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江龙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60508744
本馆由[ 妞妞 ]创建于2012年09月22日

“他是我们全村人的亲人”---惹米村村民心里的好干部李江龙

发布时间:2012-09-24 11:48:49      发布人: 妞妞

                  山南报记者  万李

  这条崎岖陡峭湿滑的盘山路,我们走了近四小时。
    从泽当镇到惹米村,除了几十公里柏油路,我们一直在羊肠九曲的土路上,艰难翻越海拔逾5000米连绵突兀的雪山。
    错车的惊险、落石的威胁、深渊的恫吓,一眼,足以令人胆战心惊。
    但是,为了惹米村的粮油加工作坊,驻村干部李江龙不顾辛劳与危险往返几十次,将勇气、毅力、决心,甚至年轻的生命,奉献在这条为民之路上。
    9月10日,当采访组刚踏进驻村工作队的小院,早早等待的群众就将我们团团围住,迫不及待地跟我们谈起他们的好干部、好朋友李江龙。
    “一看到家门口新修的引水管道,我就想起了李队长。”颤颤巍巍的从村头赶来,白发苍苍的老乡长格桑次仁说话还有点喘,“以前村里每家每户用水都要用大桶从山上一桶一桶的背下来,家里组织2个人来回背3次,才够一天的人畜饮水。”
    去年11月,经过细致详尽地走访调查后,李江龙发现,由于饮水点在很远的山上,
惹米村全村人畜饮水全靠肩挑背扛,既费时又费力。
    开大会、明思路、定计策,李江龙积极向有关部门协商,争取到4.5万元现金,计划对全村入户引水管支管进行安装。
    在李江龙的牵头下,惹米村饮水工程项目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12月,全村村民全部饮上了便捷、甘冽的自来水,至此,惹米村人畜饮水全赖肩挑背扛的传统历史终于结束了。“现在,我们想什么时候用水,拧开水龙头就行了。”说到村里这一最大变化,老乡长不由得对李江龙和驻村工作队竖起了大拇指。
     米惹村村民松确至今仍不愿相信李队长走了。
    “女儿前两天还打电话回来说到李队长。”宗巴的母亲松确谈到李队长眼眶都红了,“没有李队长跑前跑后帮我女儿找工作, 我们家现在真不知道怎么过下去。”
    春节前,李江龙在逐户走访慰问时得知,贫困户松确的丈夫早年去世,家里有一个残疾的女儿,小女儿宗巴,拥有高中学历,因未能正常入伍一直在家待业。

“你放心,党的政策方针好着呢,我去帮你们联系下。”撂下这句话,李江龙开始想尽一切办法为宗巴寻找合适的工作。经过多次与加查县人社局衔接协调,他争取到一个公益性岗位,现在宗巴已在加查县洛林乡政府工作。
    “女儿第一个月工作回来,把所有的工资都给了家里。”松确说,“现在每个月,她都会买些米、油、肉,还带钱回来,日子比以前好很多。女儿还经常让我问候李队长,感激李队长的恩情。”说到这里,松确已然泣不成声,“这样的好人,真不该走呀!”
    “亲切热情、憨厚实诚”,是我们在采访中,听到村民对李江龙评价的最多的一句话。
    驻村工作队队员小陈说,李队长经常要求我们,要热情接待每一位反映问题的村民,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去年10月刚入驻村子,村主任扎西就告诉了李江龙一件令人兴奋又使人担忧的事情。
    村里终于出了一个大学生!巴桑卓玛以优异的成绩被华北电力大学录取了!
然而,这高昂的学费却令巴桑卓嘎的妈妈群宗犹豫了。群宗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丈夫身体不好,全家的生活依靠大女儿微薄的收入勉力维持。供养小女儿读大学,对于这个清贫之家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万般无奈,群宗找到了村主任扎西,扎西第一时间就把群宗家的情况告知了李江龙。
    一定要让巴桑卓嘎读大学。李江龙和工作队成员谈起这件事情,脸上一派坚定。在他心里,从10月18日进驻这个村子开始,所有的惹米村人已然成为了他的亲人。
    “资助贫困户群宗女儿读大学”,在驻村工作队公开承诺栏中,李江龙郑重地写下这个决定。通过与县教育局多方协调,李江龙为巴桑卓嘎争取到了第一学期学费3000元。
    “李队长真是大好人。他给我女儿留下了他的手机号码,记下了我女儿的银行卡账号,承诺有事随时找他。”面对记者,群宗捂住心窝一直哭。
    “女儿说一直是在电话里和李队长说话,从来都没见过他。今年暑假回来一定要见见他,好好谢谢他。真是没想到,还没见到,人却……”
    采访无法进行下去了。沉浸在悲伤、沉痛与惋惜中,我们所有的人眼眶都红了。
    没有豪言壮志,没有轰轰烈烈,谦和务实、恪尽职守、心系百姓,这就是李江龙简单平凡而又崇高厚重的人生轨迹。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