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牟中珩将军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02345409
本馆由[ 牟英梅 ]创建于2011年06月10日

追忆伯父牟中珩

发布时间:2013-11-30 10:45:38      发布人: 牟英梅

                              牟云青

    牟中珩,字荆璞,山东省黄县(今称龙口市)大牟家村人,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在抗日战争期间,曾任国民党五十一军军长,国民党山东省主席。

  牟中珩的父亲牟克全,字双亭。早年追随黄县留日学生参加同盟会,在黄县举义失败后,曾被清兵追捕。他创办了当时龙口市第一所新学学校——育英学堂,并任教师。牟中珩将军少年时期,正是就读于育英学堂。牟克全遵循孔子的躬行的告诫,以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为座右铭。他把自家的堂号定名为俭师堂,严格教育子女,不准吸食鸦片,不准打牌娱乐;他反对迷信鬼神,反对女子裹脚,主张教育救国。就是他把牟中珩将军送进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求学。牟中珩在1922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步科毕业后,从担任上尉掌旗官起,到1944年任第十战区副司令官,他始终以复兴中华民族为己任,为官廉洁,治军严格,作战英勇,战功显赫。

一.英勇抗日名声扬

  在19361211日下午,时任114师师长的牟中珩将军,接到于学忠将军自西安发出的、并指定要由他亲译的加急电报。电报内容是:为了兵谏,决定囚禁蒋介石,立刻发动兰州事变!牟中珩接电后,立即挥师沿黄河北上,飞夺兰州机场,扣留全部飞机,对朱绍良在兰州所辖兵力全部缴械,兰州事变有力保证了张学良将军第二天凌晨成功发动西安事变,牟中珩将军为此作出了特殊贡献。

  19372月初,牟中珩将军率114师在著名的淮河阻击战中,血战临淮关,阻击日军北渡淮河,八战八捷,蜚声中外。又在稍后来的台儿庄会战中,遵照李宗仁的阻南打北战略,连续作占六十昼夜。武汉会战,牟中珩将军转战在六安城下,奔袭于大别山麓,令日寇闻风丧胆。

  193811月牟中珩将军出任51军军长,19392月向蒋介石主动请缨,在苏鲁战区司令官于学忠将军的统领下,建立沂蒙山敌后抗日根据地。1941年他任国民党山东省主席, 194412月任第十战区副司令官,负责对徐州投降日军的接收。

  牟中珩将军入主鲁南,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六年,曾经把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的军队和政工干部发展到十七万人之多。他不畏战局险恶多变,常常与八路军张经武将军所部并肩作战,大量歼灭和牵制日伪军。

  牟中珩将军在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送全家到四川后方,临行前对胞弟牟中瑾说:抗日我当奋勇杀敌,为国捐躯,誓死不顾。自古忠教难两全,全家老小交给您,望您代我尽孝!

  在淮河阻击战中,牟中珩将军率114师,在淮河北岸的临淮关阻击从南岸强渡的日军。19382月,他在15个昼夜中,身先士卒,火线指挥。临淮关是淮河北岸防线上的防守重点,淮河在此向南绕成了半圆的形河道后向东流去,使南岸敌军可以同时从三面半包围进攻,地形对114师极为不利。日军从25日起共计增兵达2.5万人,仅在7日一天之中就发射炮弹、燃烧弹、毒气弹共七、八百发,出动大量飞机和坦克猛烈轰炸,用以掩护步兵渡河。牟中珩采用半渡阻击战术,使得敌军多次强渡均在河中被击毙大部,而始终未能渡过一兵一卒。

 210,战斗进行到第11天,当天850分日军一个联队约1000余人的精锐部队强渡,突破正面阵地登陆,这时守军679团和684团已经两天一夜没睡没吃,军官伤亡70余人,士兵伤亡2000余人。其中6842连被登陆敌人包围,全体壮烈殉国。据东北军徐叔明将军在回忆录中说:这时,牟中珩将军脱掉上衣,赤裸臂膀,面对342旅的将士高呼:我们东北军绝不能忘记九·一八国耻,更不要忘记在天津日租界受到的凌辱,此仇现在不报,更待何时?遂率官兵,同仇敌忾,用刺刀和手榴弹,与日军开展白刃格斗。经过了十多次拉锯式争夺战,使登陆的敌军无一生还。21310许敌军终于被击溃,纷纷向淮河以南逃窜,无力北犯。在此后五天,东北军发动总反攻杀敌逾万,日军陈尸河岸,血染淮河。

  淮河阻击战是在七七事变和淞沪战役之后,日军第一次遭受的惨重失败。东北军单独在对日作战的正面战场上,第一次取得全胜,打出了东北军的军威。牟中珩将军此间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指挥才干。当时,苏联观察团、美联社记者和国民党最高统帅部以及八路军总部,一致给予了热烈赞扬。牟中珩将军受第5战区司令部嘉奖,徐州政府和学生联合会赠送了誓死抗倭,首战告捷的锦旗。

二.儒家道德治军严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牟中珩以儒家道德律纪治军,平日廉洁清正,洁身自好。他身材魁梧,容貌端庄,历来被上司树为军仪标榜。即便在家,面对晚辈,也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他不吸烟、不喝茶、不喝酒、不乘小轿车,除了读书、骑马、游泳、为矫正口吃而唱歌,别无爱好。牟中珩将军尤其喜爱颂唱岳飞满江红和古曲苏武牧羊

  牟中珩从严治军,军法如山。他曾撤职查办五个有嗜赌习气的连长和私卖给养的司务长,枪毙在防地奸污民女的营长韩子嘉。以致日伪敌军多次收买被他惩处过的人,对他行剌暗杀,但他仍旧凛然不阿、疾恶如仇。

  1935年在天津,他建议于学忠下令禁止军官纳妾;在北平,北平商会会长赵序忱是牟的龙口同乡,曾多次宴请和送礼,均被他拒绝,因此他被赵序忱称为杠子头

  1936年庐山受训返回驻地,从武汉乘火车北上,少校营长刁志成因嫌气父亲外貌土气,为避免与同行军官同一车厢,被人耻笑,有失官体,竟然安排其父冒酷暑乘闷罐货车厢。牟中珩知此事后,当即训斥刁,并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遂将其免职。

  本家族侄牟云泰投效,其间因浪荡成性而有违军纪,曾被牟中珩军棍惩罚。另有一姻亲子弟张景文在军中平日好高骛远,不愿做底层工作,欲求牟中珩出面帮助进入中央军官学校上学,牟令人置一面镜子,要他自照。他和旁人不解其意,牟答:你照镜子看看自己,你够格当军官吗?此人赌气离去。此事一时传为佳话。

  在家人到四川后方避战出发之前,牟中珩在山东莒县与家人匆匆告别,对胞弟牟中瑾和儿子牟云官说:你们要自己创业,不要依附我,堕落为醉生梦死的寄生虫,不要仗势搞歪门邪道。如果那样,便是我害了你们,千万!千万!后来牟家子弟五十余人,全部勤工俭学完成学业,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其弟牟中瑾生前是宜宾造纸厂高级工程师,其子牟云官生前是泰安农业大学教授,其孙女牟英梅在文革中丧父,她14岁当工人,自学初高中课程,后来考入黑龙江大学,现在天津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任副教授。

  牟中珩虽从严治军,但他平时经常用薪俸周济困难士兵,甚至出钱给士兵包澡堂沐浴。19335月牟中珩任团长时,把所获一万块银元悉数分给有功官兵,改善士兵福利,自己分文不取。

  牟中珩将军本着爱兵则以培训为本的精神,19356月他根据《戚继光治军语录》等军事著作,总结自己在军旅生涯中所积累的经验,执笔编撰、印发《治军·作战概要》一书,并亲自讲授。1938年他在鲁南根据地,自任51军干训处主任,执教轮训军政干部。

  牟中珩将军在日军大扫荡的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多次资助大批流亡学生路费;他派人帮助鲁南抗日根据地的农民修缮被日寇炸毁的房屋,给受伤的村民疗伤;他还在1940年派人送钱回老家龙口大牟家村,救助在日寇铁蹄下的家乡父老。

三.暮年感恩撰文史

  牟中珩戎马一生,笃信唯上司命令为天职19464月牟中珩调济南任国民党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在济南战役战败后,1948919日夜,他逃向青岛至高密,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自觉改造,热爱劳动。除了完成养猪的固定岗位任务之外,他还每逢星期天到理发劳动组,为同学理发。他于1966416获国家主席刘少奇签署特赦令特赦。在任山东省政协驻会常委期间,积极撰写文史资料。据全国政协的《文史通讯》刊物1984年报道称他在生前不到两年就写出了《常恩多起义》、《济南战役国民党军队的防御与被歼》等七万字的文稿。他在1980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参加活动。他年过八旬,罹患胃癌,当他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后,仍坚持编写整理完成有关东北军和于学忠将军的详尽史料。

  牟中珩在济南市西郊肿瘤医院住院治疗期间,我和父亲牟中瑾从成都赴济南看望,他念念不忘共产党和政府给他的宽大和厚待,再三叮咛我们要永远跟共产党走。他在临去世前,将自己的稿费全部捐献给政府,没有为配偶和子女遗留一分钱。

  牟中珩将军于1981312逝世,终年85岁。骨灰先行安放在济南英雄山革命公墓革命干部馆,后又被其儿子牟云官移葬至泰安市泰山西麓下长生林陵园,与其夫人刘凤西合葬。

  (本文作者系牟中珩将军侄子)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