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没有不平的事 只有不平的心

天地间,没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你以什么样的目光看世界,世界就以什么样的目光看待你。世间有许多事,往往是因为自己的心态而改变的。只要改变一下自己,便会有很多快乐。当无法改变环境时,不妨改变一下自己,也许会拥有另一番风景。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4号

“活佛”这个称呼对吗

蒙藏佛教对修行有成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转世的人称为朱毕古(藏语)或呼毕勒罕(蒙语)。这个字的意义就是转世者或化身。活佛乃是汉族地区的人对他们习俗的称呼,这可能与明朝皇帝封当时西藏地方掌政的噶举派法王为西天大善自在佛和清朝皇帝给达赖的封号也沿用了这一头衔多少有些关系,这种封号和称号在佛教教义上都是说不通的,其实蒙藏佛教中并没有活佛这个名词。又傣族佛教比丘被称为佛爷,这也是汉人习俗上错叫出来的,他....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4号

喇嘛是什么意思?

喇嘛是藏语,它和和尚是一样的意思。这个字也被滥用了,本来并不是每个出家人都能称为喇嘛的。正确的称呼是:出家的男人受十戒的称沙弥,受具足戒的称比丘;出家的女人受十戒的称沙弥尼,受具足戒的称比丘尼。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4号

僧侣对在家佛徒有什么义务吗

一般说来,在德行上为他们树立模范;教导他们劝善止恶;为他们讲说佛法;安慰病苦,必要时得参加社会灾难的救济;慈悲柔和,促进众生的福利。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4号

声闻乘为什么要求出家?

根据声闻乘教法,在家修行障碍多,心意难以专纯,只能在理论上断除见惑证得初果,至多断除欲界思惑证得三果,不能证得现法涅槃。出家生活自由无累,容易集注精力从事于无我无欲的修养,所以要证得阿罗汉果,非出家人做不到。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4号

阿罗汉是什么意思?

阿罗汉(Arahat)是修行者得到证悟的果位。到达这个果位有四个阶段:断除了见惑的叫作须陀洹果,即初果;进而断除思惑,按照其浅深粗细不同而有斯陀含果(二果)和阿那含果(三果);到了阿罗汉的果位(四果),见惑思惑都已断尽,证得涅槃,堪受人天供养。所以阿罗汉的意义之一就是应供,这是声闻乘中的终极地位。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4号

五乘教法与出家有何关系?

人乘、天乘不要求出家;独觉乘在没有佛法之世,虽是山林隐逸而没有出家的仪式;菩萨乘包括出家的和在家的人,不一定要出家,看住持佛法的因缘和利益众生的因缘可以出家,可以在家。如佛陀时代,文殊师利菩萨和弥勒菩萨都是出家的比丘,维摩诘也是大菩萨,则是居士(在家学佛之士)。只是声闻乘中为了证得现法涅槃,成阿罗汉的目的,要求修行者出家。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4号

六度是指什么?

度的梵语是波罗蜜多Pqramitq,字义是到彼岸,就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的意思。六度是六个到彼岸的方法。第一是布施(Dqna),有三种:凡以物质利益施与大众的叫作财施,包括身外的财物和自身的头目手足和生命;凡保护大众的安全使他们没有怖畏的叫做无畏施;凡以真理告知大众的叫做法施。第二是持戒(S]la),戒也有三种,即防止一切恶行、修集一切善行和饶益有情。菩萨最根本的戒是饶益有情戒,就是一切为....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4号

何谓菩萨?

菩萨是菩提萨埵(Bodhisatta)的简称。简单地解释,凡是抱着广大的志愿,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苦恼中救度出来,而得到究竟安乐(自度度他);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愚痴中解脱出来,而得到彻底的觉悟(自觉觉他)这种人便叫做菩萨。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4号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有何分别

大小乘的分别,主要在于大乘着重利他(利益大众的行为),小乘着重自己解脱。大乘有不同的经典,在教义上有所发挥和发展。这里可以举几个特点:首先大乘在灭谛上进一步说无住涅槃。从理论上说,十二因缘灭,灭的只是不合缘生缘灭真理的无明烦恼,而不是缘生缘灭的法,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所以到了佛的圆满觉悟的境界,就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就能在因缘生灭的世界中,永无休歇地做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事,而随时随处安住在....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4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