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慕真蔣懿真紀念館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16072378
本馆由[ dyj037 ]创建于2010年06月29日

第一零九師戴慕真在抗日靈寶戰役(一)

发布时间:2010-12-29 14:09:26      发布人: dyj037

作者  戴雲江(前第一零九師師長戴慕真之子)

 [前敘]

一、抗日靈寶戰役的歷史貢獻

1、徹底遏止了日軍進犯關中的企圖,穩定了中國抗日戰場和大後方的穩定局勢,爲

次年的大反攻和抗日戰爭取得全面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在兵力、裝備、情報、聯絡,特別是決策指揮等方面諸多不利的條件下,前方將士

憑籍精神戰力而勝於日軍,并首創了國軍以步兵當面抗擊集群裝甲部隊的戰例。

3、維護了中國政府和國軍在抗日作戰方面的正面形象。從而,爭取到了同盟友邦的理解和援助,而且美國政府隨後調換了不能與國軍合作的盟軍參謀長史迪威。

二、證據表明,抗日靈寶戰役懲罰十名將校軍官(包括第一零九師師長戴慕真),乃

屬一樁帶政治性的集體冤案。迄今查找到關於靈寶戰役的歷史檔案、親歷者回憶文章

及和評述等,共四十餘份(見附錄二),均能作為有利於平反此項集體冤案的證據和

佐證。所有這些檔案史料全部公示於本人的網易博客http://dyj037.blog.163.com

敬請瀏覽,指教。從這些檔案、史料中,節錄出關於第一零九師靈寶戰役作戰的內容,

分別列敘於下。

為了對歷史負責,對抗日英烈負責,希望透過當今海峽兩岸共同適用的法律管道,透過以本文作爲主要證據的申訴,以及其他蒙冤者關係人相應的申訴,使這樁沉積了六十多年的集體冤案徹底平反,并最終獲得台灣,大陸,海外,執法人員和眾關係人方方面面都滿意的多贏結果。

 

第一部分――第一零九師靈寶戰役作戰實績

一、第一零九師在靈寶戰役戰績的特點

根據《豫中會戰》(資料3),可以看出第一零九師在靈寶作戰有以下特點:

1從頭打到尾。自六月五日到六月十七日整個靈寶戰役(即:靈寶防衛戰)期間,包括馳援,防衛以及反攻三個階段,第八戰區參戰的幾個建制師當中,唯有第一零九師是從頭打到尾,而且始終切實地遵照命令,不講條件,不怕犧牲,英勇作戰。

2、第一零九師隸屬關係被頻繁地、倉促地變更。六月五日到六月十一日,是靈寶戰役最緊張最激烈的階段。在這七天當中,第一零九師陸續接受到戰區、戰地長官以及三名軍長(即:胡宗南、李延年、馬法五、張  卓、李正光)多達五個上司的的指揮命令。戰地主官李延年更是一次次地越級、重迭下達命令;而且,有時前後兩個上司的命令內容互相矛盾。

3、第一零九師所轄的三個團,多次被調離,配屬其他部隊。在強敵當前,隸屬迭變,

建制拆解,倉促接戰等極其惡劣的情況下,戴慕真師長始終是顧料全般,組織部隊,化險為夷。所轄三個團的官兵,分別都有努力作戰的實績。

4、 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另一方面,上司之下達命令,則應當對命令的正確性負責。第一零九師一次次遭遇命令難以執行,又不能不執行的情況,應當責問其上司施令之不當。以所轄第三二五團為例,從五月下旬奉令留守二線,到六月九日,根據配屬關係,不是由戴慕真師長指揮。因此應當責問李延年,李正光,張  卓這些上司,在這十多天,第三二五團是由哪個官員,從哪個指揮所,使用何種通訊手段指揮的。事後統帥部追查責任,怎能以懲罰下屬來推卸責任?

二、第一零九師靈寶作戰實績節錄

以下24段原文,節錄自資料3《豫中會戰》(抗日戰史  中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印1981年6月1日出版  第三十一章第二二六至二五五頁)。

1、六月四日深夜(參照插圖第六十八。)――第十六軍之第一零九師。於深夜奉命,以一團佔領南青、橋頭、閭家坪陣地;以一團於楊店、蔡原、南河附近集結,當即遵照於五日拂曉到達指定位置。

2、六月五日(參照插圖第六十九)――同(五)日,李總司令,為顧慮敵戰車部隊增援,並擬擴張戰果,乃以己徽戌堅勇電令第四十軍及第一零九師,要旨如次:

一、第一零六師及第八師,應固守原陣地。

二、第一零九師(欠一團)歸馬副總司令指揮,以一團(配屬戰防砲一連四門)固守楊家灣、李家窩、南青、橋頭、閻家坪之線;以一團控置下磑、下莊之線。

三、砲兵,歸馬副總司令統一指揮。

四、加強戰車阻絕工事。

        第一零九師奉命後,即以第三二六團向南青、橋頭右翼延伸,惟楊家灣至朱家窩四、五華里,以時間迫促,乃由該團預備隊之第一營前往佔領,另由第三二七團推進一營至下莊歸其指揮。

3、六月六日――(參照插圖第七十三,第七十四)第一零九師方面:敵由神窩突破第八師陣地繞至溝石坡以南,襲擊下莊第三二六團團部,該團正面之第八連舆敵激戰,傷亡甚重,蔣有年營長、張萬邦團長,均負伤,乃即令第三二七團逆襲突入之敵,至烏里村南端高地,即舆敵遭遇,展開激戰,迄夜敵未得前進一步。第三二六團第二營,仍在橋頭原陣地舆敵戰鬥,至午夜,該師奉命轉移虢略鎮附近集結。   

4、六月六日――同日午,李總司令,鑑於右翼敵軍經佛金寺、火家山向岔道口迁迴,

威脅我右侧背,正面則向黄河嶺、楊家灣、朱家窩、橋頭、神窩、藍家凹等地進攻,當以己魚午堅青電令劉、馬兩兵團,應就現態勢竭力拒敵人。不得已時,劉兵團向南官道口、前代家山、岔道口之線佔領陣地;馬兵團一部在北小和、蔡原陣地,主力在閻謝、上坡頭、關爺前、于家河、李家園佔領陣地。復據劉兵團報稱,該部實力不及一師,乃以電話請示胡副長官,胡副長官遵照軍事委員會改攻為守穩紮穩打之指示,即令李總司令轉移於虢略鎮、靈寶既設陣地,拒止敵人,李總司令奉令後,即以已魚亥堅甬電調整部署如左:

一、馬兵團即向虢略鎮以西轉進,第一零六師在虢略鎮西北之西上村附近集結,第八師歸還第五十七軍建制,在該軍附近集結,各砲兵連、戰防砲連至虢略鎮以西高地後,各歸還原指揮系統。

        上項電令下達後,復以已魚未堅甬電令第一軍如左:

一、周家山亘靈寶之線守備部隊,應即進入陣地,砲兵迅速完成射擊準備。

5、六月六日――馬兵團長奉令後,即飭各部隊逐次轉進於虢略鎮、靈寶主陣地以西,從新部署,(李延年)乃下達命令要旨如左:

一、梅洛奔營長,所指揮之砲兵,即轉用於靈竇、虢略鎮主陣地。統歸總部直接指揮。

三、第一零九師朱家窩附近之一團(欠一營),由第一零六師李振清師長指揮,至虢略鎮歸還建制。

四、第一零九師,於七日三時開始行動,逐次掩護,經大中原向虢略鎮集結,以一團駐虢略鎮,以一營留川口,歸第一六七師駐川口之團長指揮,師部及其餘部隊,駐焦村附近,沿途應注意與由西來之第一六七師確取連繫。

    各參加攻擊陕縣部隊奉令後,於七日三時開始向虢略鎮以西轉進,六時先後到達。

6、五月十九日至六月六日――第一軍之配備如左:

一、右地區隊指揮官王隆璣,指揮第一六七師附第一零九師之第三二七團,守備周家山、時家山、虢略鎮、四平村及封門寺、桐林、張家坡、川口、南、北厥山、大、小中原之線陣地。

四、另令第一零九師以一團守備朱陽鎮,星夜構築工事外,主力在周家山迄姑姑庵(蘆靈關西北)一带高地,分別星夜加強工事,特重對南各道路之封鎖。

7六月六日晚――胡副長官以敵進迫虢靈主陣地、即令第十六軍李正先軍長,率預備第三師進至陽平鎮附近,協同第一零九師擊破官道口西進之敵,令預備第八師挺進寺河街東北地區,襲擊敵後;笫一零九師以一團接替川口、席家凹守備。

8六月六日晚――第八師於奉到李總司令己魚亥堅甬電今後,即歸還第五十七軍建制。第一零九師仍歸第一軍指揮,其配屬第四十軍各砲兵連及戰防砲連,於抵虢略鎮西方高地後,亦歸還原來指揮系統。斯時,第一軍張  卓軍長,基於前令作如左之處置:

一、第一零九師之第三二七團,歸第一六七師指揮,接任川口以南及席家凹、大、小嶺一帶守備。

二、第一零九師師部率第三二六團,即移駐虢略鎮以西東村、化里、典興附近地區,並嚴督第三二五團加緊構築周家山迄蓮花洞一帶高地工事及朱陽鎮據點工事。

9六月六日晚間――右翼劉兵團,經岔道口向西轉進後,敵步騎干餘尾躡其後。馬兵團方面,由神窩西進之敵(參照插圖第七十五),乘我部隊轉進之際,先於六日進至烏里村,舆配屬第一零九師之第三二七團發生戰鬥。迄十八時,敵戰車四輛,由楊店繞布張附近,舆該團之預備隊衝突,敵藉砲火之掩護,猛烈衝擊。迄十九時,該團奉命轉進至西水頭,歸第一六七師指揮。七日三時到達,即奉該師作命第三十三號命令要旨如下:「該團為右前進部隊,接替童子南、席家凹、大、小嶺、閻李村一帶守備任務,並於池頭凹、小李村、蘇村廟上、黄古垛之線派出警戒部隊,該部隊之重點,為小李村、河灘、開坊口之縱深地帶。」該團遵以先行集結之第一營,佔領童子南、席家凹之線陣地;以第二營接替河灘村、大、小嶺、韓圪壋、閻李村之線陣地,並以第六連接替岔道口警戒陣地;第三營為預備隊,控置於開坊口;直屬部隊位於西澗口。惟預定之岔道口警戒陣地,於七日晚第六連未到之先,敵已佔領,而守備該地之第一六七師之一連,犧牲大半,遂即後撤,第六連乃進至小李村前端佔領陣地。

10、六月八日――(參照插圖第七十六)第一零九師第三二五團,於昨(七)日十三時二十分,奉命(註:何人命令?不詳。據黃劍夫回憶文,乃六月九日歸還建制)在朱陽鎮亘周家山間佔領陣地,以一營固守朱陽鎮據點,主力在七里原、宋家坡、東司溝、棗吳坪附近,對東南確保我軍右側背之安全,該團即以第三營固守朱陽鎮據點,以第二營在朱陽鎮以北亘西坡嶺間佔領阵地,第一營在虎耳坡亘上、下宋區佔領據點,構築工事,破壞道路(參照插圖第七十五)。迄八日三時,敵步騎約六百餘附山砲一門小砲二門,由岔道口至五畝街,以其砲火掩護,向上、下宋區陣地攻擊,迄十五時,曾數次猛撲,均被第二連擊退,並擊斃其官兵二十餘毁小砲一門馬數匹,獲其從軍手帖一册,獲知敵係第十四旅團,於五月十四日,由長治、長子經榆次、太谷、平遙、運城開來。其時第二連連長劉雲样,奮勇奪取敵砲,致負重傷,敵則乘機攻陷下宋區,十時,復猛攻上宋區,激戰四時,敵不支。向東退去,第一營鄭營長率部跟踪追擊,遂克復下宋區。另敵約五百,於是(八)日二十時,乘第一營在宋區激戰時,經五畝街,一部向北對周家山陣地佯攻,其主力至匣里與我第四連之一班激戰後,即西向香爐溝進攻,該連長楊晴川,即派兵一班向敵搜索,因夜暗地形複雜,未能發現敵主力。迄九日,第一零九師派第三二六團向蘆靈關搜索。另派師工兵連、防毒連於井山溝、郭家溝阻敵北進,同時向陽平鎮附近之預備第三師取得聯繫,對南搜索警戒。

11六月九日――四時,由岔道口前進之敵約五百餘,開始向小李村第三二七團第十營第六連警戒陣地進攻,即在該村南端發生劇戰,當斃敵三百餘,我傷亡亦重,至六時三十分,該連僅餘官兵三十一員名,乃撤佔小李村右側高地,拒敵西進,同時,小李村第三連之一排,被敵突破.詼村遂陷敵手。敵遂以此村為根據地,展開其後續步砲約二千餘,於十時十分,向我主陣地進攻,以猛烈砲火全面轟擊,左翼陣地大部被毁,敵步步進逼,池頭凹、蘇村廟上、黃古墚附近之警戒陣地又被突破,且以陣地前方要點,均陷敵手,其沿公路進攻之敵,被我砲火阻於前店後,已成對峙狀態,至十六時,該團為防敵薄暮攻擊,遂加強第一線兵力,即以第三營第七連附重機槍兩挺,控置於大、小嶺,增強右翼守備;以第八連控置於席家凹後端,增強左翼守備;以第九連附重機槍一挺、迫砲一門,控置於桐村,增強縱深地帶之守備。是(九)日二十一時,派第八連襲擊池頭凹、駱駝嶺兩高地,因敵戒備甚嚴,於拂曉前撤回,其向孫家溝、前店、種家坡前進陣地攻擊之敵,亦被阻未逞。

12、六月九日――(參照插圖第七十五)右翼香爐溝附近,戰况無變化。八時二十分,敵以新增兵力分三路向主陣地之涼馬台、前店、席家凹之線第一六七師陣地進攻,被配屬該師第三二七團守軍擊退,但縱深地帶之前店陣地,被其突破,守備該地之吳光昌排傷亡甚重,向該地左右進攻之敵,均被熾盛火力阻於陣地之前,十一時,右翼涼馬台要點受敵圍攻,守該地之吳連合排,沉着固守,舆優勢敵激戰。至十四時許,全排犧牲,該地遂陷敵手。同時,左翼童子南陣地,受敵砲火猛擊,工事盡毀,而席家凹亦被敵突入,左翼營長王梅生,督戰負傷,情勢危急,第三二七團長率特務排馳援。督促守兵佔領李村以東高地,並舆桐村方面取得聯繫。成守勢鈎形陣地,至五時許,敵復由童子南、席家凹三面攻我高地,並以山砲二門平射砲一門猛轟,因無工事,官兵傷亡極重,繼以短兵相接,該高地隨陷敵手,乃撤至開坊口以西高地,與大、小嶺守兵相連繫。旋敵進抵開坊口,我官兵奮勇反攻,迄七時半,將開坊口、李村之山頭奪回。此時,第一六七師因調整部署,分向主陣地撤退,由該團擔任掩護,迄二十一時,奉命向北瀹渡轉進至化里村集結待命。

13、六月九日――上午十時,李總司令以甲作命第四號調整全般配備(見第三節第四款,各軍當即遵照。旋奉胡副長官轉  蔣委員長電話指示,當以己佳申堅青電轉飭各部要旨如次:「奉  蔣委員長佳申電話諭:一、虢略、靈寶陣地決不撤退,應死守。二、本陣地準備兩面、三面陣地,對內、對東、西,、南、北作戰,決不准撤退。三、虢略鎮後之焦村砦子、九柏台廟兩據點,特加強固守,則虢略可保。四、砲兵及戰防砲應集中虢略,通西公路預為部署。五、屯里附近,應派相當兵力,作堅強工事。」各部即遵諭實施。

        又(節錄該書第61~62頁),九日晨,李延年總司令調整配備如左:四、第十六軍李正先軍長,指揮第一零九師(欠第三二七團),以一部封鎖朱陽鎮之盧靈關間,同閿鄉各隘路,主力固守盤嶺山(朱陽鎮西十五里)、朱陽鎮、臺頭、固家山之線,對來攻之敵,阻擊於朱陽鎮以東地區,預備第三師,應於陽平鎮、永泉樹間地區集結待命。

14六月十日――晨,李總司令,洞察全般狀况,並遵照  蔣委員長所示要旨處置如次(參照插圖第七十五):

六、主陣地之宋區嶺、娘娘山、周家山、漢王廟、時家山、老坡南、楊封砦、南營、大南村、南、北市村、周家灣、焦村砦子、文家嘴、南、北安頭,東村、高冢莊、坡頭砦、南北店、槐樹園、王垛、孟村、孟村砦、稠桑溝東及其南、北無名莊等處,應構成據點陣地。

    另以電話,責成第一零九師戴慕真師長,固守娘娘山,待命行動。

15六月十日――由五畝街西進之敵,已進抵香爐溝、鐵佛寺以南一帶地區,第十六軍奉命任周家山以西地區守備,向南警戒,李正先軍長,以確保周家山至蘆靈關高地之線,擬分三地區隊(參照插圖第七十八),保持重點於中央,即令預備第三師第九團爲右地區隊,佔領石寨子、大湖峪后山、黑峪山、松樹凹之線,對南搜索警戒;預備第三師(欠第九團)為中央地區隊,佔領五坡寨南方高地亘一三三九九及一五二零四高地之線,并推進一部於崔家山、桂家嶺、香爐溝、劉家山之線,對南搜索警戒;第一零九師(欠一團)爲左地區隊,佔領濟公廟、周家山之線。

16六月十日――至九時三十分,漢王廟、周家山之第一六七師部隊相繼撤至山上,第三二七團撤至娘娘山與第三二六團取得聯繫。十二時許,協同向槐樹轉進,斯時舆第三營及第一連未取得聯絡。

17、六月十日――黄昏時,全線已陷於混戰狀態。入夜,始奉胡副長官轉  蔣委員長電諭:「無論何人,不得向西撤退,應確保靈寶、虢略各要點,在陣地內舆敵決戰,以保持國軍榮譽。」當分飭遵照。

18、六月十日――第三十四集團軍李延年總司令,為避免過大損失並誘敵於有利地形而予以殲滅計,乃呈准轉移於東、西長安亘盤豆嶺之線。於午夜十二時,以第五號作戰命令調整部署(註:原令見第三節第四款。本文第三部分專門敘述)。

19、六月十一日――(參照插圖第八十)第一零九師集結朱楊鎮及其以東地區,求敵侧背而攻擊之。

20、六月十四日――奉李總司令己寒未堅甬電示:

一,靈實、虢略之敞,刻正向東逃竄,着第十六軍李(正光)軍長指揮第一零九師預備第三師及第三十九師之一團,即向盤道口、川口、靈寶之線搜索前進。

21六月十四日――第十六軍李軍長依李總司令已寒未堅甬電要旨作如左之部署:

一、第一零九師主力,本(十四)日午在朱陽鎮附近集結完畢,以一團進出五畝街,追擊東潰之敵。

22六月十五日――李軍長,並令第一零九師向方家河、布張、藍家凹之線推進,以主力佔領虢略鎮要點。

23、六月十六日――第一零九師,向虢略鎮推進中。十六時,預備第三師奉李軍長命令要旨如左:

一、我第一零九師本(十六)日可進至虢略瞋。

24、六月十七日――一、第一零九師,以一部佔領川口、中和、布張、烏嶺各獨立據點為前進陣地,主力佔頃焦村砦子(不含)亘牛莊之線。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写信时间:2012/06/03 10:3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