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读后感(孙莹洁)
青春之歌》读后感 | |
我想到了巴金先生的《寒夜》,背景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但却寒冷刺骨,令人窒息,我看到最后连气也上不来了。而《青春之歌》虽是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但“一二.九”和“一二.一六”却冲破了这白色恐怖,激昂的呐喊声气冲霄汉,太感人了,我几乎也喊起来了,眼泪也涌了出来,真的,很久没这样投入过了,也很久没这么感动过了…… 作品的开头就勾画出一个具有古典美的少女,竟像是我梦幻中的人物被活脱脱地描绘出来,我突然觉得林道静跟我的距离一下变近了。看着看着,我觉得渐渐进入了角色,我发现原来我的思想竟与林道静如此相似:以前我也假设过如果我在三、四十年代,我也许不会成为一个党员,但我一定会保持心灵的纯洁无瑕。没料到林道静也是这么做的,但却处处碰壁,直到遇到卢嘉川,经过他的启发,道静思想又升华了一层,但又有着小布尔乔亚情调、有英雄的幻想,而巧的是我竟也这样想,并认为这是对的——直到卢嘉川的启发,然后我才慢慢“觉悟”了。我跟道静的思想如此一致,令我惊讶万分,我觉得我跟她仿佛融到了一起,甚至当反对派学生打她时,我气得 好像耳光打到我脸上似的。我深深地被这个可爱的主人公感动了,为她哭,为她笑,为她振奋,为她呐喊,为她的爱情而叹息,为她的成就而欢呼,仿佛我就是她(当然有些相形见拙,但会努力向她学习的)。 本来,我以为我再也不会看到和《平凡的世界》一样震撼人心的作品了,不想,我看《青春之歌》时流了那么多泪,看到最后更是泪流满面、心潮澎湃,激动地无法自抑。 本来,我想买回来之后它也许会被我束之高阁,没想到我一看了开头就无法收束地一口气看完了它; 本来,我是因为喜欢谢芳(饰林道静)才买的《青春之歌》,不想小说中的林道静比电影中的更精彩,更丰富; 摘自莹洁1997年8月26日(初中毕业暑假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