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念珠——信徒念佛的计数器

念珠,又称数珠,诵珠,它是佛教信徒必备的修行器。 念珠的用途是在念经念佛念咒时计数用的。在《佛说木槵子经》中说,昔有国王,叫波流梨。因其国弱小,患于刀兵和瘟疫,谷贵民困,便去问释迦牟尼说:法藏深广,不得遍行,惟愿垂示法要。释迦牟尼对他说:要想断除烦恼,当贯木槵子108个,常自随身,志心称念皈依佛、法、僧,称一遍,过一子,如是能称满20万遍,可得身心不乱,除谄曲。若满百万遍,当除百八结业。 ....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4号

藏传佛教的重要本尊:绿度母

度母是圣救度佛母的略称,为藏传佛教的重要本尊之一。中国古代称之为多罗菩萨,或多罗观音,这是梵语Ta^ra^的汉译。 根据《度母本源记》所载,有一天,观世音菩萨观察六道众生,发现未被救度的众生仍不减少,于是菩萨忧闷,不禁流泪。其泪滴成莲华,而至尊圣救度佛母亦于焉出现。此佛母向观自在菩萨云:汝心勿忧闷,我为汝伴助,作度脱无量众生之事业。并说偈言:汝心勿忧闷,我誓为汝助;众生虽无量,我愿亦无量。 从....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4号

二十一度母有哪些?(2)

哲金玛:救饥度母;   希瓦钦姆:大寂静度母;   仁乃贡赛玛:消疫度母;   欧珠贡作玛:赐成就度母;   都赛玛:滁毒度母;   杜俄贡赛玛:除厄度母;   柔巴吽卓玛:明心吽字度母;   久丹松约玛:震撼三界度母。 藏民族认为,二十一度母能救度狮子、大象、毒蛇、敌人、盗贼、镣铐、火水所致的8种灾难和恐惧。也有认为能救度16种灾难的,如藏文经典《佛母至尊度母佛法....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4号

二十一度母有哪些?(1)

二十一度母,藏语称卓玛聂久,是度脱和拯救苦难众生的一族女神,同时也是藏传佛教诸宗派崇奉的女性本尊群。因此二十一位度母在藏族地区被广大信徒或百姓普遍敬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度母有许多不同的身色,有白、红、蓝、黄、绿、黑六色。白色表度母之身,红色表度母之语,黑蓝色表度母之意,黄色表度母之功德,事业则以绿色作代表。 度母共有21个法相,即二十一度母,她们各有自己的职司和密法心咒。她们的称谓也是....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4号

黄财神真能保佑人发财吗?

黄财神是藏传佛教各大教派普遍供养的护法,因其曾经发愿:庇护所有贫苦众生,令他们在修行途中不因资粮匮乏而退失菩提心,助益一切有情,且其身肤黄色,故被世人称为黄财神。 黄财神其实就是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天王(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说金刚手菩萨为救度、消除众生之贫乏穷困,化现财神臧巴拉。)。按佛经记载,他住在须弥山北面的黄金对缍,曾受佛陀委托,在未来邪见王毁灭佛法时,将出世护法佛教,由于他常守护在佛陀周围,....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4号

有无量功德的转经筒

转经应该是许多藏族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布达拉宫广场、大昭寺、色拉寺等重要的佛教场所,大街上、乡间路旁,经常可以见到拿着转经筒转经的人。这其中,年青人比较少,大多数都是上了年岁的老人。他们穿着藏袍,数着念珠,口中念念有词,岁月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刀痕般的印记,好像每一道深深的皱纹和浑浊的眼里,都蕴藏着岁月沧桑的故事。 转经筒有大有小:小的拿在手中即可,称作手摇转经筒,又叫作手摇玛尼轮,质地有金....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4号

负债的人可以出家吗

负债的人是不可以出家的,这在经文里有明确的规定。据《五分律》卷十七记载:在佛陀时代,有一个负债累累的人,为了逃避债务,就跑到一个偏远的乡村,剃去须发,披上染色衣,跟着一个法师出家了。当时的佛教徒为了传教,就以乞食的方式行化四方。有一天,这位因逃债而出家的人来到了王舍城乞食,很不巧的是他在闹市上遇到了债主,债主也认出了他,于是两人当街就吵起来了。你欠我的钱就该还,不然我就不让你走!是哪个同意你出家的....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4号

浴佛节的来历

佛诞节也称浴佛节,是纪念释迦牟尼佛的重大节日。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的记载,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后摩耶夫人,在蓝毗尼花园的无忧树下,诞生了悉达多太子,太子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发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宣言,随即从空中直泻下两条银涟似的净水沐浴在太子的身上。佛弟子们为庆祝和纪念佛陀诞辰就沿用此形式举行浴佛仪式。 浴佛的意义 浴佛的意义在于净化个人的身口意,当手持净水沐浴悉达多太子像时,内心应....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4号

教义:什么叫做六度?

问:什么叫做六度? 答:度的梵语是波罗蜜多,字义是到彼岸,就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的意思。六度是六个到彼岸的方法。第一是布施(Dqna),有三种:凡以物质利益施与大众的叫做财施,包括身外的财物和自身的头目手足和生命;凡保护大众的安全使他们没有怖畏的叫做无畏施;凡以真理告知大众的叫做法施。第二是持戒(S]la),戒也有三种,即防止一切恶行,修集一切善行和饶益有情。菩萨最根本的戒是饶益有情戒....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4号

洗之以施水,则为生福利

洗之以施水,则为生福利 注解里头有几话很重要,我念一念好了,第二十面第二行,从第二句看起,《大论》云,《大论》就是《大智度论》,《大智度论》上有一段话说,财为恶心因缘,为什么?财常常能引起人的贪心,贪心是三毒之首,无量无边的烦恼都从这个地方生的,所以贪是恶心因缘。常应自舍,一个聪明人,有智慧的人,他知道贪的祸害,所以他能够常常舍,能把贪心放下。何况施得大福,而不布施,哪有这个道理?贪是祸害,施....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4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