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念佛可以消灾获福

每个众生的苦乐祸福,都是由众生的自心(思想)分别事物的利害关系所产生各种善恶行为所构造成的,因此就有各种不同于行为相对的感受。要想离苦得乐,转祸为福,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我们的思想。 佛教改变思想的方法很多,念佛也是其中的一种,只要能诚心诚意的慢慢念,使思想的注意力集中在佛号上,渐渐的就不会想到别的事物上去了,所谓心正而后身修,不造恶因自然不受恶报,这不就是消灾吗?人生没有灾难就是福,处此恶世....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2号

生时死时,自得大利

生时死时,自得大利 【生时死时,自得大利,终不堕恶道。】   这一段话许许多多同修读到之后都未免怀疑,世间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一生的罪业念几尊佛的名号,就能不堕恶道了吗?念佛的人多,古人常讲往生的人少,念佛的人堕恶道还挺多?谚语里面常讲:地狱门前僧道多。你说那些僧人难道他一生没念过佛吗?不知道念了多少声佛,为什么还堕地狱?那不是跟此地讲,终不堕恶道完全相背了吗?关键就在念字,口念不行没有用处....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2号

大修行者能代众生消业吗?(2)

至于代受果报、代消业障的观念,是沿袭神教的思想而来。比如,耶稣基督是代世人赎罪而死于十字架上;中国的民间信仰也相信菩萨能够代众生消业障,比如,相信药师佛既号称消灾延寿,必能代众生消业,或认为地藏菩萨入地狱度众生,也就是为了代众生消业;更有人为了父母及亲人的消灾、延寿,而有发愿自己吃素、出家,或者减寿、借寿等的信仰,这些观念和做法虽出自一片好心,但和根本佛法的因果律却不相应。 我们只能以行善、持....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2号

大修行者能代众生消业吗?(1)

有人作如此说,大修行者能代替有缘的众生受报。比如有人说,虚云老和尚遭受云门事件,拷问毒打,遍体鳞伤,几乎致死,是代全大陆的中国人受难。又有说某某大喇嘛或转世者因害某种痛苦的疾病死亡,是为了替代全人类消业。或者某某大修行者,以种种苦行,如冬天雪中卧,夏天烈日下坐;或用其他的人为方式,来折磨肉体,为了祈求某些人或人类大众的平安、健康。其实这都是似是而非的见解,不是佛法的正见。 佛法所讲的因果,是众....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2号

从三恶道到人天来受报

从三恶道到人天来受报 所以地藏菩萨在此地苦口婆心,是对度罪业极重的众生,平常对于佛法根本就不能接受的,毫无信仰的,对他们来讲的;我们纵观全经,地藏菩萨度他们的目的都是生人天,不是度他们成佛,为什么?他们距离成佛还有一大段的距离,能够从三恶道到人天来受报,已经是很大的成就了。再从人天加功用行,到人天之后,这才劝他念佛,劝他专修净土求愿往生,功德就圆满了。菩萨在此地劝勉我们,也正是像大势至菩萨在《....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2号

莲花与佛教的不解之缘(2)

唐朝诗人李商隐赞誉荷花曾写下著名的诗句: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煞人! 另外,按照佛教的说法:三界的众生,以淫欲而托生;净土的圣人,以莲花而化身,并能以世人所熟悉的形象示现。既然莲花代表佛祖清净的法身,庄严的报身,于是便成了佛教艺术的重要题材,也是佛寺中经常见到的吉祥物。如古印度阿旃陀壁画画有莲花。中国敦煌、云....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2号

莲花与佛教的不解之缘(1)

莲花,又称荷花。它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它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据说,释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萨,下凡降生到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处。净饭王的王妃摩耶夫人,长得像天仙一样美丽,性情温和贤淑,与国王情深似海。摩耶夫人回忆新婚之夜,她朦胧中看到远处有一个人骑着一头白象向她走来并且逐渐变小,从她的右肋处钻入她的腹中。她心中模模糊糊地预感到菩萨化作一头白象....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2号

寺庙道场都是拜万佛忏

寺庙道场都是拜万佛忏 你念多佛名,那你的善根就更深厚,你将来遇得度的机会就更多了。这样说起来,我们是不是要念很多佛名?天天去拜万佛忏。在台湾,其他地方我还不太熟悉,每逢农历过年每一个道场、寺庙道场都是拜万佛忏。有没有好处?当然有好处,好处正如此地所说。这里面我们必须要懂得,世尊特别劝勉我们,善根成熟的人专念阿弥陀佛,拜万佛忏谁拜的?刚刚接触佛法初学的,对于佛法还一无所知,若有若无,信根漂浮不定....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2号

开了光的佛像就一定要供奉吗?

佛像并不是佛,但它代表佛陀,所以是众生积累功德的资粮田。为着你自己的利益,你可以供养、顶礼、观仰及绕拜佛像。这是为你自己的利益而做的,不是为了佛而做的。佛像只是一块铜或铁,并不需要饮食或花、灯等供品;佛陀则是圆满的觉者,当然也不依靠凡夫的供养维生。供奉佛像好比农夫料理土地、施肥、播种、浇水等等。农夫所做的种种,并不是为了土地能得到利益,而是为了自己能够获利。你供养诸佛也只是为自己及众生之利益而做的....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2号

功德无量,何况多名

功德无量,何况多名 【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   这是缘分,如果有机缘遇到佛法,你这一生当中能念一句名号,功德就不可思议。正如世尊在《法华经》上所讲: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那是一生当中只念一句,只念了一声南无佛,多生多劫之后,这一句佛号起作用,能够遇佛修行证果。这是一句佛号的种子,种在阿赖耶识里头,叫金刚种子,永远不坏,什么时候遇缘起现行,个人的因缘不一样。虽然说因缘不一样....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2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