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伟大的父亲张鑫老人致敬
我理性上虽然清楚,父亲属于高寿,是民间所谓的白喜事,但是情感依然不受控制。这几天只要静下来,脑子里就满满的全是父亲的音容、父亲的往事……我努力想梳理清楚,父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能够不失真的概括、评价他的一生。但我发现以自己目前的状态,在短时间里,这是一件不可能做好的事情。我只能无所顾忌,任内心真实的感受涌来笔下。在这个过程中,我忍不住一次次泪流满面……
父亲老来显得身材矮瘦。青年中年的照片,却是仪表堂堂,两眼很有神采,看得出是一个富有智慧的人。父亲于1928年农历4月30日,出生在湖北省松滋县王家桥一个富裕家庭。几代单传之后,他又是四个姐姐之后的惟一男丁。40年代末,他在沙市第一中学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毕业。我小时候偷看过他编号第一、毛笔楷书的高中毕业证书。这时适逢四野大军南下,急需城市管理人才。父亲加入了荆沙地区军管会举办的青年干部训练班,结业后分配到荆门县工作。他1954年就任县油脂公司副经理,1957年升任县粮食局副局长。这算得上青年得志,也证明了他出色的工作能力。的确,在同时代的干部中,父亲的水平能力是被公认的。只可惜父亲的才华,一直没有遇上可以充分施展的舞台。
父亲的一生命运多蹇,俨然一个充满问号的悖论。他终生跟着共产党,但他的家庭却正是共产党革命的对象——我祖父是在土改中被判刑入狱的地主。父亲工作后,长期未能入党,在副局长的职位上被雪藏达20多年,成为一个只干活、不掌权的“业务干部”。他还动不动被抽调出去,短期工作过的单位,先后有三干渠指挥部、烟墩化肥厂、农业局种子站……改革开放以后,父亲得以入党、转正局长,算是意气风发了几年。1983年荆门市、县合并升格,父亲出任市粮食局筹备领导小组组长。机构整合完成,父亲却未能像其他单位的筹备组长一样,顺理成章的转任局长。而父亲如果争一争,是完全有条件有机会的……结果,他虽然有了市政协委员、粮食局党委副书记等头衔,但实际上又做回到了从前的副局长。此后再过五年,他已年满60,又去粮食部直接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响岭粮食储备库,以顾问头衔干了两年实实在在工作。
更为尴尬的是,每次政治运动到来,父亲几乎天然就是斗争对象。我记忆深刻的文革场景:有封住家门的大字报、父亲被押着上街游斗、父亲在革集五七干校的土墙茅棚里当炊事员做饭……我不清楚,父亲此前怎样才能熬过那么多连绵不绝的政治运动。但可以想象,以父亲政治上的先天不足,能够磕磕绊绊的一路走来而终于没有倒下,该要承受多少难以言说的辛酸屈辱,又需要何等的谨小慎微、克制隐忍!
隐忍、自律、遇事不争、自甘平淡、在乎别人的感受——这些生存所需的行为方式,或许并不是父亲的真性情,但受制于特定的时代环境,久而久之便成了他真实而重要的性格特征。父亲的自律,从他的生活中可见一斑。他的自我要求近于严苛,每天睡觉起床、吃饭散步、甚至上厕所都有准确的时间。每顿喝多少酒,每天抽几根烟,也都有一定之规,从来不暴饮暴食。
父母晚年长住海口。以前春夏还回湖北住住,最近三年则完全没有回去。父亲一直很节俭,对钱不大看得开。我们按月交给生活开销,希望父母保持当家作主的感觉。我多次劝父亲:每月多花一千块,生活品质可以提高不少;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他并不和我理论,但生活费照样月月结余。他对晚年的生活似乎很满足,常常说:我们这些人里头,我现在要算最好的。近两年父亲的意愿越来越少。劝他去外地走走看看,他了无兴趣,主要乐趣就是看电视。他每天在客厅或卧室,长时间、大音量的反复看各种新闻,附带也看天气预报和古装戏曲。他坚持每天散步、看报纸,偶尔也独自玩玩扑克算命的游戏。他不挑剔饮食,因牙齿所剩无几,喜欢煮到稀烂的饭菜。他终身没有离开烟酒,此外再无别的嗜好。他从来没有什么大的欲望奢望,安然于平凡平淡的生活,连想都没有想过要做大官、挣大钱。可以说,父亲的一生相当淡定、绝对清廉!
父亲性情温和,微笑长在,但绝非没有性格人格的底线。他对人生世事的洞悉,清晰明了而不乏深刻之处,只是不肯轻易的说出来。父亲多年前的一些话,我至今铭刻于心。他不太讲究虚有其表的形式,表达方式是:“有钱天天过年”。他爱说:“看一个人,不要看你走火的时候,他对你怎么样;要看你倒霉的时候,他怎么样对你。”——不整人、不害人、不落井下石,是他做人的基本操守。父亲还常说:“做人要讲块招牌。”——在他心目中,做人就应该像商家维护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一样,诚信守德。
为人处世的柔弱包容,或许让父亲在生活中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是,他可以一生坦荡、问心无愧!他退休都20大几年了,在他过去工作过的地方,至今依然享有很高的清誉。他还有不少朋友,时有来电问候。这些方面,他应当胜过了不少当初的同事及上司。父亲实现了一生平安、妻贤子孝、儿孙满堂、晚宅安适、健康长寿,在四世同堂的酒宴上无疾仙去……谁又敢说,这不是父亲仁德一生的福报!
父亲临终前所说的“可以”二字,就像他为自己生命画出的一个完满句号。这份恬淡、随意、自在的浓浓意蕴,正是父亲人生态度、性格特征的准确写照。“可以”二字,也透露出一些生活的玄机,给予我们关于生活得失、人生真谛的无限遐想与深刻启迪!
我们为父亲选定了双人陵寝。母亲被搀扶着看过父亲今天、自己百年之后的归宿,虽稍有安慰,仍然哭诉着“你等我、我早点来……”有这样的父母,我们兄弟姐妹深感庆幸、珍惜、骄傲。父亲虽已长逝,但他老人家的笑貌音容、养育之恩、仁德行止,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这正如我们敬献给父亲的挽联:长寿有终音容永在,辞尘仙去德范长存。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我们兄弟姐妹无力改变自然的规律,无法挽留父亲的远去,惟有在这里虔诚祈祷:敬爱的父亲,您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