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 中苏蜜月
“……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穿好军装拿起武器,共青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国家……”——这是五十年代风行一时的苏联歌曲《共青团员之歌》。五十年来,我爸从未听到有人唱过,也未见它被收入任何一本歌曲集,然而,在他的记忆里却始终留存着,如同任何一个青年时代的印象一样持久而鲜明。同样被他深深铭记着的还有那个时代的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攻克柏林》、《乡村女教师》……那个时代的书籍:《青年近卫军》、《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个时代的流行服饰:男青年穿的列宁装,女青年穿的布拉吉……那真是一个中苏友好的美好年代,课堂上在讲授着俄语,马路上在奔跑着伏尔加,苏联人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上,受到中国人民贵宾一般的敬重和欢迎,到商店买东西不用排队,逛公园买票也不用排队……至于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那就数不胜数了。光援建项目就有多少,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厂、华北制药厂至今还在产生效益……苏联跟中国友好到什么程度?一些最新的设备,他们自己不装备首先要装备咱们。这是我爸亲眼见到的:1957年,苏联设计出来一种最新式的收报机——克劳德机,他们本国不用,先让咱们用。不仅如此,还派来专家,教我爸他们操作。那位苏联专家叫苏斯洛夫,黄头发、蓝眼珠,讲起课来特别有耐心。记得有一回讲操作理论,我爸怎么听也听不懂。他就把我爸叫上讲台,对着桌上摆着的克劳德机,手把手地教我爸:怎么推,怎么拉,怎么左右转动。在他的反复演示下,我爸终于弄懂了。当他“咯噔”一声把频道换好时,苏斯洛夫高兴地拍着我爸的肩膀,用俄语表扬说:“哈拉绍、哈拉绍!”中苏关系出现裂痕是在59年,作为情报人员我爸他们最先感受到了。59年以前,苏联方面报来的电台方位都是准的,59年以后就经常不准了。联系到当时的国际形势,他们也知道是苏联人在瞎报,所以就不再理他。但由于那时签定的合同还未撕毁,他们还得按规定每天给苏联人报一次,也是胡乱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