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彦纪念堂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49525752
本馆由[ huiyi ]创建于2013年08月04日

宣传文化界送别老拓荒牛李伟彦

发布时间:2013-08-14 04:46:22      发布人: huiyi

  “省府半生特区半生为民一生创特区报扶粤剧团开拓深圳文化,官员半个文人半个君子一个写回忆录谙古诗词追求精神生活。”昨日上午,深圳殡仪馆,深圳宣传文化界送别特区文化建设的垦荒牛——— 李伟彦。他是深圳特区首任宣传部长,一个激情燃烧时代的开拓者、亲历者、见证者、记录者。本月1日,因身体不适,他在医院病逝,享年83岁。

    爱写古体诗

    福田区百花四路一栋老小区26楼,两个女儿在家中给父亲设置了一个简单的灵堂。白玫瑰、百合,袅袅烟雾腾起,画框中的深圳这位老拓荒牛,依然是那副笑眯眯的表情。“父亲对深圳的文化事业,倾注了始终如一的情感和追求。”在大女儿李惠怡眼中,父亲一辈子都在与文化打交道,除了是文化官员,也是文化人,诗词歌赋信手拈来,结交的大都是文化战线上的朋友,淡泊名利。两个女儿完全没沾到父亲的一点光,自食其力。大女儿从事中文教育工作,二女儿李广怡是位钢琴老师,父亲生前多次对女儿流露出自豪:两个女儿很争气,在各自的领域小有建树。

    一间小房间里,靠墙有张书桌,这是那种带有伸缩翻盖的老式书桌,上面整齐码放有书籍资料、音乐盒带。正中,一张舒伯特的《小夜曲》碟曲醒目摆放。写文章,听粤剧,这张桌子,它的主人视为珍宝,用了一辈子。以后,它的主人再也不会坐在桌前,一杯清茶,沉醉在笔耕不辍的精神世界。

    在大女婿汤先生看来,在他所认识的人中,有两个人最超脱,一个是他父亲1949年帮忙策反的英国水兵杨大卫,另外一人则是岳父,他们都是对钱物没什么概念的人,言及都是什么主义,什么思想,什么信仰,基本不食人间烟火。“岳父是一个官员,但更多的是一个文人。”1995年退休后,李伟彦出了两本作品集《脚印集》、《我的视线对着一条小河》和一本诗集《圳水吟》,送给女婿阅读,这让汤先生很疑惑:一个跟烦闷的八股公文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宣传部官员,居然也写出偶露浪漫情怀的古体诗。

    骑车上下班

    说起来,李伟彦的家族还是华侨家庭。1930年,他出生在广东省台山县台城镇,父亲李剑寒早年曾留学美国耶鲁大学,抗战爆发后不久就回国。1950年春,李伟彦就读于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文学系,认识了后来成为妻子的女同学张文倩。一起相处63年,夫妻俩相濡以沫,从没红过脸。

    1953年,李伟彦被分配到华南分局宣传部,后来到广东省委宣传部,一干就是28年。1980年8月17日,因为建立深圳特区,李伟彦奉命前来开拓。到深圳的第二天,时任深圳市委第一书记吴南生同志见到他后就说,新来的部长上任啦!你的工作就是宣传特区。由于同住在一个招待所,一天散步的时间,吴南生对他说特区需要办一张报纸,你考虑考虑。一没钱,二没人,三没办公场所,最后硬是把《深圳特区报》办起来了。

    个中还有个情节:李伟彦派人去广州办理报纸登记。到了,办理此事的张黎明电话中问他,登记表上还要有一位社长填谁?因为当时是李伟彦负责的,于是张黎明说:“那就填上你李伟彦部长(兼)社长”,就这样刊号算是拿下来了。为了办报联系工作方便,市委批给了李伟彦这位宣传部长一辆坐驾———“永久牌”自行车。每天晚上回到家里,人车一身黄泥巴。

    文化垦荒人

    李伟彦任宣传部长、负责特区宣传文化事业的这几年里,为特区文化事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其中,深圳特区报就是由他一手创办起来的。”深圳新闻人才基金会理事长、深圳报业集团原社长吴松营说,李伟彦可谓称得上是深圳文化事业发展的垦荒人。

    深圳特区第一位记者———原《南方日报》深圳记者站站长李通波回忆,那时,像李伟彦这些拓荒牛没什么架子,市委门口都没有门卫的,随处走进哪个市领导办公室,坐下喝杯茶。“原先他在省委宣传部工作时,我就认识他,来深后,打交道更多了。”李通波说,大家一起去食堂吃饭聊天。

    李伟彦是位性情中人,在一首《金镂曲》诗词中,他写道:一晃廿年经沧海,雄起四传佳话。犹记取,当年智者,叱咤艺坛成往事,料青丝换了皆翁也。偿夙愿,共潇洒。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有感而发,有悟而写,流露出真情实感。而深圳艺校,深圳大剧院,深圳粤剧团,梧桐山顶的电视发射塔……深圳八大文化设施,他都参与了规划方案和具体实施。 南都记者 陈铭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李君是我同窗均战友。交往63年,但他从未提及自己的往事及劳绩。曾记当年浑身黄泥中的邂后,其朴实其真诚及平民化作风,足为今天的官员作范!未知今天各路“诸侯”,与之对比会否感到汗颜?为官一生,虽东拼西凑并倾一生夫妇两人积蓄,仍无法购置七八十平方米的居所,令人钦敬并嗟叹。 亦锦然


    写信时间:2013/08/23 11:4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