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中小学的教育工作 (1989年5月完成)之三
三是小气候与大气候的关系。有的同志认为德育只有社会风气好的前提下才能奏效。学校本身无能为力,只有大气候好了,小气候才会好。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对搞好德育是很重要的。但并不等于只有社会风气好了学校教育才有可为。学校教育在三育中(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因此学校必须认真贯彻教育方针。教师要坚持教书育人,职工坚持服务育人,直接影响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树立良好的校风。主动与各方面联系,提出合理建议。争取社会的重视于与支持。还应该看到,校风也是社会风气的一个部分。它并完全是被动的。是与社会风气有着互相影响的关系。学校有了良好的校风。对社会风气的转变也是一个促进。
四是学校内部各组织、班主任教师和科任老师、领导与职工,各年级之间的关系你一定要互相配合,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统统突出育人从严治校。不要把德育教育工作认为是班主任的。政治课教师的或共青团的。培养人的学校工作是非常复杂的。是各方面的因素互相影响作用的过程。学校教育工作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体,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任何一项工作,一个教学程序中的阶段或环节上出现疏忽脱节、偏差失误,都会影响育人工程的效果。因此必须树立教书育人的正确观念。这是每一个教师职工的职责。只有各项工作、活动、教学配合密切,运转协调才能建设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 改革政治课教学方法,上好政治思想课。
改革开放,这是我国当今的大趋势,它已经并不断地给社会各个方面带来积极的影响。开放社会需要学生从小就能具备开放的意识和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参加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好准备。但必须看到学生正时时受到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和五光十色的商品世界的巨大冲击。怎样使学生不受消极影响。能够有一个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看待各种问题。怎样才能造就”四有“一代新人,这是我们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一个高难度严肃课题。我们的政治课对学生增长知识、明辨是非,分清荣辱美丑有着特殊的作用。并应受到欢迎。现在却变成了不太感兴趣的课程。变成了应付考试的课程。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针对目前的实际,我认为:一要改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如果还继续对学生关门上课,凭干劲和经验,捧课本读书,效果是不会好的。新教材已涉及到不少当代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化等想象,我们要打开小田地的教学境地,让学生从单渠道接受信息为多通道信息之一。如增加阅读有关书报的课时或活动,开辟社会调查,考察阵地,组织进行现代化的有益的影视教育。开展评论、讨论、辩论、演讲、对话等活动,以互辅知识,互换信息的学习活动等等。
二要改变灌输式教学为指导式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的学生由于视野开阔,文化知识的提高,信息传递范围的扩大,用灌输的方法是效果甚微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时自己去获取知识,教学学生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分析和认识各种问题,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习的理论知识,发展运用的能力。使学生学得主动、有趣、收到实效。
三要改变说教式的教学为情感式教学。人是有情感的,情感在思想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任何教育离开情感的润滑作用,效果不会大的。因为入理才能入情。入情才能入心。入心才能规行。因此我们必须做到:了解学生,以诚相待。使学生感到老师是良师益友,还要理解学生,遇到问题要站到学生角度想一想(即心理易位)研究学生产生偏差的原因,以消除其心理障碍,增强教育效能。
运用师生双向探讨的方法进行教学,师生允许存在观点上和思维方法上的不同,这样不仅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能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探索真理的引路人。
希望同志们在实践中,勤于探索,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法。使我们的思想政治课跟上时代的步伐,符合时代的需要。符合学生心声的需要。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3 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正面教育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要进行改革。注入新的活力。过去同志们创造了不少的好的方法,应该继承和发扬。但一些与育人规律和形势不相适应应加以改革。
所谓正面教育,就是在充分信任,关心学生的基础上,在与学生民主、平等、和睦的相处中,运用正确的思想,正面的道理,先进的榜样,生动的事例,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育学生的整个过程中要坚持摆事实,讲道理,耐心说服。积极疏导。以表扬鼓励为主。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各项教育活动能入情入理,入耳入脑,去变成学生的认识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