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绶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50528571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9月01日

抗日战场显英才

发布时间:2010-09-27 17:30:39      发布人: 孝行天下

1936年1月

  赵承绶以战功获国民政府四等云麾勋章。同月25日, 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中将军衔。7月, 获国民革命军誓师十周年纪念勋章。11月,获三等云麾勋章,在1936年冬,徳穆楚克栋鲁普(德王)和王英等部在日军直接指使下由察北进犯绥远省。其时,为了适应战时需要,经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批准,晋绥骑兵整编为骑兵第一军,仍由赵承绶任军长,所属三个旅,整编为两个骑兵师,分驻集宁、武川、五原、临河一带。是年秋冬,日伪犯绥日亟,当傅作义将军获阎锡山首肯抵抗日伪,与驻兵绥远的赵承绶及王靖国等商谈抗敌大事时,赵承绶慨然同意傅对日伪的反击主张,并表示以全力支持抗敌。1936年11月15日,日伪进攻红格尔图。其时驻守红格尔图的即是赵承绶所属骑兵部队。面对敌之进攻,守军遵从抵抗精神,由第二团团附张著亲率两个骑兵连,一个重机枪连(欠一排)固守红格尔图。由第二团团长张培勋亲率两个骑兵连,一个重机枪排,从距红格尔图三十华里之高家地前往支援。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我阵地猛攻。我英勇的骑兵部队则拼死抵抗。战斗持续两日,敌仍不能前进一步。16日,赵承绶军长与傅作义将军一起亲到集宁前线指挥,命令骑兵第一师师长彭毓斌配附二一八旅董其武一部,出其不意抄袭敌后,一举击溃了进犯之敌。红格尔图一战旗开得胜,赵承绶又襄助傅作义策划百灵庙战役。在百灵庙之战中,骑一军第二师与傅部孙兰峰旅担任主攻任务,第二师师长孙长胜、傅部孙兰峰旅长分任正副指挥。百灵庙战役在晋绥军赵、傅两部的鼎力配合下,大获全胜,沉重地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绥远抗战一振全国士气,傅作义将军因此而享誉海内外,赵承绶也因绥远抗日有功,获颁二等宝鼎勋章。绥战归来,赵承绶感慨系之, 奋笔自题一联,"出征未遂男儿愿,班师犹恨日本奴",以明坚决抗日之志。

1937年7月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赵承绶所部改编为骑兵第一军,赵任军长,率军直捣热河林西县,一鼓攻克察北的商都、化德南壕堑(属张北县)等地。正在扩大战果,继续前进之际,因右翼平绥线失利,被迫转移,于1938年初逐步由呼和浩特退归晋西北,驻守岢岚、神池、宁武、静乐等县。赵的司令部先后驻宁武坝上,静乐南关等地。时八路军已先期进驻岢岚、五寨、岚县地区。因国共实行合作抗日,八路军第一二O师在晋西北的部队列归赵承绶军长统一指挥,师长贺龙亲至坝上与赵会晤。贺既胸怀坦荡,赵亦天性豪爽,双方一见如故,相与甚欢,遂共商晋西北地区对日作战的战略大计及有关协同配合等问题,至为融洽。贺并推赵为晋西北抗战部队的总指挥。
  这次会晤使赵承绶思想上受到很大影响,他对八路军坚持抗战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严明整肃的纪律和军民鱼水般的关系等十分敬佩。同时迫于抗日形势的要求和阎锡山为改造旧军的四新教育(新的教育、新的统驭、新的管理和新的作战)的号召,他深深感到必须革故鼎新,闯出一条新路子,方能取得抗战的胜利,决计在他的部队里掀起一个整军的热潮。旋将军司令部及所属主力部队,由坝上移驻东寨。赵每日鸡鸣即起,身着士兵服装,扎腰带、裹绑腿,集合军部全体官兵及驻在附近的所部举行早操,言传身教,对部队严加整顿,并置身行伍,演习操作,加紧训练。通过一段时间的整训,部队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是年6月,骑一军司令部移驻静乐县南关,与驻在岚县的第一二O师相距只有三十华里,经常联系,互通情报,关系尤称密切。有一次,贺龙师长亲率第一二O师文工团到静乐县为骑兵第一军作慰问演出,节目内容是赵承绶军长率部配合友军打败日伪军,收复了察北失地商都、化德、兴和等县的战绩。在演出前还由苏联顾问介绍了苏联政府对这一战绩的评价,和苏联小学生在表演这一戏剧时争当赵军长的骑兵,不愿扮演日伪军的情况。第一二O师文工团这一演出,极大地鼓励了骑一军的士气。由于同一二O师的频繁接触和深入了解,赵承绶看到八路军的政治工作开展得十分活跃,于是先后邀请了共产党员宋震寰到骑兵军任政治部主任、甄梦笔(现名甄华)任军部的军政干部学校政治部主任。一时有不少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进入骑兵军,对赵整训骑兵军的工作,起了一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这段时期骑兵军抗日政治气氛颇为浓厚,俨然是一支抗日的劲旅了。
  赵承绶骑兵军多次与第一二O师互相配合,在宁武、轩岗和神池、五寨地区的八角堡、利民堡、三井、义井等战役中,两军并肩作战,取得了胜利。赵为感谢第一二O师协助骑兵军解救宁武之围,回访了贺龙师长,并以晋钞二十万元馈赠,帮助第一二O师解决了一段时期的军需困难,两军友好关系进一步得到发展。

1939年7月

  晋绥军扩编为四个集团军,赵承绶升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兼任山西省政府第二行署主任。赵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驻地陕西省宜川县秋林镇返晋西北时,取道陕北,宿于延安以东不远的一个山村内。中共中央发觉后,立即派较高级干部和群众代表数十人将他接到延安,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赵承绶回到晋西北后,在兴县蔡家崖组设了第七集团军总司令部和山西省政府第二行署。晋西北的组、政、军、经、教各部门统归他领导。是年12月,震动全国的"晋西事变"爆发,赵承绶奉阎锡山之命,率部自岢岚、宁武、五寨等抗日阵地撤至兴县、临县、万山县一带,作进攻新军决死队的部署。赵的司令部移驻临县后,召开进攻新军的军事会议。赵请辛亥革命以来二十多年的老友、暂编第一师师长续范亭参加了这次机密会议。当赵传达了阎锡山消灭新军及共产党抗日武装的命令之后,续范亭在会议中借故脱身,策马飞奔岢岚县的中共晋西北驻地,立即向党委作了报告。因而新军决死第四纵队暂编一师、八路军第三五八旅等抗日武装得以抢先占领临县、方山、岢岚县间的赤尖岭军事要地,使赵进攻新军和八路军的计划与部署顿归破产。新军方面成立了山西新军临时总指挥部,由续范亭任临时总指挥,从1940年元旦开始向赵承绶部进行自卫反击,于1月14日即将赵承绶第七集团军总部所在地临县攻克。赵率部向离军公路以南仓皇败退,沿途遭到新军截击。赵部伤亡逃散,为数过半,一应军资器物几乎尽行丢弃。事后阎锡山向重庆国民政府除自请处分外,并请给赵承绶以撤职留任处分。此后,赵承绶不得不离开他一手组建起来的骑一军,脱离军职。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