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唐群英精神 再创衡山县辉煌
|
||
|
||
|
||
|
||
|
||
|
||
|
中共衡山县委书记 李 辉 衡山县人民政府县长 曾巧敏
衡山县因怀抱五岳独秀的名山南岳而闻名,因诞生女权运动的先驱唐群英而自豪。
唐群英1871年12月8日出生于衡山县新桥黄泥町(今属新桥镇黄泥村)三吉堂一武将门第,是我国民主革命家、著名女权运动领袖。她为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立下奇功,被孙中山先生赞誉为“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被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康克清尊称为“一代女魂”;被我国政府向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推介为八位中华百年女杰之一。
近一个世纪以来,唐群英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衡山儿女励精图治,敢为人先,取得了一个个辉煌的业绩,谱写了一首首惊天动地的壮丽诗篇。尤其是近五年来,全县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埋头苦干、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在衡山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或超过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2%,五年翻了一番;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6.3%,是五年前的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5.1%、14.2%;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8亿元,年均增长34.5%,为“十五”期间的2.9倍。
——工业化进程提速。非金属采掘及加工、机械制造、冶金化工、服装制鞋、造纸等五大比较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规模工业总产值从9.67亿元增加到62.09亿元,增长6.4倍。规模工业企业从41家增加到81家,工业化率由24.3%提高到28.7%。金龙工业园入园企业总数超过6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1.94亿元,工业税收突破亿元。
——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衡山黄鸡、席草、西(香)瓜、南竹等四大产业进一步壮大,建成15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高标准建设了白果片等3个双季稻万亩高产示范片及17个千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点。省市农业龙头企业达12家。五年来,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从9.6亿元增加到16.5亿元,成功跻身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项目建设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先后进入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产粮大县、生猪生产大县行列。
——城乡面貌变化较大。积极推进县城“四区”建设,修建了7条城市主干道,改造了18条背街小巷,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城区面积增加到10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0万人。五年城镇化率提高11.6%。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2008年12月,全省新农村建设座谈会在衡山县白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召开,店门镇白泥村被评为省新农村建设十大明星村, “城乡统筹,镇村共建”的新型建设模式在白果镇岳北示范片取得进展。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武广高铁衡山站、衡山千吨级码头建成投入使用,衡山大道油化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一个水陆并进、多层次交通网络基本成型。大力实施通达、通畅工程,5年水泥硬化通乡公路175公里、通村公路534公里。农村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到2010年底,全县100%的村通电话电视,村村通水泥路基本完成,除5个小水电村外,其他村均已完成农网改造。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完成了县政府机构改革,县政府工作部门由原来的29个调整为25个,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取得实质性成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财政省管县、乡财县管、村账乡代管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实施,公共财政支出进一步规范。新组建两个县域投融资平台。招商引资成效巨大,累计引进外资项目10个,实际利用外资5592.18万美元,引进内资项目198个,到位内资19.36亿元。成功引进了大批投资过亿元的项目。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效。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人大、政府、政协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依法、依章程独立开展工作。政府依法行政向纵深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推进村民自治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公开制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扎实推进“平安衡山”建设。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等活动,试行了“党代表常任制”,党内民主逐步扩大。推行了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及县委常委会票决制,大力实施以乡镇机关“五小”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四改工程”,多方筹措资金完成了145个村级活动场所和326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的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人事,“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等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成效。
五年来,全县两次获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荣誉;4次获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称号;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计生工作连续5年居全省一类。在全市重点工作考核中,20余项次进入全市先进行列。获得了“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省“老年书画之乡”等称号。福田铺乡皮影戏被评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北山歌》荣获全国第九届艺术节最高奖项“群星奖”。
今年是唐群英诞辰140周年,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缅怀她彪炳千秋的历史功绩,继承她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激励全县人民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为打造“文明奥区 生态衡山”而努力奋斗。
衡山县第九次党代会确立了以工业发展为主体、城镇建设和文化旅游开发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描绘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以上,总量达到150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超过10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省三十强。
经济结构更趋合理。第一产业效益明显提升,第二产业主导作用更强,第三产业日趋活跃,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乡发展步伐加快,城镇化率达45%以上。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万元GDP能耗按核定要求完成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累计减少8%;全县耕地保有量稳定在24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保持在50%以上,城区人均绿地面积13平方米以上。
生活质量继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衣食住行条件进一步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加充足;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民主衡山、法治衡山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管理更加完善;城乡文明程度、公民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全县政治平稳,大局稳定。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党政机关作风有较大改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实现宏伟蓝图,任重道远。我们肩负着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责无旁贷。我们纪念唐群英,就是要学习和弘扬唐群英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将她的光辉业绩和宝贵精神更加发扬光大,成为建设新衡山的强大精神动力。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唐群英“天下兴亡、人皆有责”的爱国精神,激励全县人民把爱国精神落实到爱党、爱岗敬业上,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主旋律。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有本领、有使命、有担当、有作为的党员干部队伍。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积极推进基层党务公开。坚持真情为民,实干兴业。要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以反腐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唐群英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全县形成敢闯敢干氛围。要破除中庸思想、小农意识的束缚,敢为人先、勇争一流,只要有利于衡山的发展,有利于民生的改善,就要大胆想、勇于试,先试不争论,先干不评论;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干事氛围,褒奖成功者,宽容失败者,鞭策守缺者,引导全县上下打开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手段,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抓发展;强化创新创业意识,让一切愿意来衡山投资的客商都能找到合适的项目,让一切愿意来衡山发展的人才都能找到发挥的舞台,让一切愿意来衡山落户的资本都能找到增值的平台,营造全民创业的环境。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唐群英为争男女平权,“目的一日不达,即此志一日不懈”的奋斗精神,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全面完成“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建好园区,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到2015年,力争园区范围达到10平方公里以上;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70%。突出重点,做大优势产业规模。到2015年,力争非金属采掘及精深加工业年产值达到50亿元;机械制造业年产值超过30亿元;冶金化工业实施绿色改造、扩能改造,年产值达到30亿元;服装制鞋业年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以县城建设为龙头,活跃城镇经济。坚持“旅游服务城、新兴卫星城、交通枢纽城、生态宜居城”的“四位一体”定位,尽快完成“30平方公里、30万人口”规模的县城规划修编,打造衡阳地区次中心城市。充分发挥衡山环抱名山的地理优势和生态良好的环境优势,逐步建立“综合服务区、生态观光区、田园休闲区、红色旅游带、湘江风光带”“三区两带”旅游发展格局,精心打造红色游、观光游、休闲游、文化游等精品旅游线路,不断扩大衡山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唐群英呼唤国人“多学则智,自立即强”的自强精神,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广泛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活动,大力营造和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创新学习、团队学习的理念,切实把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要坚持围绕发展抓学习,抓好学习促发展,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上来,努力形成促进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唐群英倾家兴教,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大力弘扬助人为乐,敬业奉献的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全县人民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具体工作做起,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把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岗位职责化作励志图强、奉献人民的实际行动。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优质服务、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无私奉献是党性党风的体现,是党员的行为准则。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弘扬党的正气;要带头学习和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做弘扬无私奉献精神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