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界元老秦震 在成都去世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07936751
本馆由[ 我的精彩 ]创建于2012年05月12日

记父亲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的一生

发布时间:2012-05-25 13:42:31      发布人: 我的精彩
记父亲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的一生
 
父亲少年时代是在战乱中于矿山度过的,在焦作煤矿小学老师带父亲听过地质学家翁文灏关于地质科学救国的讲话,因而萌发了长大学地质的志向。1951年在重庆大学地质系毕业从事地质工作到现在已整整61年了,这期间虽然遇到过无数次艰辛曲折,但父亲始终牢记党的教导,以黄汲清、丁道衡、乐森璕、李承三老师为榜样,坚持热爱祖国、热爱地质事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不畏艰险、开拓进取、团结协作、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从而能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一些应有的贡献,主要的有:
1、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区勘探与外围普查
攀枝花铁矿发现于1936年,到1943年止前后有14位地质工作者到矿区踏勘,有的还写有简报,但限于当时的条件,并未对矿床进行勘查工作。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地质工作得到了大发展,1954618日西南地质局组建508队在会理、盐边一带开展铁、铜、镍普查,南京大学地质系徐克勤教授率分配到508队的应届毕业生杨逸恩、程坤祥、吕觉迷等到攀枝花铁矿踏勘,认为矿床规模可达1亿吨。12月,黄汲清指派父亲为攀枝花铁矿勘查负责人,到矿区汇同杨逸恩等编制地质勘查设计,设计包括矿区勘查与外围普查两大部分。19551月设计经地质部批准,地质部并组建302物探队配合地面磁测工作。攀枝花铁矿勘查工作由此正式开始。
        矿区勘查严格按勘查程序进行,初步普查一开始即从已知的兰家火山、尖包包、倒马坎矿段沿辉长岩体走向方向追索,发现了朱家包包、公山、纳粒箐矿段,矿区范围初步确定后,全队职工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将上百吨钻探器材,从五十公里外的鱼鮓,用木船沿金沙江拖到矿区,再抬到钻位,布置钻探施工。并选定兰家火山矿段15勘探线作为主干剖面,对辉长岩体横向变化进行典型解剖,逐步查明岩体的韵律变化和矿体主要赋存于岩体下部各韵律旋迥中,沿岩体走向矿体十分稳定,同时对各矿段,按先地表后地下,由浅入深,由疏而密的原则,具体布置了探矿工程,19555月地质部工作组到队检查工作,认为初步普查取得了重要进展,矿区可进入详查阶段。831508队撤销,2分队扩建为531队,1955年底计获铁矿石储量1.9亿吨。531队地质测量组和外围普查组被地质部评为先进集体,先进集体代表受到毛泽东等中央政治局委员接见。19563月人民日报第一次报导西南金沙江边找到大铁矿的消息。5531队改称攀枝花铁矿勘探队。根据详查结果,朱家包包,兰家火山、尖包包,倒马坎,四个矿段转入初步勘探,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当年青年同志多,工作少经验,资料少借鉴,只能边学边干边总结,每开展一项新工作,每遇到一个新问题,父亲就带领一班人马,亲临实践,提出初步工作意见或方案,全体讨论,集思广益,统一认识,作出规定,贯彻执行,学习风气十分浓厚。对原始资料和综合成果,严格检查,确保质量,既推动了工作,也培养了人才。1956年底,矿区计获铁矿石储量5亿吨,地质部总工程师程裕琪召见队汇报详细勘探设计,1957年起矿区转入详细勘探。4月地质部、四川地质局工作组到队检查工作,对矿床工业指标,勘探类型作了最后确定,对储量计算方法、报告编写提纲作了审定。同时,陈正发现攀枝花铁精矿中含钛高的原因是由于磁铁矿物中含有大量极细微钛铁晶石的研究成果也寄到队,说明对这部分钛不能通过选矿分离,只能通过冶炼途径加以解决。正当全队上下齐心努力于1957年底提交矿区详勘报告之际,不料48日队部发生火灾,使部分地质资料和矿芯被毁,增加了补救工作量,报告提交时间不得不向后推延。
矿区外围普查与矿区勘查同时进行,主要运用勘查矿区查明的成矿理论(沿康滇地轴深断裂带分布的基性岩体其底旋迥含矿),在相似地质环境地段进行找矿。技术手段采用110万地质测量和110地面磁测。1955年初沿攀枝花深断裂带,在攀枝花岩体之北发现了务本岩体,之南发现了萝卜地岩体,从而构成了攀枝花成矿带。19562302物探队在绿库(现称红格)发现磁异常,紧接着程坤祥找到铁矿露头,经地表揭露和控制钻,519日父亲根据已有工作,写成《绿库钒钛磁铁矿地质简报》上报部、局,父亲在报告中指出:“这是与攀枝花成矿带进于平行的另一条成矿带上的新矿区,估算铁矿石储量4300万吨,铜、钴、镍含量较攀枝花矿区较高,有进一步工作价值。”根据对这条新成矿带的展布,调整了物探和普查部署,很快发现了中梁子矿区、白马矿区。1957年又发现了太和矿区、巴洞矿区,3月父亲根据建国前后新旧地质资料,编出140万西昌地区区域地质图(附有磁测资料),正式确定其为安宁河成矿带,4月并向到队的部、局工作组作了汇报。1958年初又发现了安宁村、潘家田、白草矿区,杨秀矿区,至此,安宁河成矿带上的所有矿区几乎全发现了。此外,外围普查还发现了宝顶煤矿、中坝石墨矿、把关河石灰岩矿,大水井白云石矿。
19586月,全队职工克服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提交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储量计算报告书》,探明攀枝花、安宁河两个成矿带铁矿石远景储量达50亿吨,完成了为中央决策在我国西南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提供地质资料依据的光荣任务,攀枝花铁矿勘探队撤销,职工分别奔向新的工作岗位。
攀枝花钢铁公司1964年开始建设,1970年出铁,1971年出钢,1974年出钢材,现在的攀枝花已成为50万人口的钒、钛、钢铁新城,社会经济效益十分巨大。攀枝花铁矿勘探队1980年被地质部、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功勋地质队称号,父亲因此于1982年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全国科学授奖大会,国务院决定从19917月起发给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父亲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2009年,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授予父亲荣誉市民称号。
2、蒙冤被判刑10年和就业10年中所作的矿山地质工作
195811月,父亲被调到重庆地质大队任主任工程师,19601月在反右倾运动中,说父亲在江津夏坝铁矿设计的一个100米深的钻孔中未打到矿,是破坏生产,被判刑十年。判刑后,父亲被送到成都四川省劳改局勘查队搞矿山地质工作,在这里19701月刑满后又旧业到197911月获彻底平反,前后整整20年。在这20年中,父亲处境虽然艰难,但也庆幸能继续干地质工作,象往常一样,父亲又将全部心血倾注在地质找矿事业上,针对四川省劳改局所属50多个遍布全省涉及10多个矿种的矿山各自存在的问题,分别采用:“加强地质研究,适当超前布署坑道,探采结合,逐水平探明深部”,解决了新康石棉矿、大路煤矿、青龙硫铁矿、乌依铅矿等矿区的生产勘探问题;“加强矿石物质组分研究,划分矿石类型,分品级进行采选”,解决了骑马石英矿、会东铅锌矿等矿区的综合利用问题。在此期间,父亲被大伙尊称为“老神仙”其意是经他指导的矿山很快就能再次换发出青春。重视“研究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注意寻找大矿”,1974年在主编兴文县新华硫铁矿生产勘探报告时,首次论证了川南为特大型硫铁矿区,这为以后开展地勘工作所论实。历年所主编的地质报告,有5份以上报送四川省储委审批,四川省地质资料处存档。开展以上工作,不能发生任何差错,存在十分巨大的难度,但也锻炼了父亲野外地质观察分析、研究成矿地质规律、运用可行勘查手段,提高矿山经济效益的实际能力。也为此读了大量的业务书,记了许多心得笔记,写了一些论文,这个部门有许多地质、测量、化验、采矿人员,为了提高各矿山地质测量工作质量,父亲向领导建议抽一些人去充实工作,后来和他们熟了,发现他们存在一个共同点,就是没心思工作,经规劝他们“没有灵魂的工作不叫工作”,“没有奉献精神就做不好工作”,有的后来工作干得很好,1979年,该局还叫父亲组织人为他们办了一个“矿山测量地质人员培训班”,这些学员后来都成为各矿山的生产骨干。
3、在攀西地质队和四川省地矿局作的地质技术管理工作
197911月,父亲获平反回到四川地矿局后,先在科研所工作,19811月任攀西地质大队主任工程师,19826月,任四川地矿局副总工程师。在攀西地质大队,父亲深入矿区,根据矿区矿产开发的实际需要,调整了再三补勘胡子项目的勘探设计,及时提出了红格、白马、青杠坪、大顶山、满银沟、矿山梁子铁矿、拉拉、老羊汉滩、黑箐铜矿,岔河锡矿、中坝石墨矿的勘探报告,使之尽早开发利用。在四川地矿局除完成日常工作外,父亲着重研究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注意寻找大矿,注意吸收国内外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采用综合技术方法,坚持区域展开、重点突破,由点到面,点面结合的原则,与有关同志一道,布署了四川省新一轮的普查找矿工作。父亲深感成矿预测和以矿质来源、成矿作用和成矿场所为基本要素的对矿床分类研究的重要性,其目的是为了找矿,是为了发现更多的工业矿床,这一阶段,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1950年,父亲到重庆白市驿地质实习时首次发现重晶石脉,1984年再到铜梁玉峡天青石型锶矿研究时认为:该区有多个碳酸盐岩含锶丰富是主要的锶矿源层;华蓥山深断裂以东为一热田,具备了热卤水成矿的物化条件;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四段之膏质藻层纹白云岩富含有机质、孔隙发育、有利热卤水中锶的交代成矿,因而部署在该区各背斜轴部寻找有重晶石和方解石脉分布的地段,进行深部找矿。结果陆续发现陈家坡、宋家湾、斑竹林、黄泥堡、仰天窝等大中型锶矿床及十多个矿点。现在该区已成为我国天青石型锶矿重要开发基地。
1956年,父亲在攀枝花铁矿外围谱查中发现的中坝石墨矿,1990年经勘探后查明矿床为前震旦系康定群冷水关组被其后的花岗混合岩侵入而形成的片岩型沉积变质石墨矿床。沿康滇地轴中段冷水关组在大片花岗岩中多有零星分布,部署据以找矿,果然新发现了大箐沟、新生乡等多处石墨矿床,远景极大。
1986年,野外队同志评价冕宁耗牛坪铅矿点时感到困难要父亲去出出主意,父亲认为是稀土矿中的伴生铅,应作稀土矿评价,经研究后提出沿康滇地轴中段几条断裂带,结合放射性r异常地段,化探圈出的La-Ce-Mo-Pb异常地段,重砂测量圈出的钍石-氟碳铈矿重晶石异常地段,特别是几种异常重叠出现的地段,作为靶区直接进行找矿。据此很快找到大陆氟碳铈矿区,本处是早年找铀矿时放弃的一个矿点,足见单打一找矿的危害。现在该区已成为我国南方稀土开采、深加工、出口、科研、新产品开发一条龙基地。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从岩相古地理研究论证铁、铝、硫、磷等沉积矿床的分布和找矿方向十分重要。1974年,父亲在编制兴文县新华硫铁矿生产勘探报告时,发现该区硫铁矿沿康滇地轴东侧晚二叠世玄武岩喷发范围的东侧分布,1989年经勘查证实,该区硫铁矿储量达38亿吨,位居全国首位,是我国五大硫铁矿山基地之一。1986年至1989年,在四川全省煤炭远景调查工作中,查明晚二叠纪时康滇山地是当时的物源区,向东为风化残积低平广阔平原,是晚二叠纪聚煤盆地,其中次级隆起和拗陷,控制着煤层分布范围,从而查明川南尚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若尔盖泥炭区经深钻查明是个向北逐渐沉降的沼泽盆地,远景储量达19亿吨,居全国之首。
4、退休后为地质事业发挥一点余热
父亲是19941月退休的,实际早自1990年以后,父亲即从事区域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发展战略和技术经济评价研究,先后提交了以下成果;《四川省矿产资源地质技术经济条件分析和地质勘查发展战略研究》(1990)、《四川省攀西地区矿产资源技术经济评价》(1992)、《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可行性研究》(1993)、《四川省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1994)、《四川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可持续发展战略》(1998)、《四川省矿业跨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1998)。这些成果都是应有关方面需要而立项进行研究的,大都已转化为生产力,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父亲也深感能用五十多年的野外地质工作经验,为祖国地质工作和经济建设献计献策,贡献力量而感到欣慰。
5、病危半昏迷状态时还记挂着重地质找矿事业
2012328日,父亲病危入院,后逐渐陷入半昏迷状态。父亲陷入半昏迷状态多次将护工小陈和我当成他的同事或学生,父亲常常半夜说着含糊不清话:小陈啊,我跟你说说地质成因……临终前父亲也放不下自己追求一生的地质找矿事业。父亲一生都挂念地质找矿、攀枝花的发展、稀土矿的未来……
201258日,1450分,父亲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与世长长辞。父亲的精神,父亲的音容笑貌,父亲的身影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永远!永远!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