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洪影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76744990
本馆由[ 逝者安息 ]创建于2012年06月15日

戏曲大师洪影

发布时间:2012-06-15 19:19:35      发布人: 逝者安息

 戏曲大师洪影说起早年学戏时的事,洪影脸上浮现出快乐的神情。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午休过后,年逾古稀的洪影又像往常一样等待着学生们登门学戏。多年来,像这样的教戏、带徒、口口相传地传承“洪派”艺术,她已习以为常了。戏曲已成为老人生活的全部。

  洪影,女,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洪派”创始人,1930年生于河北省滦县,祖籍北京,满族,曾用名洪效岩、洪颖霞等。她8岁随金百灵学戏,后从师刘玉林改学京剧小花脸,9岁到北京与赵月生学京剧老生,1951年入唐山专区胜利剧社唱京剧老生,1952年随团改为唐山专区实验评剧团(后并入唐山市评剧团)正式唱评剧,后曾任唐山市艺术学校教师。

  洪影的音域宽广,音色丰富,高音区明亮,低音区苍劲有力,其演唱吸收了京剧、河北梆子、曲艺等旋律,突破评剧原生腔板式束缚,唱腔新颖流畅,以情代声。擅演剧目有《刘翠萍哭井》《梁祝》《刘伶醉酒》《十五贯》《红龙传》《周仁献嫂》《孙安动本》《孙庞斗志》《御河桥》等。

  洪影在没有拜师的情况下通过刻苦钻研天津桂派女小生,逐步领会评剧小生的表演艺术。随团并入唐山市评剧团后,她又学习领会袁凤霞润腔细腻、吐字清晰、音域宽广、音色丰富等演唱特点,注重唱情,以情带声,保持了袁凤霞的艺术风格。

  洪影除主演小生外,也擅演老生、老旦、彩旦,戏路很宽。洪影善于运用多变的节奏、速度,将唱腔压缩或者扩展,在演唱上讲究“闪、展、腾、挪”,使唱腔新颖、流畅。在唱腔上,她不追求表面的华彩,而是从人物的感情出发,注重唱情,以情代声,与表演紧密结合。

  记者郑勇摄影报道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午休过后,年逾古稀的洪影又像往常一样等待着学生们登门学戏。多年来,像这样的教戏、带徒、口口相传地传承“洪派”艺术,她已习以为常了。戏曲已成为老人生活的全部。

  洪影,女,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洪派”创始人,1930年生于河北省滦县,祖籍北京,满族,曾用名洪效岩、洪颖霞等。她8岁随金百灵学戏,后从师刘玉林改学京剧小花脸,9岁到北京与赵月生学京剧老生,1951年入唐山专区胜利剧社唱京剧老生,1952年随团改为唐山专区实验评剧团(后并入唐山市评剧团)正式唱评剧,后曾任唐山市艺术学校教师。

  洪影的音域宽广,音色丰富,高音区明亮,低音区苍劲有力,其演唱吸收了京剧、河北梆子、曲艺等旋律,突破评剧原生腔板式束缚,唱腔新颖流畅,以情代声。擅演剧目有《刘翠萍哭井》《梁祝》《刘伶醉酒》《十五贯》《红龙传》《周仁献嫂》《孙安动本》《孙庞斗志》《御河桥》等。

  洪影在没有拜师的情况下通过刻苦钻研天津桂派女小生,逐步领会评剧小生的表演艺术。随团并入唐山市评剧团后,她又学习领会袁凤霞润腔细腻、吐字清晰、音域宽广、音色丰富等演唱特点,注重唱情,以情带声,保持了袁凤霞的艺术风格。

  洪影除主演小生外,也擅演老生、老旦、彩旦,戏路很宽。洪影善于运用多变的节奏、速度,将唱腔压缩或者扩展,在演唱上讲究“闪、展、腾、挪”,使唱腔新颖、流畅。在唱腔上,她不追求表面的华彩,而是从人物的感情出发,注重唱情,以情代声,与表演紧密结合。

  记者郑勇摄影报道  

 去年3月8日,洪影被评为“唐山百年十大杰出女性”。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愿先生好走。


    写信时间:2012/06/15 19: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