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启典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06105057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7月21日

60年代

发布时间:2011-07-21 11:46:44      发布人: 一米阳光
 进入60年代,他的艺术创作日臻成熟,先后任惠民地区京剧团、人民剧场、虹光影院美工。这个时期,他创作了一批以工农业生产为主要题材的作品。

  1964年,乍启典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多次步行到道旭码头写生,上渡轮体验生活,与船工交谈,积累了大

  

 

  乍启典量创作素材,回到家里搞创作,经反复推敲,几易其稿,一幅反映热烈生产景象与劳动者昂扬风貌的巨作《道旭渡口拖运忙》在斗室中问世,一举入选华东地区美展。值此他结识了傅抱石、亚明、方增先诸位画坛名家并得到了他们的赞赏。之后,在陈维信的鼓励下,他又去地区油棉厂、邹平白云山体验生活,灵感涌动,创作了反映鲁北棉花大丰收的喜庆景象的《银山朝晖》,受到中共山东省委领导的首肯。以上两幅作品,同时入选1965年全国第四届美展。当时山东只有9幅国画作品入选,而他一个人就被选中两幅。乍启典在全国崭露头角,名震中国画坛,令美术界刮目相看,省内外美术界盛赞“乍启典喜跳龙门”。才智与磨砺、勤奋与拼搏,造就了乍启典这颗从社会的最底层一跃而跻身于全国画坛的新星。

  十年浩劫,乍启典也受到冲击。但他没有蹉跎,常邀几个朋友在一起谈画论艺,互相切磋,相益相得。木匠出身且有一技之长的乍启典仍能参加一些有益的书画活动。1970年他参加了全国农展馆模型制作,10月1日,在天安门观礼台参加国庆典礼。1971年,乍启典调惠民地区群众艺术馆,任美术创作员。他的《育新苗》曾在省5种报刊上发表;《盐港海风结晶天》、《驯渡天堑》先后参加省美术展览。即使在动乱年代,他仍然贴近群众,深入生活,笔耕不辍,实属难能可贵。笔随时代墨彩扬辉。

  1978年,“东方风来满眼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了祖国,也吹暖了画坛。年近花甲的乍启典老师焕发了艺术青春,他饱沾着时代的浓墨重彩,创作了《春满人间》参加了省美展。此后,拥抱祖国的春天,描绘祖国的春天,讴歌改革开放,成为他创作的主题。在出席省文联三届三次扩大会议上,他与于希宁、黑伯龙、张彦青等合作了《东风浩荡百花齐放》、《泰岱迎朝晖》等4幅巨作。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