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内蒙古电管局党委书记、自治区八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贾殿英同志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14689011
本馆由[ xuanxuan ]创建于2012年05月24日

浅谈新时期中小学的教育工作 (1989年5月完成)之四

发布时间:2012-09-28 17:22:01      发布人: xuanxuan

    一是耐心教育,正确疏导,做到因势利导,以理服人,循循善诱。不能采用简单、生硬的说教和强制压服或墙禁的办法。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实行民主、平等相待、双向交流疏导,这也是确立师德新观念的问题。现在社会信息量大。学生的生活天地广阔,思想活跃,敢于探索,独立意识强。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提出不同的看法,通过耐心的说理的方法引导他们的出正确的答案。因为思想教育是说理教育,也是情感教育。一种正确的理论,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只有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变成自己的东西时才能持久起作用。所以我们要理解学生、真诚地关心他们,用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沟通彼此的思想感情,这样就能在情感的交流和共鸣中潜移默化,打动人心。要实事求是地把道理讲明白,讲透彻,用理论的力量去征服学生。理解学生不是迁就,理解是互相的,只有理解才能互相信任,把思想工作做到每个学生的心坎上。坚持疏导的方法还要有一分为二的观念,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机因素,帮助克服消极因素,要不断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疏导使之发扬广大,激励学生在充分发扬优点,不断努力进取中自觉地克服缺点,变后进为先进。正确的疏导,耐心的说服教育,绝不是死板的说教,简单的限制,消极的防范和粗暴的训斥。更不能用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办法。因为用“堵、禁、压、罚”的办法,既克服不了错误的思想意识,也形不成正确的观念文明的行为,只能使一些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情绪。思想教育还要注意循序渐进,切勿急于求成,揠苗助长。思想教育着眼于效果。这种疏导的方法,老师们已把它概括为四句话: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二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求得到尊重,这是人们的一种共同心理需要。特别是青少年自我意识教强,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忽视这一点,就容易引起师生间的矛盾。学生进入中学阶段以后,随着生理上的迅速发展和人际交往的扩大,心理上的成人感和独立性明显增强,他们要求社会,老师尊重的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在和学生交往中,一定要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学生,以公正的态度处理问题。绝不能独断专行,甚至讽刺、挖苦、歧视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尊师爱生的良好的心理循环。教师尊重学生,才能取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古人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特别是对后进生的教育,更要用理智的情感对待他们。并要防止对学习好的学生“偏爱”“护短”,对学习差的学生歧视、揭短。对后进生更应当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多关心他们的进步,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教师对他们公正的爱。经验告诉我们,对后进生的教育一定要做到无戒:一戒侮辱人格,二戒群起而攻之,三戒主观武断,四戒随意向家长告状,无戒不适当的公开批评。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