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容妈妈日记:我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日子里。三:我考上中学了。(下)
三中校是解放前就有了的,是按全县办学的先后顺序而起的名,后改名为钟祥中学。
它的位置在离钟祥镇一公里外的一个半山坡上,右面和背后是一个小山坡,上面长满了树林,山顶上光秃秃的寸草不生,傍晚或星期天邀请几位同学爬上小山顶,鸟瞰四周,由于它的地里位置特殊,可以看到两三公里以外。
近看是钟祥镇,赶集天,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挑着的,提着的,牵着的还有抱着的,赶往集市中心各做各的买卖,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满意成交,不管买的和卖的都代着满意微笑而归,有的还到餐馆中喝上二两,有的还到茶馆中打上几圈才回家。
(注:尽管当年一切都集体化了,农村自由农贸市场还是无法取缔的,因生活的基本用品还是要通过农贸市场来调节的。它有几千的历史背景,民风民俗还是比较纯朴的。尽管基层干部把时局捣得很乱,但中老年人还是按古老的生活方式生活着。)
远看,汽车和人力车忙来忙去,
向东望去,是一个古民居,四合院,有上100年的历史。再向前看,一马平川,川西平原的风情在这里表现得活灵活现,沿着河流的弯曲延伸到很远。
钟祥镇又是一个交通枢纽,是仁寿到乐山的必经之地,在周围几十年平方公里范围内是一个最繁华的乡镇。
这里是一个读书学习最理想的场所。
我校是一所完全中学,有高中61级两个班,初中59级6个班,60级4 个班。加上我们61级4个班,整个学校一下热闹起来了。高年级的同学个个英俊俏洒,女同学都是一个年龄段的。一个比一个漂亮。
学校四周都是黑板报,有报导学习园地的,有本校新闻的,还有国内国际专栏的。五花八门要有尽有。每星期更新一次,由各班选出粉笔写得好的学生定期出版,新鲜事不断,我除了正常上课外,大部份的时间都花在看黑板报上,因黑板报上登录的事太多,校规校纪,各种通知,好人好事。违规处罚,应有尽有。从中可以了解很多常识和消除因学习代来的紧张情绪。
更可贵的还有图书馆,凭学生证可以借到自己喜欢的书,在小学时,想借本书看比上天还难,因学校没有图书室,学生家又穹,那有钱买书,有能力买书的家长就那几户,只能买上那几本书,翻都翻烂了。
虽说《红与黑》,《基督山伯爵》,《战争与和平》这些书看不懂,但可以看看《鲁滨孙漂流记》,《西游记》《红楼梦》。我看的次数最多的还是《西厢记》,〈茶花女〉等中篇小说。在我那个年龄段不可能产生爱情的想法,但我喜欢看代有温馨的言情小说。不喜欢看代有血腥味的战争小说。
开运动会时,其盛况难以形容,那是在小学中从末见过的。由高年级的同学组织的运动员高举红旗,雄纠纠,气昂昂入场仪式,个个都象猛虎下山一样威武。
运动会中的项目很多,好多我目前都想不起了,只记得有长跑,短跑,铅球,铁饼,跳高。跳远,还有标枪。。。。。等等。
一说起“标枪”还有一段笑话。当主席台宣布投标枪开始,下面的学生便大笑起来。因当地有一种风俗,实际上是一种病叫“打标枪”。大人经常教育小孩不要乱吃食品,不然可以引发腹泻,严重者叫“打标枪”当然时间久了这种观念就转变了。
运动中的各项冠军都是高年级的同学取得。特别是高61,2班有个姓罗的同学不论长跑,短跑,跳高,跳远都是第一名。引来全校同学投以羡慕的目光,他也出尽了风头。
学生70%是外地学生,都住校,早上统一起床,还有早操,早读课。晚上还有两节晚自习,统一在食堂就餐,大米饭两菜一汤,吃得饱饱的。
班主任和政治老师是优秀的中师毕业外,主科都是大学毕业生在教我们,我记得最多的是南充师范院校和四川师范院校及西南师范学院较多。他们个个口齿伶俐,能讲会说,把我们代入了知识的海洋中,不知不觉又过了一节课。
有些自然现象困扰了我很多年都要无法解开的,如为什么有白天和夜晚,为什有雷电现象,煮饭是为什么会冒烟?汽车为什么会在公路上跑?作为十一,二岁的一个小学生是有很多好奇心,中学后老师用物理和自然现现象向我们 讲得一清二楚。
读书真好,还以学到这么多的知识。
这时我才体会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