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铿担任过国民党《中央日报》的副总编辑
陆铿1919年出生,云南保山人,我们是同乡,他长我8岁,我们还有点瓜葛的亲戚关系,但却一直无缘谋面。读高中时就知道保山出了个大记者陆铿,对他十分仰慕,甚至因此萌发了我也要当个记者的念头。解放前夕,得知他创办了《新闻天地》,上面常有他的文章,几乎每一期都要找来阅读。
1985年,陆铿访问当时党的总书记胡耀邦,在香港《百姓》杂志上发表了《胡耀邦访问记》,这篇文章我是十年后才在朋友间传阅的复印材料中读到。
陆铿虽然担任过国民党《中央日报》的副总编辑,但是作为一名记者,对他最重求真、敢讲真话的勇气和精神,我是十分佩服的。抗战胜利后,陆铿在中央日报上揭发孔祥熙、宋子文贪污舞弊,蒋介石大怒,召见陆铿,逼他交代新闻来源,陆铿认为不泄露消息来源是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拒绝向蒋介石交待消息来源,陆铿因此辞去中央日报副总编辑职务。1949年4月,陆铿在报道中准确预测出共产党部队的渡江地点,并为《新闻天地》撰写了《自由精神不死》的社论,被国民党以通敌(共产党)罪逮捕下狱。后来陆铿又坐过两次牢,一次是1949年12月21日乘一架美国飞机从香港飞回起义不久的昆明,想接在昆的妻子儿女到香港,被认为是有政治任务而被捕入狱。1954年释放后即被选为云南省政协委员。
1957年反右运动中,被划为"亲美反苏极右分子",送劳动改造,1975年被释放,恢复公民权,此后到香港定居,创办《百姓》杂志,并兼任美国纽约《华语快报》的总采访主任。
1981年,陆铿在香港报纸上发表文章说蒋经国身体不好,不适合连任,引发蒋经国不满,宣布他是"不受欢迎的人"。1985年5月10日在中南海访问胡耀邦,交谈两个多小时,在香港《百姓》杂志发表《胡耀邦访问记》。
陆铿认为,新闻记者最重求真,讲真话才是记者之价值所在,记者在官员面前不能低人一等;记者是社会良心的代言人,不能因为党派、"端人的饭碗"就去改变甚至隐瞒真相。他还说"不坐牢就不是好记者"。由于立场不同,这些话不尽符合我们的实情,但是作为一名记者的陆铿,不畏强权,敢在权势面前说真话,实在难能可贵,有很多东西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