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牟中珩将军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02345409
本馆由[ 牟英梅 ]创建于2011年06月10日

牟中珩将军抗战事略

发布时间:2013-11-30 11:02:46      发布人: 牟英梅
团结报2013年11月28日第六版

 

 
 
 

  牟英梅

  爷爷牟中珩(1898年—1981年),字荆璞,山东省黄县海岱乡大牟家村人。立志报效祖国,考取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科第九期。历任吴佩孚部第十八混成旅少尉掌旗官、五十一军中将军长、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国民党第十战区中将副司令长官兼徐州前进指挥所主任等职。

  浴血奋战于徐州战场

  1938年元月上旬,五十一军开赴蚌埠、临淮关一线,阻击日军。从元月28日起,日军由三、四千人,增至二万五千余人在十数架飞机,大炮及坦克的掩护下,在蚌埠和临淮关之间近百里的战线上,发动了全面进攻。爷爷指挥一一四师官兵与日军在淮河两岸进行了殊死战斗,多次肉搏,打退日军无数次的进攻,粉碎了日军强渡淮河的企图。一一四师血战淮河15天,伤亡官兵三四千人,迟滞了日军的攻势,有力地配合了台儿庄战役。淮河阻击战是日军自七七事变以来继淞沪之役后所遭受的第二次最严重的打击。牟中珩代表部队接受了当地政府及抗日团体赠予一一四师的“抗日胜利”、“誓死抗倭首战告捷”的锦旗。

  1938年4月12日,李宗仁电令五十一军速返台儿庄。17日下午牟中珩率师部及先头部队抵达,阻敌南进。20日拂晓,一一四师即与日军发生激战,日军后续部队源源开到。我军将士反复冲杀,多次肉搏,击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

  4月28日拂晓,我炮兵向邵庄猛烈轰击后,一一四师的官兵立即冲进庄子,以刺刀和手榴弹与日军短兵相接,展开了逐屋争夺的血拼。战斗之惨烈,前所未有。团长于学道负重伤,旅长扈先梅不幸中弹,壮烈殉国。

  5月中旬,日军增派大批援军,企图迂回切断我陇海铁路之后方运输线,使我军不战而败。19日上午至20日晚10时,师长牟中珩率疲惫之师,在铜山南之青龙桥与3000余日军激战两天一夜,掩护军团安全转移。一一四师参加台儿庄后期会战月余,伤亡旅长以下官兵5000余人。

  1938年8月一一四师在整补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奉调赴大别山北麓前线,参加武汉会战,接守富金山东南侧的石门口阵地。日军每天进行上百架次的轮番轰炸,阵地每天落下的炮弹不下3000发,林木葱茏的山丘被炸成了光秃秃的黄土山。

  坚守石门口的一一四师打退敌人无数次疯狂进攻。当日军七八百人冲入石门口与富金山两阵地之结合部时,六七九团团长李超林率全团奋勇拼杀3个多小时,终将敌人逐出阵地,歼敌200余人。富金山之战是武汉会战中北线一次最惨烈的重要战役,五十一军伤亡团长以下官兵6000余人。

  鲁南抗日根据地团结抗日

  1939年2月,抗日战争进入第二阶段。日军的主力部队已深入我国内地,国民党统帅部决定建立抗日敌后根据地。把山东和苏北地区划为鲁苏游击战区,于学忠任战区总司令,牟中珩升任五十一军军长。

  五十一军入鲁后,八路军山东纵队多次主动为其提供向导,互通敌情,保护五十一军伤病员。同时,五十一军也奉行“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原则,与八路军配合抗日。1939年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山东纵队在沂水县南桐峪与日军遭遇,战斗异常激烈。张经武司令向五十一军求援,军长牟中珩立即命令军部仅有的一个特务营和“干训班”的全体学员,火速驰往救援,使八路军安全撤离。

  军长牟中珩反对与共产党军搞摩擦。当得悉一一四师因征给养与共产党的地方武装发生冲突后,立即严责并处分了师长张福禄。派往胶东的部属也因与共产党地方武装发生冲突,被调回并遭严厉批评。

  正因如此,中共中央及军委曾经电示八路军第一纵队和一一五师等负责人:应对东北军和沈鸿烈部采取不同的方针。1939年至1940年在鲁南敌后,国共双方部队相处融洽,军事行动时,同住一村一地经常有之。

  奉命主鲁抵抗日伪

  1942年2月6日,牟中珩正式接任了山东省政府主席之职。十几天后,日军纠集了一万余人,向沂蒙山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扫荡”。吴化文投敌后,为了取得其主子的信任和宠爱,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勾结日军向省府和鲁苏战区总部发动猖狂进攻。1943年3月下旬,日伪军一万余人,连续不断地发动大规模进攻,延续达50余天。致使我军损失很重。一一三师师长韩子乾被俘,团长曹业鹏阵亡,伤亡官兵一千五、六百人。在讨伐叛军吴化文的战斗中,六八三团团长张本枝及全体官兵殉国。7月在另一次与日伪军的激战中,一一四师师长黄德兴,副师长王松元和军部补充团团长董春光壮烈殉国。五十一军军长周毓英,省保安处处长高仁绂负伤,伤亡官兵一千余人。

  由于吴化文勾结日军的不断进攻,山东局势急剧恶化,省府不得不转移至安徽阜阳。但省府还是经常派视察员到省内巡察,宣传省府的政策法令,每天与省内各区县的仅电报往来就达100余份。还筹建了“山东省临时中学”收容省内流亡学生2000余人。同时举办为期3个月的干部训练团,分批分期调训省府各机关和区县干部。1943年冬至1945年春共培训了近1000名干部,有力地加强了对省内各区县的管理。同时还办为其半年的警政训练班,培训警务人员300多名,加强了地方的治安。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