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群英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48156624
本馆由[ 爱无止境 ]创建于2012年07月04日

一代女魂唐群英

发布时间:2012-07-30 19:42:48      发布人: 爱无止境

图为唐群英在日本时的留影。


   
图为唐群英陵墓。


   
图为上世纪初的女子学校。

 

    唐群英的故乡在湖南衡阳市衡山县新桥镇黄泥村。9月18日,秋意正凉,记者在这里见到的却是热气腾腾的繁忙施工景象。原来,衡山县委、县政府正在将唐群英故居“是吾家”进行扩建提质。
    工人们笑呵呵地告诉记者,所有工程将在11月25日前完成。因为12月8日是唐群英诞辰140周年,届时,这里将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
    未能参观故居,记者遗憾之余更多的是欣慰,后人没有忘记唐群英啊!
    唐群英生于1871年12月8日,20岁嫁给曾国藩的堂弟,生有一女,并结识了夫家的亲戚秋瑾。不久,唐群英的女儿和丈夫相继病亡,她冲破为夫守节的封建桎梏,毅然“大归”回到娘家“是吾家”定居。在好友秋瑾的帮助下,唐群英阅读了赫胥黎《天演论》、康有为《大同书》等中外进步书籍,深受维新思想的影响。
    1904年10月,唐群英赴日求学。次年5月,认识了黄兴、宋教仁等一大批有志之士,并由黄兴介绍加入华兴会,是该会的唯一女会员;同年8月,她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1908年初,按照孙中山的部署,她回国与革命党人共同策划和领导了花石起义。1910年6月,奉命再度赴日开展学生运动,担任留日女学生会长。1911年4月,她在东京创办《留日女学生会杂志》,旨在“发起女子爱国之热忱,以尽后援之义务”。
    武昌首义后,唐群英回国参与策划武装起义,组建“女子后援会”、任会长,为民军募集军资义捐金,救护伤员,接着又组建了“女子北伐队”,她挎着双枪率包括50名女子敢死队员在内的“女子北伐队”,在攻克南京之役中立下战功。
    1912年2月1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南京接见了唐群英,并亲自授予其“二等嘉禾”勋章,称她是“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

    为女权而鼓与呼

    1912年,唐群英联络湖南的“女国民会”、上海的“女子参政同志会”等5个团体,拟成立“女子参政同盟会”。2月16日她主持起草了“以实行男女平等、实行参政为宗旨的”《女子参政同盟简章草案》,此举宣告中国历史上第一场女子参政运动拉开帷幕。
    2月20日,“女子参政同盟会”在南京正式成立,要求新政府给还女子参政权。26日,唐群英等向临时参议院上书,请求于“宪法正文之内定明,无论男女一律平等,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孙中山夸赞她们“愿力宏大,志虑高远,深堪嘉尚。”但是,在同年3月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根本没有任何体现。唐群英等一次次建议修改《临时约法》未果。
    3月21日,愤怒的唐群英等携带武器率领60多名女界代表冲进参议院会场,踢倒卫兵,砸烂玻璃窗,与议员发生冲突,造成轰动一时的“大闹参议院事件”。其后,唐群英等两次发布《宣言书》并再次上书参议院,为争取男女平等和女子参政权而斗争。9月1日,她在北京组织召开女界联合会,号召“切勿动摇,必达男女平权、女子参政而后已。”
    唐群英在北京发起成立“女子参政同盟会”本部,各地设分部。唐群英被推举为本部总理,并先后创办了《女子白话报》、《亚东丛报》、《女权日报》,复刊了《神州女报》,为女权运动鼓与呼。
    1912年8月25日,同盟会在北京开会,正式改组为国民党。参会的女会员一致抗议党纲删去“男女平权”的内容。唐群英更是怒不可遏地冲上台去,给了代理理事长宋教仁一记响亮的耳光。
    唐群英发起的这场震惊中外的女权运动,继法、英、美、德等国之后,在全世界排名第12,在亚洲属首次,因而被万国女子参政会赞为“在东方作第一声惊人之鸣”。

    女杰精神传千秋

    9月15日,记者采访了湖南省辛亥革命史研究会理事长、湖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饶怀民先生,这位长期研究辛亥革命史的老教授高度评价说:唐群英是最早的女权意识的觉醒者和妇女觉醒的唤起者。如她分析中国妇女落后的最大历史原因,乃依赖男子;认为“欲求社会平等,必先求男女之平权;欲求男女之平权,必先求女子参政权不可。”至于她起草的《女子参政同盟简章草案》政纲11条,更是条条振聋发聩:(一)实行男女权力平等;(二)实行普及女子教育;(三)改良家庭习惯;(四)禁止买卖奴婢;(五)实行一夫一妇制度;(六)禁止无故离婚;(七)提倡女子实业;(八)实行慈善;(九)实行强迫放脚;(十)改良女子装饰;(十一)禁止强迫卖娼。
    在饶教授看来,唐群英更可贵的是那种为争取男女平权、“目的一日不达,即此志一日不懈”的奋斗精神。当上书请愿等诸多努力一次次失败之后,唐群英仍然不屈不挠呼吁:要持之以恒,“一次争不到手,二次再争,二次争不到手,三次四次,以至无量次,不达目的,是万万不能止的。”“身可杀,此心不可死;头可断,此权不可亡。”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参议院拟定的《国会选举法》中,只规定男子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唐群英等以“女子联合会”名义上书,要求补订《女子选举法》,被否决。唐群英愤而号召全国姐妹起来“讨袁”。袁世凯于1913年11月下令解散女子参政同盟会,查封了唐群英创办的女报,并悬赏一万元通缉唐群英。逃回湖南后,唐群英也一刻没停止继续她的使命。
    饶教授认为,唐群英的卓越还在于她清醒地意识到,女性要获得真正的解放,仅靠向外“争”是不够的,一定还要具备自身的“实力”。而这“实力”,她认为须从教育着手:“女同胞要争那平等的权利,非先从学问上下手不可;若要学问平等,又非要在教育上下手不可。”孙中山也向她指出:“提倡教育,使女界知识普及,力量乃宏,然后始可与男子争权,则必能得胜也。”这更坚定了她将后半生主要精力投入到女子教育,成为女子教育的开拓者。
    继1912年9月在北京创办中央女子学校之后19年里,她先后在长沙、衡山等地创办、参与筹办了长沙女子法政学校、长沙自强女子职业学校等10余所学校。在办学条件十分艰苦、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她常常通过募捐或变卖自己娘家的田产来维持学校正常的运转。致使其晚年贫病交加,于1937年6月3日逝于“是吾家”旧居。而正是通过她办学兴教,无数妇女同胞提高了思想觉悟和文化知识,获得了追求自由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实力”。
    可以告慰唐群英的是,在衡阳,千千万万妇女群众铭记着这位先烈,传承着她的精神。衡阳市妇联主席周红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唐群英书写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的灿烂篇章,对衡阳女性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岂甘雌伏守红楼,冲破囚笼雄赳赳’的抱负,激励广大妇女弘扬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摒弃腐朽的性别文化,直面人生,迎接挑战,顽强拼搏,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争取妇女自身的解放;她提出‘勿谓人强,自立即强;勿谓人智,多学则智’,激励广大妇女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争做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女性;她宣告‘天下兴亡,人皆有责’,激励广大妇女弘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世界眼光,关心国家大事,参与社会竞争,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这些都是唐群英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中国近代史上,唐群英被誉为里程碑式的女性:她既是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推翻帝制创建民国的中华女界第一人,又是中国女权运动的创始人,还是近代杰出的女报人和女子教育的开拓者。她被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列为中华百年八大女杰之一。纪念她诞辰120周年时,康克清曾题词:“唐群英,一代女魂。”
   
    辛亥革命的巾帼英雄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