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瑶:敢为天下先
“胆大包天”,挖到第一桶金
像其他温州人一样,16岁那年,王均瑶就早早离开家乡——温州龙岗,开始在长沙一带跑五金和印刷业务,赚点小钱。1989年春节前夕,由于忙于跑业务,王均瑶忽视了提早买好回家的火车票。到了小年夜,王均瑶和其他几个困在长沙的老乡聚在一起,商量着无论如何都要赶回家去过年。大家一合计,最后以两倍的价格包了一辆大巴回家。
去往温州的山路不好伙人累得够呛,王均瑶也直喊“真慢”。一位老乡开玩笑说,想快就去包一架飞机嘛!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在老家过年时,王均瑶琢磨开了:以后我是不是真的可以包一架飞机回家呢?哪知这个想法一说出口,立即招来了家人的讥笑,所有的人都以为他在痴人说梦。要知道,当时可不是谁都能坐飞机的,连买机票都是需要县团级
以上的身份证明的呀!王均瑶小小一个生意人,凭什么?王均瑶没有轻易放弃,他独自一人筹划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后又进行了长达八九个月的走访、市场调查和跟有关部门的沟通。
1991年7月28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敲完了近100个图章以后,王均瑶成功地开通了从长沙到温州的第一条航线。这架由安-24货机改装成的客机航班被命名为“私人包机的首次航班”,也是湖南民航局飞往温州的首个航班。继而王均瑶以敢上九天揽月的胆魄包下全国400多个航班,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私人包机公司,在中国航空史上写下了特别的一页,也实现了王均瑶事业发展的原始积累。
老百姓这样评价“中国私人包租飞机第一人”王均瑶:“胆大包天”。媒体评论说:“他叩开了自计划经济以来中国民航格局森严壁垒从不向私营企业撬缝的大门。“就连美国《纽约时报》记者也预测,王均瑶的胆识和魄力,将引发中国民营经济的腾飞。创业心经勇于创新,勤于创业,这与其说是均瑶集团的企业理念,倒不如说是王均瑶驰骋商海多年的成功经验。王均瑶说,要想别人之不敢想,做别人之不敢做。当然,想是一个,做又是一个,想了不做等于白想。做的时候会碰到很多问题、很多困难。很多看法,关键是你要坚持。成功以后也不要飘飘然.要经常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留意新机遇,企业推向集团
这时候,他并没有被暂时的成功所迷惑,他意识到单一的包机业务根本无法抵御市场变幻的风险.粗放的经营管理根本无法把企业作大作强。于是,他开始留意新的机遇,关注其他的产业,并思考着企业经营的诸多课题。
入股航空公司之后,王均瑶做的第一件事是辞去集团总裁的职务,只担任董事会主席。笑称“退居二线,虽然没到退休年龄。资本积累是重要过程,我要做掌舵人,不必参与每天的公司事务,精力要放在规划宏观发展上.下一步在中国乃至国际上怎么做,上海不但是中国的上海,也是世界的上海。均瑶要考虑在世界的上海如何落脚。”这分明是种以退为进的跳跃。
当年,一鸣惊人“飞”上天的王均瑶,敏锐的眼光也决不会错过地上的机会。
王均瑶了解到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一个白酒年消费量超过牛奶的国家,年人均喝奶不足7公斤。王均瑶想到,富起来的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爱喝奶。他从控制优质奶的生产基地做起,先后与一系列奶牛场签了合同,一鼓作气地干了起来。1994年,创办了均瑶乳品有限公司,是当时国内首家自行研制生产UHT超高温长效塑瓶灭菌牛奶的企业,把保质期延长到半年。
当别人还停留在产品经营的阶段时,王均瑶又敏锐地意识到品牌经营的时代已经来临,于是,率先在乳品行业实施品牌经营,1997年1月,王均瑶邀请张学友出任均瑶牛奶的形象代言人,并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推出均瑶牛奶的广告。很快均瑶品牌开始深入千家万户,均瑶牛奶的销量也开始直线上升。
1999年12月,集团投入上亿元资金在湖北宜昌创建年生产能力达80000吨、年产值达6亿元的乳制品生产基地。如今,均瑶牛奶已遍布全国各地,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均瑶牛奶2000年综合市场占有率名列行业前五名,同时被评为全国乳品十大畅销品牌。
在改革开放初期,像乌龟壳一般大小的“菲亚特”在温州狭小的城市街道奔忙,被视为一道风景。随着温州城市的改扩建,小“菲亚特”被淘汰了,当市政府要限量投放以桑塔纳为主车型的出租车时,王均瑶毫不犹豫斥数亿元巨资,1998年以平均每辆70万元拍得了上百辆出租车,算算细账,这些车仅够保本,但王均瑶算了笔品牌无形资产的大账,且不说城市规模会不断扩大,百姓生活会不断提高,光只是满地跑的是“均瑶”的品牌就够了。温州作为搞市场的得先声之地,其城市品牌日益响亮,城市发展也日益加速,均瑶出租车始终跑在城市发展的前头,让每个到温州的人总能先见到“均瑶”。2001年,均瑶以平均每辆80万元拍卖了百辆温州出租车经营权,因为他已经明确了发展主业——航空+乳业。
而且,他也决定走出温州,来到面向世界的上海。“如果我已经四五十个岁了,像温州一些老板,这辈子吃吃喝喝都有了,一年再赚个一两千万元,出出国,不是挺好的吗?现在已经累得要死,还到上海搞什么搞?最起码,环境就不熟,我在温州能闭着眼开车,可在上海上了高架桥就下不来了。但是,不正是因为追求这个高架我才到上海来的吗?竞争不断升级,我坐在温州,已经像打拳一样应付不过来了,必须往外走。我在温州小有名气,可一到上海,就像一粒沙子掉到了一堆石头里,太微不足道了……上海就像是美国的纽约,它的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王均瑶如是说。
1999年,均瑶集团斥资20多万元在上海浦东康桥开发区征地270亩,距浦东机场15公里,虹桥机场25公里,如今这片土地已经升值一倍多。这里不仅是均瑶集团的总部所在地,旁边,他们与国外公司合作的五星级酒店也在建设中。
2000年均瑶集团响应中国光彩事业号召,投资建造宜昌乳业基地,在三峡库区实施万头奶牛养殖计划,在五年内发展到3万头的规模。目前已安置就业人员近千人,盘活国有资产近千万元。由于均瑶集团对三峡库区作出的贡献,2001年了月在国务院工程移民暨对口支援工作会议上,王均瑶受到国务院领导的肯定和嘉奖。
2002年4月3日,由均瑶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000万元的丰润均瑶乳品有限公司在河北省丰润县注册成立,丰润公司购置瑞典利乐包先进生产线,形成日处理鲜奶120吨,年生产单位4.32万吨的牛奶能力,年创产值将达3.5亿元,利税3500万元。
2002年9月8日均瑶集团当阳乳品基地正式投产,当阳乳品加工项目是2001年7月18日“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移民安置及对口支援工作会议”的签约项目,被列入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光彩三峡行”重点关注和跟踪的项目。项目首期投资5000万元,建设乳品生产线6条,主要生产塑瓶奶系列产品,年生产能力达3.5万吨,每年可创产值2亿元,根据设计规划,最终生产能力将达到10万吨,年创产值6亿元。首期建成投产后将安置500人就业,发展1000户农民养殖奶牛,带动5000人脱贫致富。宜昌和当阳两个项目的建设投产,无论对解决三峡库区的移民安置,还是对发展三峡库区的农业产业化,促进当地的农业结构调整,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目前均瑶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宜昌、当阳、丰润四个生产基地,开发出乳品8种系列40多个品种,年生产能力达30万吨,年产销十几亿,拥有区域经销商近千家。这标志着均瑶乳业生产基地已形成华东以无锡为中心,西北以宜昌为中心,华北以丰润为中心的新的战略格局。
低调插足上海零售业
自从收购宜昌机场一事,因被媒体披露而变得更为曲折以后,王均瑶在2003年均瑶集团的投资发展上采取了更为低调的做法。
“超市、便利店、大卖场在上海的竞争,已经是让很多跨国集团都觉得难以插足了,没想到王均瑶竟然也要做零售终端。”华联超市的一位高层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很是纳闷。
当均瑶集团要在上海广开便利店这一消息在连锁业内广为传播的时候,王均瑶以及集团内相关人士却都采取了不直接承认的方式。
王均瑶一直将航空和乳业当作均瑶集团的主业。在航空业,政策的限制迫使王均瑶不得不面对三大集团的挤压。各集团日益成熟的营销网络,使得王均瑶决定从旅游着手,打造航空相关产业,其大力发展酒店、房地产、旅游、物流都是为了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链。
对航空及相关产业的规划,王均瑶颇有信心。一旦整合完毕,其将谋求在香港上市。
但均瑶乳业的发展却相对慢了下来。
光明、新希望、伊利都在马不停蹄地进行收购,均瑶乳品2002年虽然也分别在丰润和当阳建成了两个基地,但均瑶乳品的零售状况不容乐观。
“均瑶现在都很难将他的牛奶铺进大城市的各个主要连锁企业。在上海,只有家得利超市将均瑶乳品放在显著位置。”家得利超市的一位采购人员告之。
对于乳品类的快速消费品来说,对零售终端布货显得尤为重要。每家连锁零售企业都为产品设置了名目繁多的进场费。“终端为王”、“抢占终端”,企业家们似乎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光明乳业掌控着全国规模最大的可的便利店。刘永好也将新希望和新加坡发展银行、银泰集团绑在一起,在上海合伙成立了乐客多连锁机构。
王均瑶很受启发:发展零售商业,既能带动房地产,又能和乳业结合帮助零售。
再破航空禁地5亿买宜昌机场待批准
在均瑶集团为它进军中国房地产业的第一个项目——“上海均瑶国际广场”在上海金贸大厦二楼举行盛大的推广会上,均瑶集团将全资收购湖北的宜昌机场。
在该推广会期间,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谢伯阳首先在不经意中透露:均瑶集团将收购湖北宜昌机场。为此,他还赞许了王均瑶的均瑶集团。他说,均瑶集团此举将创下均瑶集团在中国航空史上民营企业的三个第一:第一家民营企业包机,第一家民营企业入股航空公司,第一家民营企业收购机场。
同浙江的“汽车狂人”李书福的张狂相比,同样在国家敏感领域扩张的王均瑶要低调得多。他总是等到事情水到渠成时才大肆宣扬。
其实,包机业务,他并不是国内的民营企业第一家——至少很多旅行社做得比他还早;民营资本入股国有的航空公司,他也不是第一家——东方航空、海南航空上市后,社会流通股很多都是民营资本。但他总是选择在适当的时候,让别人记住他是一个体制突破者。
但这次收购、而且是全资收购国家控制得更严的机场,王均瑶确实挑战了更大的制度,因此他选择了更加谨慎的态度。
巨大的制度挑战横亘在王均瑶面前,那就是机场的特殊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大陆约有80多个民用机场,全部属于国有资产。由于众多周知的原因,机场在国家国防和军事战略中拥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按照规定,在特殊情况下,任何民用机场随时可以被军用。
由于机场在国家和城市中的特殊地位,很自然地会形成某种形式的“垄断性”——成为另一种“收费桥梁”。
尤其是一旦一个机场处于有很大发展前景的城市,因为没有别的机场竞争,一个旅客吞吐量良好增长的机场,就会像“取钞机”一样,会源源不断而且稳定地带来收入和利润。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建成后旅客吞吐量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就是明证。
湖北宜昌市虽然不是一个省会城市,但因为靠着三峡这一独特的资源而显示出增长的潜力。宜昌机场距宜昌市中心距离约15公里,也是个建成不到10年的新机场。1996年落成启用,但到了2000年,据民航总局的一份统计报告,由于得益于三峡旅游热潮,宜昌机场2000年旅客吞吐量增长了25.7%,在中国的机场中增长性名列前茅。目前,宜昌机场已开通国内18条航线及直飞香港和日本的包机业务。2002年,宜昌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达到了80万人次以上,已经接近一些省会城市。
2002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有8.5万海内外游客通过组团的形式从海陆空陆续抵达宜昌,其中通过宜昌机场达到或者离开的游客占了很大比例。
一家上海旅行社的黄先生向记者介绍了上海游客“五天四晚游三峡“的典型线路:从上海乘包机飞至重庆,在游览重庆市内景点后,乘船前往宜昌,开始三峡游,游览丰都鬼城、石宝寨、巫山、小三峡、三峡大坝等景点后,达到宜昌上岸。最后从宜昌机场乘包机回上海。
插上资本翅膀
据统计,中国民间金融资本存量已经超过了10万亿元.但大部分并没有进入投资领域。专家们分析说,如果有1/10能够从“休眠态”进入“市场态”,就会有上万亿资金进入“投入——产出”循环,释放出来的活力将对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已经不是集团总裁的王均瑶其实更忙了,接下去在资本运作方面会有更多动作,当涉及具体内容,他“暧昧”地笑了笑,“先要有想法,等做了再说。”对于资本运作,王均瑶说,“像人一样,长大之后能力不行一定要学习;企业到一定程度一定要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资本运营实现企业价值再创造。”
美国上个世纪20年代的第二次并购浪潮时期,汽车生产巨头福特,通过高效、简化和规模化的生产方式,使其汽车更为便宜,从而推广到更多消费者中,组成了庞大的集团王国;但通用汽车集团更注重资本运营.更多的通过兼并收购公司,提高股东价值,于是1929年美国大萧条之后,通用超过了福特。金融资本家在资本市场上再次实现了企业价值。这让工均瑶深有感悟:“要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进入资本市场。只要有机会,机场建设、保险金融领域,都愿意积极参与。企业不属于个人的,不是‘王均瑶’的,属于今社会,‘均瑶’是品牌,如果需要,名字改了也可以。”
王均瑶正在读MBA,但他以为不一定要拿文凭,更想先专心学好英语,“每周都要与国际经济界的朋友交流,本来我表达的内容很多,但翻译一两句就说完了。我要亲自说……”
也许,正是这种好学给了王均瑶飞翔的翅膀。均瑶集团是从航空包机开始起步,航空业务已经由初始的经营一条航线。每周两个航班发展到现在的几十条航线、每周上百个航班,由原来与一家航空公司合作到现在已经与各航空公司都建立了业务合作,原来单一的包机业务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集航空包机、客货运代理、旅游服务及网上订票系统等一条龙的综合业务,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各地。而且形成了以航空包机为基础,乳品业为核心,同时兼营酒店业和房地产业的多元化经营格局,现已在全国各地拥有27家子公司或分公司,现有员工近2550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近200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30%以上。
来源:李涛
2004年11月10日 浙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