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老人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93324817
本馆由[ 回家 ]创建于2013年06月29日

敬爱的父亲,您一路走好!

发布时间:2014-02-02 09:09:11      发布人: 老庄369

敬爱的父亲您一路走好

张乃斌 2013-2-19海口

癸巳正月初七,海口风和日丽。时至1330分,却有一声惊雷炸响在我们全家的头顶——家父张鑫老人,走完86年的人生旅程,猝不及防的溘然逝我们全家,都沉浸巨大的悲痛之中!

我们略感欣慰的,是父亲走的很安详初七上午,父母像往常一样出门散步。中午我驾车陪他们到弟弟家聚餐,路上还有说笑。坐上餐桌,父亲听说孙子下午要带他去泡脚,带着笑意回应了一声“是吧”。我帮父亲接过斟了少许茅台的玻璃杯,问他多不多时,他回答“可以”。父亲先接受了我们的共同举杯敬酒,随后自己又喝了一口,正吃鱼的时候突然昏厥我们在惊恐慌乱中紧急送医,医院极力抢救,终于无力回天……父亲最后说的一声“可以”,竟成了意味深长的遗言!

我们震撼的,是父亲走得奇异。这不只是他离开的方式,还有他离开的时间。正月初七,正是过完春节上班的日子。父亲在生命之火行将燃尽的时刻,以这种方式、在这个时间离去,免除了那种久卧病床却没有逆转希望带给全家的长期煎熬——好像是他不愿意给家人增加额外的负担。父亲走得如果早几天,这个年将过得不堪设想如果晚几天,刚刚离开的儿孙又要马上返程回来——好像是他要护佑全家多一个和谐满的春节……我愿意相信,这是父亲与冥冥之中的上苍合谋后刻意的安排,不然不会这么巧,又这么符合他的性格——他一生都不愿意求人,怕麻烦别人;他一生都在用行为诠释何谓有德之人!

我们兄弟姐妹,没敢让母亲参加父亲的追悼会。父母在一起生活60年,已经成为谁也离不开谁的一个整体。几十年坎坷曲折、困难艰辛,丝毫没有动摇他们的恩爱。明年的“3.8”节,是他们的钻婚纪念日,我们春节期间还曾经议论怎样庆贺。我们知道,父亲突然离世,母亲是难以承受的沉重打击。但我们仍然没有料到,83岁的老母亲,反应会如此强烈。她父亲刚刚送医没有确定的结果,就不听劝慰的嚎啕不止。1530分,大概太久还没有准确消息验证了她不详的预感又或者她感知到某种神秘的信息。母亲借口去洗手间,竟然操剪刀割自己的颈部幸亏及时发现送医,伤口缝合七针……这期间,我和家里的青壮,先是一起护送父亲去医院,后要分头为父亲料理后事、筹备丧事。到18时后,母亲见到作为长子的我,仍然不能歇止失声的悲恸,喊着“我要跟他去,我要去陪他……”

这样不敢想象的故事,这几天就真实的发生在我们家里。这个故事里,有母亲的情义,也有父亲的仁德。只有父亲的仁德深厚,母亲这样不惜性命的跟随,才值得、才合乎情理!

我理性上虽然清楚,父亲属于高寿,是民间所谓的白喜事,但是情感依然不受控制。这几天只要静下来,脑子里就满满的全是父亲的音容父亲的往事……我努力想梳理清楚,父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能够不失真的概括评价他的一生。但我发现以自己目前的状态,在短时间里,这是一件不可能做的事情。我只能无所顾忌,任内心真实的感受涌来笔下在这个过程中,我忍不住一次次泪流满面……

父亲老来显得身材矮瘦。青年中年的照片,却是仪表堂堂,两眼很有神采,看得出是一个有智慧的人。父亲1928年农历430日,出生湖北省松滋县王家桥一个富裕家庭。几代单传之后,他又是四个姐姐之后惟一男丁40年代末,他在沙市第一中学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毕业。我小时候偷看过他编号第一毛笔楷书的高中毕业证书。这时适逢四野大军南下,急需城市管理人才。父亲加入了荆沙地区军管会举办的青年干部训练班,结业分配到荆门县工作。1954年就任县油脂公司副经理,1957年升任县粮食局副局长。这算得上青年得志,也证明了他出色的工作能力。的确,在同时代的干部中,父亲的水平能力是被公认的。只可惜父亲的才华,一直没有遇上可以充分施展的舞台。

父亲的一生命运多蹇,俨然一个充满问号的悖论。他终生跟着共产党,但他的家庭却正是共产党革命的对象——我祖父是在土改中被判刑入狱的地主。父亲工作后,长期未能入党在副局长的职位上被雪藏20多年,成为一个只干活不掌权的“业务干部”。他还动不动被抽调出去,短期工作过的单位,先后有三干渠指挥部、烟墩化肥厂、农业局种子站……改革开放以后,父亲得以入党、转正局长,算是意气风发了几年1983年荆门市、县合并升格,父亲出任市粮食局筹备领导小组组长机构整合完成,父亲却未能像其他单位的筹备组长一样,顺理成章的转任局长。而父亲如果争一争,是完全有条件有机会的……结果,他虽然有了市政协委员、粮食局党委副书记等头衔,但实际上又做回到了从前的副局长。此后再过五年,已年满60,又去粮食部直接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响岭粮食储备库,以顾问头衔干了两年实实在在工作。

更为尴尬的是,每次政治运动到来,父亲几乎天然就是斗争对象。我记忆深刻的文革:有封住家门大字报父亲被押着上街游斗、父亲在革集五七干校的土墙茅棚里当炊事员做饭……我不清楚,父亲此前怎样才能熬过那么多连绵不绝的政治运动。但可以想象,以父亲政治上的先天不足,能够磕磕绊绊的一路走来而终于没有倒下,该要承受多少难以言说的辛酸屈辱,又需要何等的谨小慎微、克制隐忍!

隐忍自律遇事不争、自甘平淡、在乎别人的感受——这些生存所需的行为方式,或许并不是父亲的真性情,但受制于特定的时代环境,久而久之便成了他真实而重要的性格特征。父亲的自律,从他的生活中可见一斑。他的自我要求近于严苛,每天睡觉起床、吃饭散步、甚至上厕所都有准确的时间。每顿喝多少酒,每天抽几根烟,也都有一定之规,从来不暴饮暴食。

晚年长住海口。以前春夏还回湖北住住,最近三年则完全没有回去。父亲一直很节俭,对钱不大看得开我们按月交给生活开销,希望父母保持当家作主的感觉。我多次劝父亲:每月多花一千块,生活品质可以提高不少;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他并不和我理论,但生活费照样月月结余。他对晚年的生活似乎很满足,常常说:我们这些人里头,我现在要算最好的。近两年父亲的意愿越来越少。劝他去外地走走看看,他了无兴趣,主要乐趣就是看电视。他每天在客厅或卧室,长时间、大音量的反复看各种新闻,附带也看天气预报和古装戏曲。他坚持每天、看报纸,偶尔也独自玩玩扑克算命的游戏。他不挑剔饮食,因牙齿所剩无几,喜欢煮到稀烂的饭菜。他终身没有离开烟酒,此外别的嗜好。他从来没有什么大的欲望奢望,安然于平凡平淡的生活,连想都没有想过要做大官、挣大钱。可以说,父亲的一生相当淡定、绝对清廉!

父亲性情温和,微笑长在,没有性格人格的底线。他对人生世事的洞悉,清晰明了而不乏深刻之处,只是不轻易的说出来。父亲多年前的一些话,我至今铭刻于心。他不太讲究虚有其表的形式,表达方式是:“有钱天天过年”。他爱说:“看一个人,不要看你走火的时候,他对你怎么样;要看你倒霉的时候,他怎么样对你。”——不整人不害人、不落井下石,是他做人的基本操守。父亲还常说:“做人要讲块招牌”——在他心目中,做人就应该像商家维护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一样,诚信守德。

为人处世的柔弱包容,或许让父亲在生活中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是,他可以一生坦荡、问心无愧!他退休20大几年了,在他过去工作过的地方,至今依然享有很高的清誉。他还有不少朋友,时有来电问候。些方面,应当胜过了不少当初的事及上司。父亲实现了一生平安、妻贤子孝、儿孙满堂、晚宅安适、健康长寿,在四世同堂的酒宴上无疾仙去……谁又敢说,这不是父亲仁德一生的福报!

父亲临终前所说的“可以”二字,像他为自己生命画出的一个完满句号。这恬淡、随意、自在的浓浓意蕴,正父亲人生态度、性格特征的准确写照“可以”二字,透露出一些生活的玄机,给予我们关于生活得失、人生真谛的无限遐想与深刻启迪!

我们为父亲选定了双人陵寝。母亲被搀扶着看过父亲今天、自己百年之后的归宿,虽稍有安慰,仍然哭诉着“你等我、我早点来……”有这样的父母我们兄弟姐妹深感庆幸珍惜骄傲。父亲虽已长逝,但他老人家的笑貌音容、养育之恩、仁德行止,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这正如我们敬献给父亲的挽联长寿有终音容永在,辞尘仙去德范长存。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我们兄弟姐妹无力改变自然的规律,无法挽留父亲的远去,惟有在这里虔诚祈祷:敬爱的父亲,您一路走好!

(2013-2-23修改)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向姨夫大人致敬,默哀!


    写信时间:2015/12/19 19:5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