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彩初:怒放竹子可喻人
挺拔有力的竹子充满正气。
年逾九旬的曾彩初。
他,曾是一名教师,却与兄长靠三支旧枪拉起游击队,队伍首战就打死一个日本兵;他,曾是国画大师高希舜的弟子,善画竹,晚年拥有“湘中第一竹”的美誉……他就是年逾九旬的书画大家曾彩初先生。12月3日曾老的个人书画展在湖南娄底博物馆开幕。
谦称作画是浪费纸墨
曾彩初1920年出生于湖南双峰县一个书香门第,就读于南京美专,师从国画大师高希舜,毕业后一直在双峰教书育人。与曾老闲谈,能感受到传统知识分子那种幽默风趣的风范。曾老说:“我天资中下,个性拘谨,自认神经比较正常,可是神经正常的人,不宜从事书画,然而我又偏偏爱写循规蹈矩的字,画些神经正常的画,浪费纸墨,在所不惜,凭性之所好而已。”
曾为湖南和平解放出力
他虽自称个性拘谨,但年轻时,却并没有逃避世事,而是用行动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担当。1949年曾彩初在兄长景初的影响下加入地下党。曾彩初的岳伯父邓介松,是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程潜的秘书长。当时程邓计划起义,曾彩初便积极协助邓介松联系共产党武装湘中第一支队。1949年8月,国民党县长以“支援地下党枪支罪”将他关进牢房,后经他父亲出了7000银元赎出。由于当时地下党是单线联系,被捕使他一度与组织失去联系,直到几个月后才找到组织。
为何以“怒”写竹
曾老善画竹。记者注意到曾老很注重竹根部分。关于这点,曾老有他独特的心得:一是把根留住,二是从根上可以看到新生命。曾老说他画竹子,讲究清、劲、冷、怒,以寓人格。清,指不争名利;劲,不怕权贵;冷,是指思想清醒。至于怒,他在一幅墨竹上述怀:“余怒为何?怒以权谋私者,怒弄虚作假者,怒尸位素餐者……苍天在上,育我竹子,深其根,壮其骨,以枝为鞭,以叶为刀,乘天地之正气,横扫一切歪风邪气,竹其勖哉!”
在北京办画展曾引起轰动
也正是曾老将人格融入竹中,所以他的竹子风格独标,蕴含传统知识分子“士”的精髓,一根根竹子,就像一个个大写的人。因此,曾老过去在北京办画展时,引起轰动,得到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琦、杨力舟,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程大利,《人民日报》总编张研农等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
在与曾老聊天中,感觉他身上的气质一如他笔下的竹子,“常爱凌寒竹,坚贞可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