迅速发迹,进而经营金融、保险、信托等业务,其中最为荣耀的是国泰人寿保险业。由于他的聪明才智和善于经营,他的企业集团不但成为蔡氏家族的领头雁,而且迅速跃居于台湾诸公司之首。 在为了谋生从小打工的情况...

蔡万霖-聚宝盆

蔡万霖于1979年接手该公司董事长后,发展更为迅速。该公司将人身保险业务推广到台湾的各个角落,设置了很多分支机构,远及澎湖岛。目前公司名下有100多栋大楼分布在全省各地,除供自己的企业使用外,其余出租,年租金就达数十亿元。1985年起,该公司一直是台湾第一大民营企业。 不过80年代中期以前,台湾只有少数几家人寿保险公司,国泰人寿公司也具有垄断性质。1987年,台湾开放外国保险公司设立后,...

蔡万霖-回馈百姓

蔡家之富除了国泰人寿保险公司、国泰建设公司等高利润企业外,拥有庞大房地产仍是其巨富的原因之一。由于蔡家企业众多,在台湾各地建立了大批楼房,仅国泰人寿保险公司就有180栋房子,坐拥租金的收入和增值的利益就相当可观。其拥有的土地面积也不在话下。即使蔡家不经营企业,仅此土地就足以成为亿万富翁。 然而,蔡氏家族的社会形象不是很好,颇受争议,特别是十信事件与国信事件对蔡家形象影响甚大。而蔡家另一个...

蔡万霖-经营策略

1扎实经营稳扎稳打,不浮躁,不急进,强调质量并重。蔡万霖接手国泰人寿时,公司管理开始出现弊端。面对出现的问题,他及时刹车,首先将以往规定每年50%的增长目标降为30%,并成立售后服务部门,结果业绩大大提高。还有一件小事也可以看出这种经营特色,他的三井公司在闹市中投资兴建楼房时,每一辆从工地开出来的车都必须保持轮子不带泥土,以保持街道的整洁。在他的许多投资施工现场,管理之严谨,都令建筑界诚服...

盛田昭夫-成长经历

盛田家的家史 盛田昭夫作为第15代长子,出生在有着300多年历史的酿酒世家。 昭夫的曾祖父、祖父都具有卓越的审美观,热衷于收藏日本和中国的美术品,为资助美术家、工艺家、画家和公共事业等慷慨解囊,又为村民尽心尽力。父亲成功地使家业得到了发展。在经营中,他曾经引进过福特车,开办过汽车、出租汽车公司。在盛田家,除了保持着有300年以上家业的传统之外,还有着对新事物敢于挑战的风尚。昭夫少年时家道...

盛田昭夫-盛田昭夫的创业史

1946年,盛田昭夫与井深大共同创建了索尼公司的前身东京通信工业公司。创业之初,他们利用自己在物理学方面的专长试制出了磁带录音机及磁带。这种录音机比原有钢丝录音机使用方便,录放音质高,磁带的生产也比录音的钢丝成本低。在鉴定时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盛田昭夫也以为这种新型录音机自然能畅销,但是推向市场后并没有马上被消费者所接受,许多人甚至没有搞清它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 于是,他把大量精力投入...

马东忆父亲马季:痛别时才懂得父爱

马东出生在1968年12月25日。出生前,父亲马季已经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被下放到黑龙江的一个农场劳动。   1971年,马季回到北京,以极大的热情重新投入到相声创作中去。在童年马东的眼里,父亲是严肃的,父亲的幽默、爽朗和笑声是舞台上的。在生活中,马季都会把儿子撵到房间里,让他去写作业,不许儿子听他们谈论相声。   一天放学的路上,有几个高年级学生拦住了马东说:来,给我们说一段,说了就让你走。马...

盛田昭夫-盛田昭夫的商业思想

幼时显露经商天赋 盛田昭夫出生在一个世代经商的家庭里,到他父亲这辈,家庭开设的日本清酒公司在名古屋已经是非常有名气了。耳闻目睹以及天赋使然,盛田昭夫小学三年级 的时候就显露出经商的才能为同学设计别致的小纸贴风行整个学校,最终成了同学们的抢手货,并且还得事先预订才行! 二战期间,为了躲避日本的兵役,盛田昭夫挂名到一家日本军队的研究所打杂。在那里,他认识了日后索尼公司的另一位创办人,并且成为...
  共13448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