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安康佛教史话

安康佛教史话  作者:李厚之 张会鉴  安康佛教之渊源  佛教是悉达多·乔答摩创立的宗教,公元前六世纪(相当于中国春秋时期)形成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印度与尼泊尔之间)。西汉以前,佛教仅在南亚次大陆和中亚一带流传,并未传入东土,是以中国人对佛教一无所知。汉武帝元狩(公元前122—116)年间,霍去病率军西征匈奴,在河西战役中获得休屠王所供金人,据说这个金人....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明清时期少林武术的历史流变

明清时期少林武术的历史流变  前言  关于少林武术的传承缘起如何描述,目前的武术理论界尚有不同意见①,然而,明清时期是少林武术发展史上最为耀眼的亮点,则是众多研究者们较为相同的认识。不过,林林总总的各类史料告诉我们,在明与清这两个封建王朝中,少林武术呈现的文化走向并不一致,对此,现有的研究涉及不多。所以,认真梳理少林武术明清时期不同的历史流变,进而分析其变化....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关于峨眉山佛道兴衰的历史演变刍议

关于峨眉山佛道兴衰的  历史演变刍议  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 卿希泰  峨眉以佛教著称,它与浙江普陀、安徽九华、山西五台一起,合称佛教的四大名山。但从全县来说,峨眉不仅有佛教,而且还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道教。换句话说,我国现有的五大宗教,在峨眉都存在。据《峨眉县志》的记载,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传到峨眉的时间都比较晚。伊斯兰教和天主教都是在清代才....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大足石刻的历史

大足县,建于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隶属昌州。公元885年(唐光启元年),昌州由静南县迁治大足。至公元1279年(南宋末年),大足一直是昌州州治所在县。大足石刻中的"五山"摩崖造像即在这近400年间完成。  现存大足石刻作品中,最早的为凿于公元650年(初唐永徽元年)的尖山子摩崖造像,其后200多年间仅新开凿圣水寺摩崖造像一处。这两处初、中唐造像总共不过....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佛教史上的社会运动

如果我们用“社会运动”这个概念来观察佛教史的话,将可以有许多新的启发。“社会运动”这个名词在解严后的台湾,已经成为时尚,它启发著人们用宏观的角度观察身边的种种现象,并激励人们以参与的热情,投身于意见的表达和理念的推广。然则当我们用这样的态度观察佛教历史时,我们发现,“社会运动”的实质在佛教史上比比皆是;作为一个宗教,佛教固然把解决人类苦恼问题的核心,摆在个人....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中国历史上的比丘尼(1)

中国历史上的比丘民  作者:侯旭东, , ,  前  言  作为人类二分之一的存在,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著男性无法替代的角色,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有目共睹。可是,宗教中的女性问题或说女性与宗教的关系问题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的确是一种遗憾。由于女性对生命问题的敏锐观察力和切身体验,以及女性不同于男性的身心特征和各种责任,加之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致使女性普遍对宗....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中国历史上的比丘尼(2)

  5、造经像苦节类。如安令首尼先“立建贤寺”,后“又造五寺,立精舍”。宋建福寺道瑗尼“以元嘉八年(四三一年),大造形像,处处安置。彭城寺金像二躯,帐座宛具,瓦官寺弥像一躯,宝盖璎珞。南建兴寺金像二躯,杂事幡盖。于建福寺造卧像并堂,又制普贤行像,供养之具,靡不精丽。又以元嘉十五年造金无量寿像”。慧木不只是诵经,也曾“造十方像并四部戒本及羯磨广施四众”。齐僧猛....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观音汉译名称的历史演变与争论

观音汉译名称的历史演变与争论  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李利安  观音的梵文为Avalokitasvara, 或Avalokitésvara,音译“阿缚卢枳低湿伐罗”,或者“阿婆芦吉低舍婆罗”、“逋卢羯底摄伐罗”。梵名一称Aryavalokites-vara(阿梨耶婆楼吉氏税、阿唎耶跋卢枳羝铄筏啰)。国外有学者认为,Avalokite?vara梵文原意为“察看这个....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宗密禅学思想的历史地位浅析

宗密禅学思想的历史地位浅析  董 群  宗密的禅学是一个融合的体系,是在批判基础上的融合。他对佛教和儒道都进行了批判总结,这一工作对后世佛学和宋明理学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而体现出宗密禅学在中国佛学发展史和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的特殊地位,在传统哲学和宋明理学之间,佛学和宋明理学之间,乃至隋唐佛学和宋明佛学之间,宗密禅学都是一个重要的中介。  作者董群,196....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返观之镜:上帝之死与佛陀还原——读佛教史、西方现代神学史札记

返观之镜:上帝之死与佛陀还原  ——读佛教史、西方现代神学史札记  弘悯  近两年粗涉外典,读了些有关西方现代神学史的专著、文章,与佛教思想及当下境况参合观,期望能有所得。本文即此过程中的一些感想。原分二部分。第一部分简略考察了启蒙运动以来现代基督教思想中上帝观的沿革,包括十八世纪之理性神学,休谟、康德黑格尔等大哲的批判和改造,柯勒律治、施莱尔马赫的主观经验....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