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6218
本馆由[ 白石青藤 ]创建于2010年02月04日

從北大到臺大 獻身教育

发布时间:2011-08-04 10:27:22      发布人: 黑白双煞

  胡適對傅斯年的能力與天分評價極高,他曾說:"孟真的天才,真是朋友之中最傑出的。他的記憶力最強,而不妨害他的判斷力之過人。他能做第一流的學術研究,同時又最能辦事" 。胡適在蔣介石邀入閣擔任行政院長的人情攻勢中,曾建議蔣介石不如延攬傅斯年、蔣廷黻出任。1945年,抗戰勝利,兼任北大校長的胡適出任國民政府駐美大使,因公滯美未歸,面臨大學復員回北京的難題,胡適與蔣介石屬意改由傅斯年出任北大代理校長,挑起復員遷校回北京與接收重任 。

  西南聯大則在抗戰勝利後解散,北大、清大、南開等校紛紛復員,必須再次大規模遷徙;然而抗戰期間,由日本傀儡政權扶植的偽北大,也有教職員安置問題,釀成偽北大教職員街頭抗議事件。

  傅斯年於代理北大校長後多次聲明,北大決不錄用偽北大教職員,指大學須在"禮義廉恥"四字上做不折不扣的榜樣,給後代青年們看看,讓青年正是非、辨忠奸,否則"下一代的青年不知所取,今天負教育責任的人將成國家的罪人" 。甚至痛斥為接收日據時期偽校產與偽北大教授打過招呼的陳雪屏,"漢賊不兩立,連握手也不應該"。

  燕京大學對參加偽北大的教授一律解聘,傅斯年說,如果北大做不到,"真沒臉見燕京的朋友了"。他又直指舍不得離開的人如果不受譴責,對不起那些長途跋涉到大後方,拋家別子,堅持國家民族大義的教授與學生。強硬手腕終於敲定北大復員難題。在開除依附日軍的偽北大教職員,並上書指責國民黨政府在戰後未能嚴審、嚴懲漢奸後,傅斯年說,"我知道恨我的人一定很多,但我不能作鄉願"!

  也因為認定胡適適合當全國最高學府校長職務,傅斯年雖接手北大,化解偽北大教職員難題,卻始終定位自己是暫代校長。他努力不懈,為北大爭取到新校地、校產,目的是為"斷然不願與別人搶東西"的胡適當開路先鋒;當胡適自美返國後,他立刻辭職讓胡適重返北大,毫不留戀,也不接受蔣介石慰留,依舊回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自詡為胡適的"清道夫"、"保駕人",曾對蔣夢麟說,蔡元培、胡適是北大"功臣",北大精神創始者,但"辦事能力讓人不敢恭維";至於他與蔣夢麟雖會辦事,但不過是北大"功狗" 。

  1947年,宋子文下臺後,傅斯年赴美養病。此時中國內戰再起,傅斯年返國出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及立法委員;1948年12月,情勢更加緊張,國民政府即將全面遷臺,臺灣大學校長莊長恭考量國共內戰不利情勢,擅自攜眷離臺返回上海,由杜聰明暫代,為安定人心,蔣介石決定由具學界碩儒身分的傅斯年出掌臺大。

  傅斯年考慮再三,並一度以健康為由嚴詞拒絕,最後拗不過蔣介石與教育部長、老長官朱家驊連番遊說,以及國民黨二把手、剛接任臺灣省主席的陳誠的人情壓力,為穩住臺灣動蕩局面,1949年1月20日辭去立委,赴臺接任臺大校長。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也隨傅斯年遷臺,此舉不但為中研院保留許多珍貴史料,也奠定日後臺灣歷史學術研究的根基。為表尊重與感謝,陳誠親臨機場迎接傅斯年。行前傅斯年卻對朱家驊說,"你把我害了,恐我的命要斷送在臺大了" 。

  之所以猶豫,傅斯年主要是思考要留在臺灣或大陸。傅斯年對國民黨失敗早有準備,但還是無法接受。徐蚌會戰失利後,受陳布雷、段錫朋相繼過世影響,傅斯年在南京雞鳴寺中告訴蔣介石文膽陶希聖,在身邊準備若幹安眠藥,"現在沒有話說,準備一死" ,可見悲觀與無奈。1948年底,胡適與傅斯年在南京對著滾滾長江,思及國府命運,禁不住潸然淚下,傅斯年傷感地吟誦陶淵明的《擬古》詩第九首:

  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采。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