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容妈妈日记:我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日子里。四:大战钢铁
我们上学二月之后,在学生中就开始全民大战钢铁运动了。
这风是由外面刮到学校来的。周围的大幅标语:
“豉足干劲,力争上游,力争在十五年内超过英国,赶上美国”
“请钢铁大元帅升帐了”。
然后就是提倡放卫星,鼓励各行各业大干特干,解放思想,做前人不能想的事,干前人不敢干敢的事。拿出平常不能完成的产量来。
我记得钟祥有个猪场,为了放卫星特地养了10头大肥猪,据饲养谈,这几头大肥猪已经喂得不能站立了,每饨只能吃人用的大碗一碗玉米面粉了。我们一放学就邀请几个同学去看大肥猪,用竹节打半天才能把肥猪打起来,走路一点一点的。眼睛肥得都净不开了,背上放一个小瓷盆就掉不下来了。肚皮的肉和小脚的肉都掉到地上了,走路都在地拖上走。引来同学的一遍大笑声。
外地的人一批一批的来参观,供销的主任一遍一遍的介绍先进经验。满脸春风的豉历大家向他学习。
大报小报开始报导各省各地高产信息,今天报告某地水稻亩产1000斤,明天报上又有亩产2000斤的信息,过几天有5000斤到8000斤的报告。
最后就是一万斤,二万斤的报导,最高的报告我看到有亩产水稻十万斤的报告。这些数据反映到上面去,把某些领导高兴得不得了。据后来的资料介绍,当年有人问过我国最大的一科学家,亩产万斤能否办得到?他还肯定的说可以实现,真正印准了那句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最高兴的还是当时的粮食部长,他大会小会的说。我们 中国产这么多粮食如何吃得完,只好叫全世界人民到中国来吃了。
学校专门安排一个月,集中力量大战钢铁,初三以上的学生就到深山老林中炼钢炭,当年山区的森林复盖率是70%左右。大战钢铁后,森林的破坏,后来公共食堂的烧柴,及六十年代的扩大土地面积,实际上的复盖率下降不到10%左右。
山区中有一种青钢树,木材特别坚硬,又不能作家具,又不能作柴火,但是是炼钢炭的上好材料,炼钢铁,钢炭是炼铁的主要原料,一个班分成三个组,每个组一个地窝,用作炼钢炭用,然后再分工,砍树的,运输的,炼炭的,钢炭要6天才能出一窝,有300斤左右,炼炭要求是很高的,不能有明火,不能熄火,高年级的学生也都是17,8岁左右,体力不行,技术更不行。满山遍野就是砍到的树木,遍地都是炼不成炭的废弃材料。
钢炭运回学校,再分到低年级班级,炼钢铁,每个班有二个高炉,实际上就是用泥巴壘成的土窝子,下面放钢炭,上面放收缴来的废铁,大部份是农民成立食堂后烂锅,废铁,然后点然火,用风箱或者人力不停的扇和豉风,折腾几个小时后钢铁便算炼成了,拿出的钢铁形态都没有变,有的只是脱了铁锈,有的连颜色都没有变,然后由学生抬上搞锣打豉到区委报喜去了。
为了放卫星,各地都有发明创造的实例登报,
农民常用的单铧泥,牛拉起来就很费力了,为了发明创造,统统改成双铧泥,三铧泥,四铧泥,甚至八铧泥。各地新工厂陆陆续续上马了,一会儿这里办过磷肥厂,那里又办了一个氮肥厂,连大队也办有肥料加工厂。就是把不同的石块和不同种类的泥土碾细,做成球状,这就是一种新的化合肥料了。
各种大学应运而生。就连生产大队也办有红专大学了,支部书记在全大队找来一部份枳极份子,和老弱病残的人就宣布开学了,在会上振振有词的说“社员同志们,大学生们,你们今天就是大学生了,读大学非要到城里去吗?就在大队也要成为大学生。照目前这个干法,要不了三年五年,我们就可以建设成共产主义,那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随你享受,什么是共产主义?就是按需分配,那时飞机场就建在我们大队,不是我们去坐飞机,而是飞机到我们家门口接我们了。大学生们,我们的最终目地不是我们享受,而是要你们这批大学生,走出家门,走出国门,到资本主义国家去,解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受苦的人民。使他象我们 一样过上幸福的日子。
对于农村,由于秋粮丰收,每个生产队的青年人,中年人都抽出去搞工业去了。公路沿线尽是打着红旗,背着背包奔上工业区的人,。当年是没有汽车坐的,都是步行,晚上就睡在公路旁,炊事班在前面定点煮好饭,到点吃饭,粮食亩产十万斤了,大米饭是吃不完的,住地,田坎上,坡上,到处都要是白米饭,这样的事连续了三个月。
以后,我们到钟祥街上买学习用品时陆陆续续看到抬死尸回来。据说,上人太多,后勤跟不上,加上井下事故多,安全措施不到位,事故频繁。
凡是在工地上死亡的人,每个都得到一句: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以作对亡灵的安慰。
这就是1958年下半年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